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包容性發展

2016-02-15 09:03:42戴衛東
中國軟科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制度

戴衛東

(浙江財經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包容性發展

戴衛東

(浙江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包容性發展是指執政黨在社會保障政策研究、制定過程中主動吸納其它政黨的提議建言,從而推進了社會保障健康地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過程中的多黨競爭,不公平也缺乏包容性。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歷程中各民主黨提案建言,共產黨傾聽吸納,充分地體現了民生主義共同信仰的雙重“制度自覺”和包容性發展。我國社會保障的巨大成就本質上也是中國政治協商制度的正義性證明。多黨合作下的包容性發展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一份寶貴的財富,資本主義國家所謂的民主政治不適用于中國。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多黨合作;包容性發展

自1601年英國頒布《濟貧法》以來的三百多年,西方社會保障制度就在資本主義國家政黨之間的角逐中艱難地展開,缺乏包容性體現。到了近代,社會保障制度是在工人運動的壓力下形成的,但是社會保障制度并不僅僅是為了照顧工人階級的利益,而是融入了大量的不同利益[1],不僅是政黨選舉的工具,而且也是利益集團尋租的空間[2]。盡管政黨競爭不是社會保障政策變化的唯一原因[3],但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在一個歷史時期都還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各個政黨不同政見的烙印。政治多元論的觀點也認為,福利制度屬于權利分配與不同利益團體相互角力的結果。國家要不要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及如何實施社會保障制度,由談判與妥協的過程所決定,社會保障項目的增減、水平的提高或下降,通常是各種利益團體相互較量的結果。尤其是在民主政治與多黨競爭的條件下,各種利益團體的壓力給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安排帶來更大的影響[4]。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走上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單項到多項、從城鎮覆蓋到農村、從待遇較低到水平提高、從政府舉辦到社會合作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各民主黨派也積極參與其中,發揮著參政議政和民主協商的功能。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世界獨特政黨制度,“既避免了多黨競爭、相互傾軋造成的政治動蕩,又避免了一黨專制、缺少監督導致的種種弊端”[5],包容性自始至終貫穿其中。可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制度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具有資本主義國家多黨博弈競爭不可比擬的優越性[6]。

一、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過程的包容性缺失

縱觀整個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到各政黨相互之間的柔性博弈、激烈競爭,甚至在爭論現場出現大打出手的惡劣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各政黨的社會保障觀越來越走向兩級分化,不是“剩余型福利”就是“制度型福利”的模式[7]。主要表現在競選時各政黨社會保障政策綱領各樹一幟,執政中社會保障新政策出臺時多黨競爭,以及上臺后反對黨立即著手改革前任黨社會保障政策等三個方面。

(一)競選時各政黨社會保障政策綱領各樹一幟

在實行所謂民主政治的國家,無論是北美還是歐洲,或其他地區的國家,通常都會發生每到選舉期社會保障便成為不同政見的政客游說的銳利武器的現象,各種社會保障承諾散布于選民中間。這種社會保障因選舉而貴、選舉因社會保障而勝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進程,以至于造成社會保障跟著民主選舉膨脹,最終留下了難題。在肯定民主政治對社會保障發展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不應忽視社會保障泛政治化的不良現象[4]。尤其以英國為典型。

在英國戰后歷屆大選中,社會保障方面的議題占據了競選的主要部分。1951年大選,工黨保證每年建造20萬棟住房,保守黨在競選綱領中拋出更大的“誘餌”——每年建造30萬幢住房。在戰后嚴重缺房的情況下,這個許諾顯然更具吸引力,對保守黨上臺起了一定作用。社會福利因此成了“競選禮物”[8]。在20世紀70年代,政黨的所有競選保證中社會保障的主要服務項目——健康、社會保障和教育合起來占1/4[9]。

