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容
(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4)
批評話語分析下社會精英對語言政策的影響研究
——以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語篇為例
陳偉容
(廣西大學,廣西南寧 530004)
社會精英馮小剛提倡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批評話語分析以其洞察力,對社會精英通過話語控制和引導普通民眾的意識形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個體精英能通過話語引起社會精英階層參與討論語言政策,引起普通民眾對語言政策的廣泛關注。因此,制定和推行語言政策時,要重視精英的影響力。
批評話語分析;語言政策;社會精英
語言政策是關于語言使用的規定和規范,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使用何種語言,以及怎樣使用語言有指示作用。當前,社會精英越來越關注語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如知名導演馮小剛于2015年3月4日在兩會上呼吁“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社會精英指擁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和資源,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的現狀及發展的社會群體,包括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和文化精英。馮小剛屬于文化精英群體。批評話語分析(CDA)以其洞察力,對社會精英通過話語引導和控制他人的意識形態進行深入的分析,但是,鮮有學者以CDA視角考查社會精英階層對語言政策的影響。因此,本文將CDA范式應用于語言政策語篇研究中,以馮小剛提倡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的相關語篇為研究對象,探究社會精英如何通過話語潛移默化地影響媒體和民眾。
批評性話語分析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代表人物是M.Fourcault、N.Fairclough和G.Kress等。Fairclough提出CDA的三大論點:(1)語言是一種社會實踐,能通過蘊含的意識形態來影響社會過程。(2)語言與價值觀、宗教信仰和權力之間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3)語言使用能夠促使社會的變革。因而,CDA把語言看作是一種社會實踐,關注語言和社會的關系,突出人通過話語在構建社會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語言受意識形態和權利關系等的影響,使用什么樣的話語和怎樣使用話語能促使社會實踐的變革。CDA認為,社會機構和掌握話語權的精英人士,通過制定話語規范和彌散在生活中的話語控制了人們的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地使人接受并遵守話語規范。精英人士將觀念意識融入話語中,并借助媒體等傳播媒介來影響或改變受眾的觀念。
語言政策又稱語言規劃,涉及語言選擇問題。語言選擇包括書面用語和口頭用語。以色列語言學家Spolsky提出,語言政策包括三部分:(1)語言實踐,即對社會中的各種語言及其變體所做的選擇模式;(2)語言態度或語言信念,即對語言本身和語言使用所持的態度或信念;(3)語言規劃或語言管理,即通過各種干預手段改變或影響語言實踐的具體行為。由此可知,語言政策的三個組成部分與Fairclough的CDA三大論點有契合之處。在CDA視角下,語言政策是一種社會實踐,個體的語言態度和信念受意識形態和權利關系的影響,語言規劃促使社會實踐的變革。因此,以CDA作為研究范式,探討語言政策問題新穎可行。
本文通過搜集馮小剛建議部分恢復繁體字的媒體語篇和民眾對恢復部分繁體字的新聞報道的評論,自建“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語篇”小型語料庫,包括兩篇關于馮小剛的新聞報道,主要選取轉載率、點擊率和評論數高的文章,以及民眾對“恢復部分中國繁體字語篇”的5798條評論,選取騰訊新聞的評論是因為受眾數量多、范圍廣和評論數量多。
1.媒體語篇分析
(1)精英理念與媒體理念一致的語篇分析
媒體報道中,京華時報《馮小剛委員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一文,將馮的提案濃縮為“親愛”,原意是“親要相見,愛要有心”,簡化為“親不見、愛無心”。該文引用了同為政協委員的知名演員張國立對提案的贊同,以表明演員群體對恢復部分繁體字的支持態度。文章還引用馮驥才委員(知名作家)的支持話語,以表明文學領域的態度,從而形成演藝界—學術界均有代表贊同部分恢復繁體字的觀念。最后一段直接引用張國立的話語:習主席說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字之美,但我們首先要明白文字中的文化含義,借助決策層的影響力,以讓觀點更具可信度和說服力。當前,我國的語言政策制定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方式,學術精英參與商討并獻言獻策,但政治決策層發揮著關鍵重要,因而借用習主席的話語是一種明智的做法。綜上,該文所引用的演藝界、學術界和政治界的話語,都有利于宣傳馮的提案,體現了精英對媒體機構的影響。
(2)精英理念與媒體理念不一致的語篇分析
當媒體機構不認可精英理念時,如何在語篇中體現?騰訊新聞和新浪新聞均轉載了法制晚報題為《政協委員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一文。不同于京華時報,對于演員張國立對提案的看法,法制晚報通過直接引用馮小剛的說法“我和張國立都認為”,指明話語的負責人是馮小剛,以表明獨立性和客觀性。騰訊新聞還附上一則標簽為“事實”的文章《漢字繁簡之爭到底在爭什么?》該文客觀地闡述漢字繁簡的優缺點和緣由。文章多次使用“有人主張”“有人認為”“有觀點認為”“有媒體曾評論”等第三方的話語,以表示中立態度和客觀立場。然而,媒體機構的話語都帶有一定的意識形態,騰訊新聞如此謹慎、小心地避免承擔話語責任,避免與馮小剛立場發生關聯,反向推斷,騰訊新聞或許并不認可“部分恢復繁體字”。
