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戰勝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院內六科西華 466600)
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的療效研究
馮戰勝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院內六科西華 466600)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112例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患者,嚴格按照隨機原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聯合激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中藥治療,觀察并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8.57%,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4.64%;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為19.64%,遠高于觀察組的3.57%,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的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率低,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高血壓;眼底出血;中西醫結合療法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臨床標志常見的慢性疾病,癥狀為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即臨床通常說的“三多一少”。糖尿病患者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多會導致營養缺乏、抵抗力下降、各種組織的損傷等,嚴重則引發各種急慢性并發癥[1]。高血壓也是一種常見慢性病,主要指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收縮壓≥140 mm Hg,舒張壓≥90 mm Hg),同時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損害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為頭暈、疲勞、頭痛、頸項板緊、心悸等[2]。糖尿病與高血壓都是常見病,因兩者的病因、影響因素具有相通性,往往會并發。糖尿病并高血壓患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就是眼底出血,可導致患者視力下降、視線模糊,伴隨疼痛、充血,最終完全失明[3]。因此,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應積極進行治療。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4年3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的112例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6例。對照組男33例,女23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56.19±2.11)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4.73±2.14)年。觀察組男34例,女22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6.22±2.64)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5.14±2.0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西藥聯合激光治療:(1)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43020884)口服,250 mg/次,3次/d。餐前半小時服用,腸溶片能減輕胃腸道反應。(2)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國藥準字H44024933)口服,10 mg/d,分2次服用。(3)格列齊特片(國藥準字H10910057)口服,80 mg/次,2次/d。服用3個月,后期根據病情采用激光輔助治療,以激光產生的熱能預防新生血管。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中藥治療。藥物組成:黃芪、白術、黨參各15 g,生地黃、丹皮、赤芍、川芎、枸杞、生蒲黃、五味子、黃柏各10 g。水煎服,1劑/d,分2次早晚服用。連續服用3個月。
1.3 療效判斷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眼底出血停止,視力恢復正常,無其他不良病癥出現;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相比治療前,視力有所好轉,逐漸恢復;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視力無緩解甚至嚴重化。(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4.64%)明顯高于對照組(78.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對照組出現3例嘔吐、4例腹瀉、4例上腹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64%;觀察組出現1例嘔吐、1例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7%。停藥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皆得到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并高血壓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疾病,而眼底出血也是此病常見癥狀之一。由于高血糖或高血壓導致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導致內物不能進入、血管壁脆弱、血管硬化等,引發眼底出血[4]。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嚴重者將發展成失明。本文對照組應用西藥鹽酸二甲雙胍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格列齊特片進行治療,皆為降血糖藥,合并使用效果明顯[5]。但長期服用有頭痛、腹瀉等不良反應。激光治療僅作輔助,不可過量,否則視功能將受到影響。而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主要使用中藥治療。中醫認為眼底出血為氣滯血疲、脈絡不暢等所致,應以活血化瘀為原則[6]。本研究所用中藥方劑能正本清源、標本兼治、化瘀生新。黃柏、川芎、黃芪具有降糖作用;生地黃、生蒲黃具有降壓作用;黃芪、黨參、白術可脾腎雙補;而川芎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吸收[7]。使用初期,便可有效地止住眼底出血,通過調理內部脾腎,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壓,以達到根治目的,并且可減少服用西藥的不良反應,避免耐藥性。
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對照組僅采用西藥治療聯合激光手術,總有效率為78.57%;而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佐以中藥療法,總有效率為94.64%,其臨床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率(3.57%)遠低于對照組(19.6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并高血壓眼底出血臨床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馬秀玲,馬量.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醫證型分布[J].河南中醫,2016,36 (9):1566-1568
[2]郭慧君,陳存龍,王知佳.200例老年原發性高血壓高危患者中醫證候分析[J].河北中醫,2016,38(6):845-848
[3]楊歡,花海兵,顧勤.江陰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調查報告[J].江蘇中醫藥,2016,48(4):70-72
[4]王召倫.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中醫治療臨床探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0):217-218
[5]邱勇玉,李應東,趙信科,等.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2型糖尿病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4,27(9):75-77
[6]韓淑輝,李康增,鄭建明,等.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醫體質分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3(2):199-204
[7]蘇菲,李琳,黃力.高血壓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減低動脈硬化評價及與中醫證型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1): 25-27
R587.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29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