陳麗麗 邢田華
實現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陳麗麗 邢田華
2015年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了工業經濟增長新活力,《中國制造2025》勾畫出工業發展的新藍圖,為工業經濟的轉型創造了重大發展機遇。為進一步了解當前浙江小微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在全省4810家正常生產的規模以下工業樣本企業中,選取了917家2015年1-3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在100萬以上且增長20%以上的企業進行分析解剖,以探索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內在特征,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借鑒。
當前增長型小微企業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在眾多小微企業中脫穎而出,生產保持快速增長。2015年1-3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增幅在20%-30%的有313家、增幅在30%-50%的有278家、增幅在50%以上的有326家,分別占34.1%、30.3%和35.6%。企業綜合經營狀況明顯好于規模以下樣本企業。2015年1-3季度,認為企業綜合經營狀況良好的占22.7%,一般的占68.8%,分別高于規模以下工業樣本企業8.4和3.3個百分點;認為企業綜合經營狀況不佳的占8.5%,低于樣本企業11.7個百分點。企業發展的主要特征如下:
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存在規模效應。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44億元,戶均571.91萬元,是樣本企業的1.7倍,單位數占正常生產的樣本企業的19.1%。
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外需拉動明顯。當前整體經濟增速下滑,市場需求不足,企業訂單減少,但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卻保持較快發展,這與其明顯的外需拉動密不可分。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實現出口產品銷售收入7.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9%,大大高于樣本企業的出口增長,高出48.8個百分點;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出口產品銷售收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14.5%,高出樣本企業3.1個百分點。外需拉動成為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快速增長的重要助力。
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盈利能力存在比較優勢。調查數據顯示,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更強。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2.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3.5%,高于樣本企業62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營業利潤4.4元,高出樣本企業0.8元。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實現稅金總額1.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9%,高于樣本企業28.9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稅金總額3.6元,低于樣本企業0.3元。
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財務狀況顯競爭優勢。調查顯示,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占比較低,資金回籠及時,流動資金充足,財務狀況更好。2015年8月末,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1.2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1.4%,比樣本企業低5.7個百分點,企業風險控制較理想,流動資金充足。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中近80%的企業認為當前流動資金基本正?;蛘邔捲?,企業短期資金安全可控,財務狀況良好。70.3%的企業依靠自有資金,另有29.7%有貸款需求,其中21.5%的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并能貸到全部或大部分資金,高于樣本企業4.7個百分點。9月末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簡單平均每家企業的銀行年利息及費用率為7.1%、民間融資年利息率為14.6%,分別低于樣本企業0.5和0.4個百分點,賬務狀況顯競爭優勢。
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薪酬增長更快。從職工薪酬狀況看,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增長更快。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職工人均月薪酬為276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2%,職工人均月薪酬高于樣本企業40元,增速高于樣本企業5.5百分點。從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內部看,企業規模與職工薪酬成正比。1-3季度,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下、500-1000萬元、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人均月薪酬分別為2145元、2349元、2725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9.4、10.0、11.7個百分點。
存在招工難,尤其結構性用工問題更突出。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因生產擴張,用工需求更為旺盛。2015年8月末,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共有從業人員2.2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2.0%,高于樣本企業10.5百分點,戶均從業人員24人。據問卷調查顯示,44.1%的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有招工需求,高于樣本企業9.8百分點;有招工需求只招工少部分或沒能招到所需員工的占15.1%,高于樣本企業1.7百分點,顯示招工難問題更突出,尤其技術人才上的結構性問題明顯。調研情況表明,隨著浙江產業轉型及“機器換人”的推進,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供不應求,企業間相互挖人才和跳槽現象時有發生,用工流動性大,穩定性差,企業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
