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法律意識 提高依法辦事能力
金華市國土資源局城北街道國土管理所 許宏菊
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涉及法律法規多,政策性很強,如何規范行政行為,實行依法辦事,是擺在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一道命題。要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政執法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堅決杜絕濫用權力、知法犯法、以權代法等行為。如何更好地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提高服務群眾水平,必須做到“四個強化”。
用地管理是一項政策性、法律性極強的工作,涉及建設用地管理,基準地價,土地征收、征用,臨時用地管理,土地出讓合同和建設用地批準書的審核發放,建設用地批后監管,用地節約集約評價等基礎性工作,并且和分局多個科室業務聯系緊密,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規多。要做好各項業務,基層土管員必須加強國土資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學習,通過學習,掌握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法律法規,提高法律素養,做到知法、懂法。要在系統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執法實踐,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與自覺性。要切實加強實際運用和實踐鍛煉,把學到的法律知識轉化為規范和指導工作的實際能力,依法履行國土資源管理職能。
國土資源管理是一項政策性、法律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如果對法規和政策稀里糊涂,就無法讓群眾信服,工作就會處處受阻。因此,國土工作人員必須隨時掌握政策和法規,按章辦事,要樹立法制意識,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熟練掌握辦事規則和程序,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有禁止不得為,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律規定,沒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治原則,處理問題,都要先找法律依據,使之符合法律精神、合乎法理。越是問題復雜,越是情況緊急,越要用法治思維去思考,依照法定程序來處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作為一名國土員,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心有所戒、心有敬畏、心有界限,就會行有所止、行有所畏。工作中要嚴格依法依規按程序辦事,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始終將法律法規作為思考問題的出發基點、行政行為的基本準則、權力行使的根本界限。只有敬畏法律,增強政策法規意識,把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始終做到在法律的框架范圍內履行職責、開展工作。要堅持法治原則,對不符合程序、違反原則的事敢于說不、勇于碰硬,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堅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公生明,廉生威”,作為國土員要守住廉潔底線,不斷加強自身修養,自覺筑牢思想防線,經常掃一掃頭腦中的灰塵,陶冶情操,凈化靈魂,心存敬畏,嚴守底線,做到身有所正、行有所止,以正確的世界觀立身,以正確的權力觀用權,以正確的事業觀干事,以正確的群眾觀做人。以國土系統的反面典型為鏡,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始終做到慎始、慎微、慎獨、慎行、慎權,管好自己的口、手和腳,要樹立“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的信念,始終對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歪風邪氣,依法依規辦事,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依法辦事,就是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力,落腳點還是要辦事,要依法主動作為把事辦好,在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中樹立法治國土權威,在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中展現國土資源部門依法行政新形象,全面推進法治國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