(二)執政中社會保障新政策出臺時多黨競爭

瑞典的“福利國家”于1950年后形成。此后30年期間,經歷了社會民主黨與工會聯盟黨關于收入保障、工會聯盟黨與資產階級政黨關于補充養老保險金的兩次較大的爭論[10]。在意大利,由于各政黨和政治力量對社會福利制度的長期干預,促使了以福利進行政治交易的一種“政治救濟市場”的形成[11]。1999年11月26日,日本眾議院衛生福利委員會討論養老金法案,計劃削減老年人的養老金5%并將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至65歲。由于爭議激烈,導致執政黨與反對黨的眾議員發生激烈的肢體沖突。社會保障政策所屬的社會政策領域歷來是英國執政黨和反對黨對立性較強的政策領域[12]。在1979—1997年保守黨執政時期,工黨和保守黨在公共部門改革和公共管理問題上言辭沖突不斷升級,盡管沖突并不十分嚴重[1]。

在社會保險制度的發源地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出臺也不順利。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德國對長期護理保障的需求已被公認為一個社會問題。德國政壇上的基督教聯盟黨、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以及綠黨四個主要政黨也非常關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但在認同該制度的前提下,四個政黨提出的長期護理保險模式幾乎沒有什么共同之處。經過近10年的討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政黨的觀點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異質性還是較大。德國統一后,面臨著國內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形勢,德國國會加快了長期護理保險的立法步伐。1992年,基督教聯盟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在聯盟黨的壓力下,自由民主黨有保留地贊同了“社會保險”模式的護理保險制度[13]。四大政黨之間對護理保險的分歧基本消除。經過一年的立法準備,終于在1993年6月聯邦議院才通過了“長期護理保險法”。

最引人關注的執政黨與反對黨意見分歧的例子是美國的醫療保險立法。美國醫改從20世紀初至今歷經百年,終于在奧巴馬時期獲得歷史性突破。2009年民主黨奧巴馬啟動醫改,國會通過《患者保護與可承受醫療服務法案》。但是,從2010年3月到2013年9月,反對黨共和黨積聚各州反奧巴馬醫改力量多次阻礙法案的實施。歷史上的兩黨不合作,造成美國百年醫改屢改屢挫;當今的不合作,造成奧巴馬醫改一波三折[14]。

綜上所述,便可以理解克萊因教授所說的“社會政策的決定因素建立在階級之間以及其他追求利益集團之間的權力關系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和大眾偏好的幻境之中”這句話所包括的內涵[15]。

(三)上臺后反對黨立即著手改革前執政黨社會保障政策

1906年,英國自由黨在工黨的支持下在大選中贏得勝利取代了執政20年的保守黨。在吸納了保守黨的《教育法》等兩項措施的基礎上[16],先后頒布了勞動補償法、兒童法、勞動交易法、養老金法、勞工介紹法、國民保險法等一系列法律。自由黨的一系列改革不僅意味著與保守黨經濟和政治原則的決裂,是一個根本變革,而且也意味著英國在短期間內實現了較大的進步[17]。1979年作為保守黨領袖的撒切爾夫人上臺執政后,又對國有化企業開始私有化等政策,標志著戰后“福利國家”的瓦解[18]。雖然改革的力度不是很大,但特別是在制度性緊縮方面獲得了更大的成功[19]。從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英國政黨競爭對福利緊縮的拉動指數在高位區間運動,是所有國家這一數值的最高水平[9]。

二戰后,法國的社會保障支出總量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到了20世紀90年代,持續的經濟增長低迷、長期較高的失業率與不斷攀升的社會保障水平交織在一起。1995年5月,右翼的人民運動聯盟黨在競選中獲勝,希拉克出任法國總統。其任期內,總理朱佩、拉法蘭以及德維爾潘三屆政府提出的削減社會保障待遇改革計劃都引發了全國性大罷工,導致法國政府重組,改革方案流產。2007年5月,同為右翼黨派的薩科齊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第六位總統,與前任政府實行的每周35小時工作制和累進稅率有所不同,新政府規定35小時以外的加班工作時間不但可以得到額外津貼,還可以享受稅收減免優惠。2012年5月,法國反對黨左翼社會黨人奧朗德在競選中擊敗薩科齊而任總統。雖然與希拉克、薩科齊的社會保障改革目標接近,但是奧朗德治下的埃羅政府轉而推行家庭政策改革,降低家庭津貼的發放標準。奧朗德則表現出明顯的支持態度,稱這次改革“更公平,更簡單,更有效”,而且“只會觸及法國12%的家庭,也就是那些富足家庭”[20]。言下之意,社會保障改革不會再出現像以前一樣傷及大多數民眾福利的政策。

