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樹剛 呂亞梅 劉效忠
(1甘肅省瓜州縣西湖鄉中心衛生院瓜州 736100;2甘肅省瓜州縣人民醫院瓜州 736100)
淺析夏季治療緩解期慢性氣管炎的臨床意義
寧樹剛1呂亞梅2劉效忠1
(1甘肅省瓜州縣西湖鄉中心衛生院瓜州 736100;2甘肅省瓜州縣人民醫院瓜州 736100)
目的:探討夏季治療緩解期慢性氣管炎的臨床意義。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診治的40例慢性氣管炎治療的臨床資料,以“冬病夏治”的治療原則,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治療后12個月,觀察四季治療前后急性發作人次、發病率的變化情況進行比對。結果:治療后四季急性發作人次和發病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慢性氣管炎發病的季節性特點,重點在夏季緩解期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結果臨床意義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緩解期慢性氣管炎;夏季治療;臨床意義
慢性氣管炎(簡稱慢支)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見于寒冷地區或氣候突變時節[1]。我國患病率約3.2%,尤以老年人多見,5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為15%[2],該病發病率高,治療過程漫長,長期給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等帶來諸多的不便,由于病情緩慢進展,常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本病屬中醫“咳嗽、痰飲”等范疇。本文遵循“冬病夏治”,采取對慢性氣管炎緩解期治療,其效果較為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診治的40例慢性氣管炎患者,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齡45~66歲,平均年齡(56.6±5.31)歲;病程6~18年,平均病程(11.5±7.50)年,均有慢性咳嗽、咳痰、喘等癥狀。男性患者均有吸煙史,煙齡14~32年,平均煙齡(17.6±6.12)年,在開始治療前吸煙者11例,已完全戒煙者20例。治療前飲酒者6例,日均≤250 ml。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2015年版中醫內科學,將本病歸屬于“咳嗽”范疇。表現為咳嗽、咳痰,肺衛表證,咳聲重濁,痰多,色白或帶灰色,晨起咳甚痰多,體倦,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象濡滑等證候。
1.2.2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第1版《全科醫學概論》[3]慢性氣管炎的診斷標準。患者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伴或不伴有喘息,每年發作持續3個月以上,連續2年或以上。胸部X線檢查有雙肺紋理增重,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4]。
1.3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的患者;(2)年齡在40~70歲,性別不限;(3)肺功能檢查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85%;(4)慢性氣管炎緩解期患者;(5)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者;(2)嚴重消化系統疾病;(3)對本藥物過敏者;(4)嚴重心血管和腎臟疾病者;(5)支氣管擴張、肺膿腫和肺結核患者;(6)FEV1/FVC<75%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氣管哮喘[肺功能檢查FEV1或最高呼氣流量(PEF)下降≥20%,FEV1或PEF改善率≥15%],伴有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者;(7)急性發作期患者;(8)不能戒煙戒酒者。
1.5 治療方法所有接受夏季治療的患者,在5月開始口服潤肺膏(國藥準字Z37021573),溫開水沖服,15 g/次,2次/d,連服16周停藥,從12月開始再服4周,方法同上,癥狀體征穩定可以停藥;平喘抗炎膠囊(國藥準字Z20025441)2粒/次,3次/d,連服4周停藥,從12月開始再服4周,方法同上,癥狀體征穩定可以停藥;羧甲司坦片(國藥準字H44022806),2片/次,3次/d,連服16周停藥,從12月開始再服4周,方法同上,癥狀體征穩定可以停藥。治療期間急性發作期的患者必須加服有效抗生素。正在吸煙和飲酒的患者,必須接受醫院的戒煙戒酒勸告。參與治療患者夏秋季每天早7時日出時,冬春季早8時日出時(冬季采取保暖措施),下午8時日落前,堅持適度健走或其它健康運動,時間>30 min為宜。日常飲食忌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1.6 觀察指標經夏季緩解期治療后12個月,重點觀察四季急性發作人次的變化,四季發病率的變化,分析其臨床意義。
