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木金
(江西省德安縣血吸蟲病防治站婦產科德安 330400)
米非司酮聯合消融術對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作用研究
吳木金
(江西省德安縣血吸蟲病防治站婦產科德安 330400)
目的:探析采用非米司酮聯合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站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收治的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單一消融術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月經周期、持續時間以及月經量等指標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功能性子宮出血;消融術;米非司酮
功血在臨床上又被稱之為功能性子宮出血,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臨床表現以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月經周期不規律等癥狀為主,如不及時治療,易出現諸多并發癥,尤其是缺血性貧血,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威脅[1]。當前在臨床上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時,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如激素治療、刮宮治療等,但療效較差。本文對米非司酮與消融術聯合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站收治的60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41~58歲,平均年齡(48.2±7.8)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病程(2.1±1.4)年;觀察組年齡42~59歲,平均年齡(48.3±7.9)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1.8±1.3)年。兩組患者的病程、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符合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確診;(2)要求保留子宮者;(3)無貧血功能障礙及嚴重貧血者;(4)年齡≥18歲者。
1.3 排除標準(1)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者;(2)合并急性婦科炎癥者;(3)合并精神異?;蛏裰静磺逭?。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采用單一消融術治療。選用美國COSMAN射頻治療儀,術前叮囑患者適當飲水,使膀胱保持充盈,取截石位,患者腰骶部放置射頻治療儀的電極板,用力蒙欣20 mg+芬太尼0.1 mg進行麻醉,成功后設置射頻治療儀功率為30~50 W,經陰道宮頸將自凝刀放置在患者子宮腔內,B超引導下直到宮腔,從左前壁開始,按逆時針方向對宮腔進行2周刮凝,注意刮凝期間應采用B超對患者進行實時觀察,完成后再次行B超檢查,確定子宮壁變硬且子宮縮小后,結束手術。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即口服米非司酮片(國藥準字H20000628)10 mg/次,1次/d,睡前服用,30 d為1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發熱等;并記錄兩組的月經量、持續時間以及月經周期等指標。
1.6 療效判定標準評價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患者的月經量和月經周期基本恢復正常,且出血量比正常月經量少;有效:治療后,患者的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有所改善,且與治療前相比,出血量<1/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月經量和月經周期無明顯變化,甚至病情加重[2]。
1.7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各項指標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月經周期長、持續時間短,且月經量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s)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治療期間,觀察組出現1例發熱、1例惡心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而對照組出現2例發熱、1例惡心嘔吐,發生率為10.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子宮切除術、藥物治療等,其中子宮切除術雖然有較好的療效,但是創傷大、并發癥多,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藥物治療有不良反應多、療程長等缺點。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射頻消融術被廣泛地運用在臨床上,尤其是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射頻消融術作為一種微創手術,其作用機制主要為通過射頻高電流生成的熱效應對子宮產生直接作用,使子宮內膜凝固、溶解或脫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有研究發現,射頻消融術不僅有恢復快、治療時間短、創傷小及操作簡單等優點,還不容易損傷正常組織,可以使女性的盆腔和子宮結構保持完整,具有較高的安全性[3]。米非司酮作為一種抗孕激素,利用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能夠對促卵泡素和黃體素分泌進行有效抑制,避免卵泡發育,還可以使子宮內膜雌孕受體減少,對內膜腺上皮增生進行抑制,使子宮內膜不規則出血減少[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月經量少、持續時間短、月經周期長,這一結果與羅淑榮[5]的研究報道一致,提示消融術與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不僅可以將病灶清除,使治愈率提高,還能減少藥物治療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綜上所述,在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治療中,聯合運用米非司酮與消融術,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另一方面還能減少月經量,改善貧血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李艷華.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9):218
[2]洪巧蓮.功能性子宮出血采用米非司酮聯合消融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8):146-147
[3]張愛梅,孟會賢,趙杰.米非司酮配合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4,30(28):68
[4]章慶.射頻消融術合用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73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4):115-116
[5]羅淑榮.聯合應用米非司酮和消融術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8):270-271
R711.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43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