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國土所依法行政的一些思考
長興縣國土資源局和平分局 劉 俊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新常態更是對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開展“轉作風、強服務、嚴管理、促規范”工作落實年活動,湖州市國土資源局努力打造“三個國土”(法制國土、服務國土、勤廉國土),都對如何依法辦事、嚴格管理做出了明確要求。作為基層站所,直接面對百姓和土地,如何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管好國土資源,服務好人民群眾,值得我們探索、總結和踐行。
基層站所,由于各方面客觀原因,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對依法行政嚴格管理帶來影響。
一是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低。國土隊伍建立時間不算長,第一批基層管理人員是從政府轉編過來,基層管理工作經驗豐富,能適應當時的國土管理需要。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國土管理職能的日益重要,國土管理的專業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最近幾年招錄土地管理相關專業人員較少,專業能手吃緊,無法滿足當前國土管理職能需要。二是聘用人員工資低。年輕的聘用人員低工資,收入無法滿足生活需求,部分人員積極上進,學習考試,可能會影響到工作,部分人員工作無長心,工作不踏實,隨時辭職,更有可能受到誘惑犯錯誤。三是工作人員自我要求越來越低。管理形勢嚴、行政風險高、有無職務收入差距不大,導致很多同志工作中缺乏上進心,不思開拓進取。干的越多越容易出錯,加班加點又不加收入,導致工作缺乏主動性和責任心,影響工作效率。
一是缺手段。國土管理,很多方面都只明確了禁止事項,但是未給予明確執法懲處辦法,導致查而不止、禁而不止,更有可能因查處不力和工作不到位,導致失職瀆職。二是缺底氣。基層管理主要是服務基層,離不開基層政府的領導。政府想干的一些事情基層所認為不行,但通過領導溝通后變成行,這種情況使得基層所面對政府時無底氣,甚至基層政府會對站所不滿意。三是缺意識。老百姓缺審批和保護意識,隨意用自家地建房、茶葉地邊建個小管理房、田里挖塘養魚等還有發生;基層政府缺依法行政意識,未批先用、突破規定和要求用地情況較多。
一是違法用地刑事處罰少。從總體來看,每年因違法用地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極少。從通報數據來看,總體經濟下行,但違法用地卻在上升,值得思考,能“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能不能“像抓酒駕一樣抓違法用地”。二是新農村建設指標少。拆遷安置時,層層分配的農民建房指標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農村建設、農民建房的迫切需求。三是指標分配制度改革少。保障無房戶、危房戶建房用地需求,新農村建設民生需求,指標不足導致違法用地的產生,符合“一戶一宅”,拆除整改困難,都給基層所依法行政帶來難題和風險。
雖然面臨了一系列問題,但越來越嚴依法行政的要求,越來越明確的部門職責,越來越規范的操作規程,都在逐步減輕依法行政壓力和風險。部、省、市、縣相關政策規定在不斷地完善,如共同責任機制的建立和深化、節約集約用地的大力推進、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序開展、耕地保護補償機制的建立等等,法制國土體系建設在不斷健全,基層的工作將越來越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國土管理的秩序向好發展。
基層國土人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強國土管理,除抓好隊伍建設、加強理論學習和提升素質修養,警鐘長鳴、防腐拒變外,應做好“三借”文章,以強化嚴管態勢,緩解工作矛盾。
一是“借勢”。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領導講話精神、發展方向都是可借之勢,這可以明確工作目標方向,通過溝通灌輸,引起重視,正確分析判斷形勢,促進依法行政的逐步規范,解決國土依法行政難的關鍵難點問題。
二是“借力”。考核、驗收、衛片執法、專項檢查、督察、審計都是可借之力,做好文章,最大程度發揮影響力,違法違規主體廢力整改、吃到苦頭,向社會公眾通報被追究責任典型事件,使之不敢為、不愿為,從源頭解決問題。
三是“借題發揮”。“借題發揮”關鍵在于匯報、溝通、分析、參謀,全面掌握政策,準確把握重點,問題分析透徹,要做什么事情,怎么做,會有怎樣的結果。讀懂題目做好引導文章,形成一定規范的操作模式,少走偏門,能減少國土管理工作依法行政工作的阻力和風險,提升管理水平。
“三借”是筆者的學習想法,很多領導和前輩都說過,值得在今后工作中實踐總結。面對新常態更嚴的形勢和更高的要求,國土人要守住耕地紅線,也要守住做事的底線,要保障經濟的發展,也要保障家庭的安康,積極探索、勇于擔當,嚴格依法行政、嚴格管理國土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