存在需求不足,供需缺乏有效對接。2015年浙江工業整體增勢趨緩,企業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雖然受到外需拉動,市場需求相對旺盛,但在問卷調查中,對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中企業對“市場需求不足”的認同率高達41.5%。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認為產品訂貨量高于正常水平的僅4.5%,低于正常水平的占17.6%,另有77.9%的企業認為處于正常水平,產品訂單總體后繼乏力。由于產品需求不旺、訂單不足,企業產能利用不夠充分。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生產能力利用率為68.3%,處于較低水平。
存在成本壓力,企業發展后繼乏力。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中,主營業務成本占比達83.9%,其中稅金、利息支出、應付職工薪酬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7%、2.0%、10.5%,營業利潤占比僅4.4%。在營業成本中,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資金成本占大頭,成本增加,壓力依然。據問卷調查,2015年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認為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中,“用工成本上升快”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快”分別占62.7%和35.9%,居第一、三位。近年企業職工薪酬逐年提高,尤其是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處于規模擴張階段,用工需求旺盛,職工薪酬支出增長更快,企業壓力不減。2015年前三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職工應付薪酬同比增長23.4%,比樣本企業高出17.1個百分點。由于工資提高,企業為職工支付的社會保險費也不斷增加,已成為企業經營的又一大壓力。如果企業由于融資難融資貴、稅負重、成本高等問題喪失發展動力,那么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將難以為繼。
轉型升級滯后,增長方式依然粗放。調查數據顯示,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仍以量的擴張為主,增長方式比較粗放。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9%,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46.5%,收入與成本增幅基本同步,產品依然是量的增長,缺乏質的提高。生產的多數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沒有定價話語權,增產不增收。2015年1-3季度,917家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的營業利潤為4.4元,營業利潤率低于5%,多數企業處于微利生產,延續著薄利多銷的傳統發展模式。
實行差異化政策,促進優質增長型小微企業更好發展。政府應根據本地區企業實際情況出臺細化政策,加大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扶持力度,實行差異化政策,按產業、企業規模不同,分類規定稅率,把優惠政策落到產業發展實處,尤其對產業促進發展的增長型企業,降低扶持門檻,降低企業稅費,給予一定的鼓勵性的免稅和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減輕負擔,更好更快地發展。推行優質企業用地傾斜政策,為增長型小微企業用地需求提供保障,在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鄉鎮工業功能區中建設標準廠房時予以適當考慮,通過減免企業基地廠房租賃收入的房產使用稅、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附加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等各種稅費,為優質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借力互聯網,提高產品質量,實現增長型小微企業更快發展。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整體速度放緩的新常態。一方面,數據顯示市場疲軟,需求增長乏力;另一方面,中國游客在日本搶購馬桶蓋,在香港、新西蘭搶購奶粉的事件屢見報端,“雙十一”天貓平臺更是創下912億元的單日銷售額。由此可見,需求并未消失,只是部分轉移去了質量更優、性價比更高、名氣更響的市場。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要發展好,必須把握好市場脈搏,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更為貼合市場需求。同時,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市場調研,多渠道開拓市場,尤其要借力“互聯網+”,建立網絡銷售平臺,加大宣傳推銷力度,通過網絡銷售開拓新市場,實現企業更快發展。
清理僵尸企業,實現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為優質增長型小微企業發展騰挪空間。政府與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資源消耗大、社會環保代價大,產品無市場、企業無效益的僵尸企業的清理力度,為優質增長型小微企業騰挪空間,促進企業擺脫高投入低產出的傳統發展模式,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強企業管理,努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加強職業培訓,加快建設人才交流對接平臺,為增長型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增長型小微工業企業招工更難、結構性技術人員更短缺,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職業技術教育,挖掘和整合好現有教學資源及師資力量,結合產業特色和企業的用工需求設置專業課程,尤其加大適應企業發展和生產需要的一線操作工、管理技術等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時,要加快人才交流對接平臺建設,加快人才信息傳遞,實現人才供需有效對接。著力改善生產環境,努力為外來務工人員在居住、上學、就醫等生活環境方面提供與本地職工相同的待遇,吸引外來技術人才的流入。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