總之,從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政策的產生、發展和改革過程整體上來看,在20世紀70年代前,各個政黨為了各自社會保障利益不在競爭中爆發,就在競爭中落敗;而在1970年代之后,各政黨之間的競爭時而合縱連橫、時而暗流涌動。但最終所采用的政策,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尋求妥協的產物[21],也就是說,各政黨的社會保障政策傾向性有所弱化。但是,出現類似西班牙1995年“托萊多協定”[22](Pacto de Toledo) (各政黨努力使改革不至于成為選舉的“政治工具”而應當是締造政治共識的基點)的這種“共識戰略”現象并不多見。

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歷程中貫穿包容性

與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過程中多黨競爭、傾軋的無包容性現象截然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制度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全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更是如此。

(一)歷屆政協會議民主黨派的社保提案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全國政協先后召開12屆大會。每一屆大會中都收到包括民主黨派在內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提案。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三次會議共收到115件,其中,關于勞動方面3件、教育16件、醫藥衛生4件、救濟1件[23]。政協第二屆第二次全體會議收到提案共125件,其中關于勞動和文教衛生等方面有84件,占提案總數的67.2%[24]。第三次全體會議共收到提案287件,其中屬于文化教育方面的65件,屬于醫藥衛生方面的41件[25]。第三屆第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61件,其中教育方面的7件,衛生方面的6件,民政方面的1件[26]。政協第四屆、第五屆處于“文革”期間。政協第六屆由于處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百廢待興。

政協第七屆第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委員會共收到提案1915件,被有關部門采納、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有563件,占已辦復提案的29.6%;有關單位正在研究處理或納入計劃準備處理的共1129件,占已辦復提案的59.2%;所提建議尚不具備條件不能解決或留作參考的共213件,占已辦復提案的11.2%[27]。第八屆第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1893件,其中,民革、民盟、民進、農工、致公、九三、臺盟以黨派組織名義提出提案13件[28]。第四次會議,提案委員會共收到提案2150件,其中,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致公、九三、臺盟等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后提出提案30件[29]。第五次會議共收到提案2528件,其中包括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致公、九三、臺盟八個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等專門委員會共提出集體提案39件[30]。政協第九屆第一次會議共收到提案2863件,其中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以組織名義提出提案31件,內容包括農業和農村工作、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以及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31]。第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3093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出提案61件,尤其以教育改革、醫療制度改革、社會治安、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社區建設等問題格外關注[32]。第三次會議共收到提案3316件,其中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51件,主要內容有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及實行教育改革[33]。第四次會議共收到提案3585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提案58件[34]。政協第十屆第一次會議共收到提案3668件,在已立案的提案中,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提案82件[35]。第二次會議提案立案4116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114件[36]。第三次會議提案立案4375件,包括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170件[37]。第四次會議提案立案4496件,其中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170件[38]。第五次會議提案立案4999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201件[39]。政協十一屆期間四次會議提案共立案26699件,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1347件[40]。政協十二屆第一次會議提案立案5403件,其中包括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361件[41]。第二次會議提案立案5052件,其中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389件[42]。

歷屆政協會議特別是在第七屆以來,各民主黨派累計提案3000多個。其中有不少是關于教育、就業、醫療衛生以及養老服務等社會保障方面相關議題。而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協會議高度重視各個民主黨派提出的議案,立案率較高。

