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盛,張 彥,李忠濤,張步振,錢 菁
某部隊官兵健康素養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周 盛,張 彥,李忠濤,張步振,錢 菁
目的了解某部隊官兵健康素養狀況及影響因素,為制定提高官兵健康素養、促進官兵健康的方案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某部487名官兵進行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官兵健康素養具備比例為13.96%,其中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比例為24.23%,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素養比例為9.86%,基本技能素養比例為38.81%。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官兵健康素養影響因素是學歷、民族和婚姻,健康素養具備比例隨學歷的增高而增高,漢族官兵高于少數民族官兵,已婚官兵高于未婚官兵。結論應根據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的官兵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方案,提高官兵整體健康素養。
部隊;官兵;健康素養;影響因素;調查
健康素養是個體獲得、理解和處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務,并做出正確的健康相關決策的能力[1],健康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官兵的健康狀況。為了解某部官兵健康素養狀況,本課題組于2015年4月對某部官兵進行健康素養調查,為制定提高官兵健康素養方案提供參考依據,以達到增強官兵疾病預防意識,減少疾病損傷,促進官兵健康。
1.1 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按大綱實施健康教育計劃的駐滇某部步兵487名官兵進行健康素養調查。
1.2 調查工具及評分標準 本調查問卷的設計參照《2008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問卷》[2]編制而成。問卷主要包括4個部分:個人基本情況、基本知識與理念(19題)、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12題)、健康基本技能(11題),健康素養調查內容共42題。單選題答對計為1分,多選題答對≥60%計為1分,其余情況均計為0分,滿分42分。將得分為34分及以上者視為具備健康素養,即回答正確率≥80%者。
1.3 調查方法 由衛生隊隊長為官兵講解調查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項后,組織官兵以連隊為單位分批次集中填寫調查問卷,問卷由個人獨立填寫,不署名,每個連隊完成調查問卷后統一收回。將問卷填寫完整、答題認真的問卷判定為有效問卷。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EpiData3.1對數據進行雙錄入,檢驗無差錯后,用SPSS17.0進行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分別計算不同特征組之間的官兵各項知曉率差異,分析官兵健康素養影響因素,假設檢驗水準α=0.05。
2.1 基本情況 本次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8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4%。男性467人,女性20人;職別:義務兵261人,士官205人,干部21人;學歷:初中83人,高中316人,大專及以上88人;軍齡:1~2年262人,3~5年103人,≥6年122人;民族:漢族404人,少數民族83人;婚姻:未婚444人,已婚43人。見表1。
2.2 官兵各項內容知曉情況 官兵對各項內容認知度最高的前5項是緊急醫療救助電話(95.07%)、每天保持7~8 h睡眠 (94.25%)、心理問題需看醫生 (92.61%)、骨折固定(89.94%)、不吃超過保質期食品(86.65%);知曉率最低的5項是污染飲用水危險(6.37%)、OTC含義(17.25%)、癌癥早期信號(20.74%)、食鹽與高血壓(41.89%)、正常血壓值(43.12%)。見表2。
2.3 不同特征官兵具備健康素養者分布 本次調查官兵具備健康素養者共68人,占本次調查官兵總人數的13.96%(68/487)。其中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者為24.23%,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者為9.86%,基本技能素養者為38.81%。不同特征官兵具備健康素養者構成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 健康素養影響因素 給需要分析的變量賦值,因變量:健康素養(賦值:不具備=0,具備=1);自變量:職別(義務兵=1,士官=2,干部=3),學歷(初中=1,高中=2,大專及以上=3),軍齡(1~2年=1,3~5年=2,≥6年=3),民族(漢族=1,少數民族=2),婚姻(未婚=1,已婚=2),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影響因素是學歷、民族、婚姻,健康素養具備比例隨學歷的增高而增高,漢族官兵高于少數民族官兵,已婚官兵高于未婚官兵(P<0.05,表4)。
本次調查官兵健康素養具備比例為13.96%,較于云輝等[3]對官兵健康素養的調查結果(14.30%)略低,但高于郭宏霞等[4]對武警官兵健康素養的調查結果(12.6%)。從健康素養的3個方面來看,官兵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比例為24.23%,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比例為9.86%,基本技能素養比例為38.81%,其中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較低,說明官兵還缺乏將掌握的健康知識轉化為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和基本技能。




本次調查發現,學歷、民族和婚姻是官兵健康素養的主要影響因素,官兵學歷越高健康素養水平越高,可能是學歷高的人在解讀、分析、篩選信息的能力上高于低學歷的人[5],使高學歷者更容易收集和掌握健康知識;少數民族官兵健康素養水平較低,可能是受自然條件和社會因素的限制,造成少數民族地區衛生資源相對匱乏,少數民族官兵掌握健康知識較少;已婚官兵健康素養水平高于未婚官兵,可能是已婚官兵除擔任軍事任務外,還多一份家庭責任,為在家庭中起表率作用,更加關注健康知識,促進了健康素養的提高[6]。
為提高部隊整體健康水平,讓官兵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使官兵能在執行各項任務中有較好的疾病預防能力,應加強對部隊官兵的健康教育。應根據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婚姻狀況的官兵,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方案,在教育內容方面應注重飲食衛生、藥品基本知識、癌癥預防、戰傷救治和慢性病防治等,通過各項健康教育活動,讓官兵掌握的健康知識轉化為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技能。
[1] 曾慶奇,常春.健康教育影響健康狀況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57-5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37.
[3] 于云輝,于國荷,馮納婷,等.某戰區部隊官兵健康素養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1):996-998.
[4] 郭宏霞,曹春霞,高萍,等.武警某部官兵健康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12):1077-1080.
[5] 高萍,李浴峰,曹春霞.關于部隊官兵健康素養現狀的思考及展望[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7(5):304-305.
[6] 張宏艷,梁峰,郭素迎.邊防部隊官兵健康素養影響因素調查與分析[J].人民軍醫,2014,57(9):938-939.
R 821.2
A
1004-0188(2016)04-0457-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4.043
2015-07-09)
成都軍區“十二五”醫學科學技術面上項目(C14042)
650032昆明,昆明醫科大學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臨床學院(周 盛,錢 菁);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張 彥,李忠濤,張步振)
張步振,電話:13888798260;E-mail:zhangbuzhen@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