1.7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四季急性發作發病率顯著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四季發病人次及發病率比較[例(%)]
西醫一般認為慢性氣管炎是由于外因(吸煙、大氣污染、呼吸道感染、理化因素、氣候變化、過敏因素)及內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減低、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非特異性氣管周圍的慢性炎癥,臨床上常以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點[2],常年均可發病,冬季尤盛,治療不及時危及患者生命。本病屬中醫“咳嗽、痰飲”等范疇,中醫認為:風為六淫之首,外邪多隨風邪侵襲人體,吸入煙塵,異味氣體,肺氣被郁,肺失宣降。張景岳曾倡“六氣皆令人咳,風寒為主”,認為以風邪夾寒者居多[5]。久則肺臟虛弱,陰傷氣耗,由實轉虛,久延則肺脾氣虛,氣不化津,痰濁更易滋生。所以該病有冬春季加重,冬春季發病高之特點。中醫也認為:“久咳傷肺、久病傷腎”,長期而持久的咳嗽易傷及氣管黏膜和呼吸肌疲勞,對疾病的轉歸十分不利。
本研究結果顯示,夏秋兩季發病人次和發病率相對較低,趨于平緩,采取夏季治療,借用中醫辨證,夏季屬陽,此時節氣候溫潤,人體氣血機能旺盛,也是慢性氣管炎的相對穩定期。冬季屬陰,陰氣盛且風邪重,慢性氣管炎多遇風寒則加重,極易引起氣道反應過度,氣道狹窄,分泌物增多,久咳不止則滋生細菌感染。因此,利用夏秋兩季扶正助陽,調理氣機,可增強穩定期慢性氣管炎患者抵御疾病能力。潤肺膏以養陰清肺,潤肺益氣,止咳化痰,對于一些肺虛氣弱,胸悶不暢,久咳痰嗽,氣喘自汗有一定的療效,緩解期的慢性氣管炎久服還可利咽潤肺,減輕癥狀,保護肺臟,提高運動耐力,增強氣道祛痰功能。慢性氣管炎由于常年慢性咳嗽,冬季反復發作,加之吸煙直接引起氣管與支氣管痙攣收縮,以及炎性物質的產生,造成氣道黏膜反復修復,黏膜過度增生,氣道重塑,呈進行性加重,而引起氣喘,呼吸困難,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終末期易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平喘抗炎膠囊為中西藥合劑,組方中的桃兒七、桔梗、苦杏仁等都具良好的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據相關樣本研究表明:氨茶堿低血漿濃度時(<10 mg/L)具有抑制炎性細胞活性、炎性因子合成及釋放作用[6],也可改善支氣管對一些藥物的敏感性[7],擴張氣管并解除痙攣。平喘抗炎膠囊方組中配伍小劑量的氨茶堿和氯化銨,非常適宜咳嗽氣喘、胸滿痰多的急慢性氣管炎。羧甲司坦片也有較強的化痰平喘作用,對慢性氣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療效顯著。本次治療應用中西結合,治療后67.5%的患者沒有急性發病,一直穩定在緩解期,越過了冬春易加重的高峰季節,延長了慢性氣管炎緩解期時間,也由此可能使氣管黏膜得到了一定的修復,逐漸恢復其原有的防御功能。同時經過治療后,由原來四季反復發病率(77.5%)、高發病人次(31例),治療后發病率明顯降低(32.5%),發病人次明顯減少(13例)。
綜上所述,用中醫理論基礎為指導,結合臨床經驗為依據,選擇在夏季治療緩解期慢性氣管炎,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司長源.內科疾病的現代診斷與治療[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6
[2]朱明德,石應康.臨床醫學概要[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228-229
[3]楊秉輝.全科醫學概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70-571
[4]劉又寧.呼吸內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248-249
[5]劉健美,呂永赟.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696-697
[6]袁槿,何金花,賈海英,等.吸煙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氨茶堿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7):501
[7]李媛,林青.茶堿類藥物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 (4):421-422
R562.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42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