(二)民主黨派關于社會保障的具體提案

各民主黨派十分重視參政議政的權力,提案的質量越來越高*例如,在2009年政協提案委員會研究確定的87項重點提案中,有25項涉及民主黨派提案;在組織召開的13次提案辦理協商會中,有8次涉及民主黨派提案;在進行的6次重點提案調研中,有4次涉及民主黨派提案;在報送的60期《重要提案摘報》中,有35期涉及民主黨派提案。(《全國政協召開提案工作情況通氣座談會 三成重點提案由民主黨派提出》,民革中央主辦《團結報》,2010-01-25(1).),并密切關注民生與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從八個民主黨派的近幾屆政協會議提案的議題就可以看出,我國民主黨派始終以為人民謀福利作為己任而不懈地努力。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關于社會保障的提案。在政協十屆期間,先后提交《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和《深化醫療保障體系改革》兩份議案;在政協十一屆期間,提交《建立多項保障相互聯動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加快我國社區養老立法》兩份提案;政協十二屆期間又遞交了《進一步明確養老政策目標,加快完善養老政策體系》和《進一步完善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頂層設計》等提案。

中國民主同盟(民盟)的社會保障提案。截止到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盟中央連續提交了《全面解決農民工問題以保障社會安全》、《完善農村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完善流動入城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體系》、《關于發揮社會力量,促進養老事業的提案》等十多個提案。

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也提出了許多關于社會保障建設的提案。諸如《建立城鎮廉租房制度解決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全面構建養老服務體系》、《加強勞動保障法制建設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完善我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大力推動我國老齡服務產業發展》、《完善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及《關于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提案》等。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在多個政協提案中也表達了民進中央對社會保障的重視。主要提案有《關于制定<失地農民社會保險條例>的提案》、《關于大力推進多功能社區養老的提案》、《關于重視我國臨終關懷事業發展的提案》和《關于高度關注“失獨”者的提案》。

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更是以豐富的提案展現了對社會保障事業的關心。先后提交了《進一步加強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與管理》、《建立我國兒童醫療保障體系》、《修改我國慈善稅收相關條例》、《創新住房保障體制機制,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十二五”期間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解決失能老人養老難》、《大力促進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對策》、《建立健全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從根本上維護失地農民合法權益》、《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等涉及到社會保障多方面的議題。

中國致公黨(致公黨)也通過提案來力促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主要有《關于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狀況的建議案》、《關于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作用的提案》、《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提案》和《關于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等。

九三學社中央通過社會調查為提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關于社會保障方面的提案主要有《關于完善農村合作醫療的提案》、《關于加強我國貧困地區孤兒救助工作的提案》、《關于在公立醫院實行“收入總量控制”和“按病種付費”制度的提案》、《關于完善我國農村扶貧政策的提案》、《關于積極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政策有效實施的提案》、《關于改革我國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提案》,等等。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的提案更多地關注到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方面。如《關于建立社保基金監督機制的提案》、《關于進一步改善公立醫院的運轉機制緩解“看病難”問題的提案》及《關于全面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提案》等多項。

三、中國社會保障的包容性發展:民生主義的制度自覺

(一)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由“補缺型”進入“普惠型”發展模式

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將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作為重要的任務來抓,確保了“底線公平”。1986年4月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七五計劃”不僅首次提出社會保障的新概念,而且闡述了社會保障改革及其社會化問題。從此,社會保障社會化作為一項制度建設被正式載入國家發展計劃,由此進入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不僅要革除傳統的城鄉不公、待遇低水平等弊端,而且要在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應對新的風險等方面筑起一道國民生活的“安全網”,建立起以社會救助為基礎、社會保險為核心以及社會福利為高層次的完整的現代社會保障體系。