綜上,精英的話語能吸引媒體機構的關注,若該媒體認可精英的理念,就會選取偏向該精英的例證來擴大影響力。反之,如果不認可,就會盡量使用第三方話語來表明獨立性,但這些報道仍然傳播了精英的理念。因此,制定和推行語言政策時,可考慮社會精英的話語對媒體機構產生的效應,借助媒體機構的傳播,使語言政策得到廣泛的宣傳。
2.評論話語分析
普通民眾是整個語言生活的實踐主體,是語言政策的參與者和落實者。民眾對精英有向往之情,精英的話語能影響,甚至改變個體的語言選擇。以下抽取騰訊新聞《政協委員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一文前十條與主題相關的支持率高的評論,探討精英對民眾的影響。
(1)民眾的情感認同
前十條支持率最高的評論都對馮的提議持認同態度。馮小剛呼吁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在評論中,“文化”一詞共出現六次。引用馮小剛話語中的核心用詞,以表明對馮小剛提案的支持。民眾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懷有向往之情,繁體字代表中華文化,馮小剛強調繁體字中的文化元素,贏得了民眾的認可。在語言政策制定中,富有文化內涵的語言往往不能通過強制手段直接禁止,因為語言是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強行禁止使用某一種語言會引發民眾的抗議。因此,社會精英如果善于使用文化元素,并將其體現在話語中,喚起民眾對某一種語言或語言形式的情感,便能有效地引起民眾的支持。
(2)民眾的語言態度
語言使用體現話語使用者的語言價值和語言態度,社會精英通過其話語影響,能改變民眾對某一種語言或語體的看法和觀點,甚至產生新的語言觀。支持率第二的評論通過直接使用繁體字來表示對馮小剛提議的支持,且得到一萬多人的認同。使用繁體字評論,表明該評論者用實際行動支持恢復繁體字活動,說明精英的提議已經影響了評論者的語言選擇,促使其在評論中舍棄原來使用的簡體字而使用繁體字。雖然語言使用中受現實制約,該評論者未必會繼續使用繁體字,但當前語境已經體現出社會精英對民眾語言的選擇和語言使用具有引導作用。
(3)民眾的語言實踐
第三和第八條評論均提及馮小剛,直接體現了社會精英的“名人效應”,社會精英能促使民眾比較和思考語言政策,并做出相應的選擇。第三條評論旗幟鮮明地坦言支持馮小剛,并以“書法家不用繁體字,其書法一文不值”來深入說明支持馮的原因,表達恢復繁體字的愿望。同樣,評論八舉例說明簡體字的弊端并闡述恢復繁體字之由,這意味著,馮小剛的理念已經得到認可,并被進一步強化。制定和實施語言政策時,要善于借助社會精英的影響力來獲取民眾對政策的支持。當個體認可所頒布的語言政策時,就會用行動去捍衛語言政策,使其能充分地貫徹、實施。
在關注社會精英的語言政策話語時,民眾通過評論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為語言政策的施行獻言獻策。如第五條和第七條評論都提供了使用繁簡字體的對策,即讓人民自主選擇和不要以功利心態對待簡繁字。雖然這些方案未必可行,但了解民眾對語言政策的態度和期望,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語言政策。在制定和施行語言政策中,需要進行社會調查以選取合理的方案,但一般情況下,調動民眾對語言政策的關注、評論并提供解決方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而社會精英的參與并通過媒體等媒介的傳播,能極大地促使民眾對話題的廣泛關注,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通過分析社會精英對民眾的影響可以發現:精英能讓民眾構建相似的語言觀和語言使用觀,進而影響甚至改變民眾的語言價值和語言態度。因此,在制定語言政策時,要考慮社會精英的這一影響因素,并在制定和實施中發揮精英對民眾的吸引力,使語言政策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符合大多數民眾的訴求,從而保證其能有效實施,發揮語言政策在語言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當前,如何制定語言政策和調整語言政策是各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如何將語言理論用來指導語言政策有效實施,是當前語言政策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認為,批評話語分析為探究語言政策的因素提供了一個范式,引導我們在進行語言政策制定和語言規劃時,要重視社會精英這一因素。社會精英通過使用話語權,使媒體機構廣泛關注并傳播語言政策和條例,并將其理念與媒體機構理念尋找契合點,從而最大范圍地讓民眾了解和參與討論語言政策。再者,在語言政策制定時,要充分發揮社會精英在民眾中的號召力,使民眾關注政策、討論政策并提供解決方案。
[1]杜芳娟,朱竑.貴州仫佬族精英的民族身份認同及其建構[J].地理研究,2011(11):2089-2098.
[2]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Press,1992.
[3]紀玉華.批評話語分析:理論與方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147-155.
[4]谷小娟,李藝.語言與身份構建:相關文獻回顧[J].外語學刊,2007(6):101-108.
[5]Spolsky B.Language policy-key topics in sociolinguistic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3.
[6]王碩.馮小剛委員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EB/OL].2015-06-22].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0305/c13665 7-26637781.html.
[7]溫如軍,吳海浪.政協委員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EB/OL].[2015-06-22].http://news.qq.com/a/20150304/ 032893.html.
[8]姚亞平.中國語言規劃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9]騰訊新聞.政協委員馮小剛建議恢復部分繁體字[EB/OL]. [2015-06-22].http://news.qq.com/a/20150304/032893.html.
G718.5
A
1673-0046(2016)7-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