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偉
(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創辦“紅旭達企業課堂”,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周洪偉
(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校企合作既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業獲得發展和參與社會競爭的必然選擇。職業教育的實施與開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尤其是區域經濟的特點相適應,必須與用人單位對技能人才的現實需求相匹配。要實現這個目的,必須使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
校企合作;企業課堂
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多年來一直保持訂單培養合作關系。為了向輸送企業真正滿意的專業技能人才,經校企協商啟動了“紅旭達”企業課堂。從入學起,就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通過企業課堂,將日常實訓融入企業產業鏈,使教學與生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做到了“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經過企業課堂培訓的學生,畢業后全部走進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贊揚、企業的歡迎。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多年來一直保持訂單培養合作關系。為了向輸送企業真正滿意的專業技能人才,經校企協商啟動了“紅旭達”企業課堂。從入學起,就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通過企業課堂,將日常實訓融入企業產業鏈,使教學與生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做到了“車間與教室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育人與創收合一”。經過企業課堂培訓的學生,畢業后全部走進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家長的贊揚、企業的歡迎。
1.通過企業課堂,以真實任務為載體,開展與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對應的四個崗位對接的實習實訓,使學生獲得在真實生產環境中學習和操作的寶貴機會。
2.通過企業課堂,以企業管理為契機,體驗企業情境、接受企業文化,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效益意識、創造意識、職業意識、感恩意識。
3.通過企業課堂,針對職業崗位能力標準,開發基于企業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基礎教材。
4.通過企業課堂,培養與專業崗位對接的企業歡迎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使學生實現“零距離”上崗。
5.通過企業課堂,采用共建、共享、共用、共管等方式,建設數控技術專業長期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
2.1 設備資源共享,實現學生與生產環境的對接
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擁有VMC850B加工中心、線切割等數控設備80余臺套,學校投入數控車、銑和普通車床和聯想電腦等40余臺套,作為企業生產和學生對接行業崗位進行實習實訓的共享設備資源。企業還將部分設備投入到學校的實訓室,部分生產任務分撥到學校,使學生在校的實操訓練與實際生產有機銜接。
2.2 課程設置共商,實現教材與生產實際相對接
2.2.1 教師深入企業
有計劃的安排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開展調研與實踐活動,挖掘課程資源和實訓案例。制訂了青年教師深入“紅旭達”企業實踐每年不少于2個月工作制度。
2.2.2 校企共同開發應用教材
由學校教學骨干和紅旭達技術骨干組成課改小組,以行業制定的職業能力標準和國家統一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制度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出發點,把崗位職業能力標準作為核心內容,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開發編寫了《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訓練》、《普通車床加工技術》等6門基于典型工作任務、以真實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的核心課程和應用教材,其中,有3門已成為省級精品課程”。得到了全體專業教師的支持和學生的歡迎及企業的認可。
2.3 課程設置共商,實現教材與生產實際相對接
2.3.1 企業課堂的組織與安排
首先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了《“紅旭達”企業課堂實習實訓工作實施方案》,隨著工作的深入,又相繼制定并了《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工學結合實施辦法》、《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
2.3.2 企業課堂的運行與管理
按照專業部與企業共同制定的生產實習教學計劃,將進入企業課堂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配到各生產和技術車間,將每個學生定崗、定位、訂師傅。企業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實訓活動主要遵循“六個原則”。
一是工作時間由企業統一管理的原則;
二是崗位學習由師傅帶徒弟的原則;
三是崗位技能實操訓練分為三個階段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崗位觀摩、師傅指導操作、頂崗訓練三個階段;
四是每個階段考試考核達標晉級的原則;
五是每天專業指導教師點評的原則,點評指導課時要求每天至少1-3課時(1-3學年不同,課時不同,在企業教室進行)。
六是輪崗申報原則,當一個崗位的實習考核達標后,可自愿申請第二個崗位實習。
遵循這六個原則,使學生身臨其境的置身于生產環境,技能訓練與職業崗位無縫對接。學生在崗位上真刀真槍的訓練,實際操作技能提升很快。
2.3.3 成績的考核與就業安置
企業課堂的學習,按照實習教學計劃,分階段進行成績測評和考核。第三學年頂崗實習結束后,企業組織招聘雙選活動,按照企業用人標準,經企業和學校考核雙選成功者被企業直接錄用,簽訂用工合同,直接轉為正式員工,實現了學生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2.4 教育管理共擔,實現學生與市場價值理念的對接
學生進入企業課堂后,日常管理由企業負責。學生即為企業的準員工,一切工作和活動跟著企業走。不僅要嚴格遵守企業的廠規廠紀,還要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會戰、技術比武、文化活動等。作息時間早70:30,晚5:00,不準遲到早退,任務緊急時和師傅一起加班。頂崗實習時,工作任務由企業統一安排,加工產品的計件工資和工人一樣拿。有廢品時一樣扣點,違反廠規時一樣受罰。
自2011年11月1日以來,通過“企業課堂”的形式,相繼已舉辦長短班六期企業課堂活動,學校誠聘3名企業技術人員為學生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相繼已為學生指導的實訓課達600余課時。參加企業課堂的近百名學生,都已陸續被該企業錄用,現分布在北京和齊齊哈爾地區的分公司。“紅旭達”企業近年來錄用的新員工,80%來自于我校,現在,他們中的多數已成為企業數控崗位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
3.1 較好的實現了與市場價值理念自然對接
企業課堂中,日常工作的企業化管理,較好的實施了學生到準員工身份的過度,使學生在思想與理念上與企業接軌。
3.2 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感受到從校園到企業車間的變化,從課堂到生產環境的變化,從模擬操作到實際生產的變化等,這些變化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崗位工作任務的要求,師傅的示范、教師的指導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企業課堂期間,學生們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工作熱情。
3.3 有力促進了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學生走進企業走上崗位真刀真槍的訓練,使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兩年多來,學生在企業課堂能接觸到50多種較復雜工件的加工生產,加工工件8000余件,學生的實操技能水平明顯提高。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參加市、省、國家級大賽連年取得好成績。2011年以來15名學生獲省級 一、二、三等獎,2名學生獲國家級獎項。數控專業學生高考成績也佳訊頻傳,連續三年升學率98%,升本率75%。
3.4 實現了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企業課堂學生,身臨其境的進入生產環境學習和訓練,畢業后到該企業就業,實現了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三年來,有近百人在齊齊哈爾紅旭達科技有限公司就業。
[1]郭杰著.探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零距離”對接[J].職業技術,2012(10).
[2]吳冬才.校企深度融合的多種形式可行性探究[J].高等職業教育,2012(11).
(編輯 趙欣宇)
Establish of “Hongxuda Enterprise Class” to Promote the Profou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OU Hongwei
(Qiqihar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Qiqihar 161000,China)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enterprises for development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competi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implement and carry out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with the real demand for skilled personnel hyunits.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make teaching combined closely with the produc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terprise class
2015-10-13
周洪偉(1977-),學士,中學一級。主要研究方向:中職專業教學改革、校企合作。
G712
B
1672-0601(2016)03-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