(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離不開共產黨和民主黨的包容性

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意識到社會保障改革與建設的艱巨性。在社會保障不斷改革推進的三十年來,各民主黨派一如既往地建言獻策,中國共產黨也始終如一地傾聽吸納民主黨派的真知灼見,他們之間“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政治情懷充分地表現了民生主義共同信仰的制度自覺。之所以能達成這種政治“合意性”,而不必要經歷資本主義國家各政黨決策的辯論、競爭等看似“民主”的環節,有其中的道理。決策辯論一般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辯論規則,從要討論的議題或對議題的設置出發,看參與辯論方的可接受內容是什么;第二階段是討價還價規則,哪一方獲勝要看規則對誰更有利[43]。如上文所述,各民主黨派的提案沒有一己之私,提案內容都是事關我國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社會建設,這也正是中國共產黨自立黨以來一直的追求,不存在意見分歧,當然無需辯論,更談不上要進入討價還價的階段。與其說是提案的本質,倒不如說是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的包容性決定了二者的制度自覺。民主黨派政協提案及其復文公開后,我們從中選取民主黨派政協提案的部分復文就可以理解各民主黨派主動參政、中國共產黨主動吸納的包容性雙重“制度自覺”。

住房救助方面提案的回應。政協十一屆第三次會議致公黨中央、十一屆第四次會議民建中央與民革中央分別提交了《關于建立合理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制》、《關于完善我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提案》及《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頂層設計的提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給予了專門復文解答。

養老、醫療保險方面的提案復文。政協十屆第五次會議臺盟中央《關于建立社保基金監督機制的提案》和十一屆第四次會議農工黨中央《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的提案》都分別得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專函答復。政協十一屆第二次會議民盟中央遞交《關于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提案》,全國老齡辦提案字〔2009〕5號復文。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臺盟中央提案《關于完善被征地農民的保障機制的提案》,得到國土資源部、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15年8月26日復函。

醫療衛生提案的回復。政協十一屆第三次會議九三學社中央《關于改革我國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提案》、 十一屆第四次會議致公黨中央《關于推進我國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提案》以及十二屆第一次會議九三學社中央《關于完善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服務體系的提案》分別得到中央編辦、衛生部提函〔2011〕628號以及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的解答函。

社會福利方面提案的函告。政協十一屆第三次會議農工黨中央《關于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提案》和民革中央《關于加大孤殘兒童救助財政投入的提案》分別由全國老齡辦提案字〔2010〕5號、財政部社函〔2010〕23號做了專文解釋。十二屆第一次會議民進中央《關于大力推進多功能社區養老的提案》亦得到民政部的肯定與采納。

四、在改革中推進社會保障完善:包容性發展的正義性證明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面向農村居民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農保”)、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災害救助以及扶貧開發政策,還有針對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福利制度等。在城鎮,建立了職工的“五險一金”制度、居民的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低保制度、大病救助、失業救助、住房福利,以及老年人福利和殘疾人福利,等等。中國社會保障能夠在近三十年改革的短暫時間內,建立一套普遍覆蓋的、待遇較高的公平制度體系,這是資本主義國家耗上近百年時間都難以實現的,例如,美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至今仍處于難產之中,法國社會保障改革動輒引發全國大罷工,等等。這些都足以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多黨合作的民主協商的政黨制度相較西方資本主義多黨競爭更具包容性。

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農村低保對象2846.2萬戶、4903.6萬人,救助農村特困人員516.7萬人;城市低保對象957.4萬戶、1701.1萬人,救濟城市“三無”人員6.8萬人。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3張,比上年增長11.4%。累計救助受災群眾6000余萬人次[44]。全國參加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保險人數分別為85833、66582、17326、21432、17771萬人[45]。廣大城鄉居民越來越多地被納入到社會保障“安全網”。

事實勝于雄辯。各民主黨派同共產黨是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關乎國家重大問題上進行民主協商、互相監督、科學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了共產黨領導的改善和參政黨建設能力的加強。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政策過程中的多黨競爭博弈的道路不僅不適用于中國的各項制度建設,而且也耗費了這些國家的資源、損害了國民的福利,不公平也缺乏包容性。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實施、改革與完善的歷程,亦充分有力地詮釋了多黨合作和包容性發展的重大意義。

[1]郭靜.當代英國政黨政策行為的特點及其社會根源——英國執政黨社會保障政策分析[J].政治學研究,2009(2):117-126.

[2] GIL S. EPSTEINSHMUEL NITZAN. Endogenous public policy, politicization and welfar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02,4(4):661-677.

[3][英]保羅·皮爾遜. 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430-431.

[4] 鄭功成. 社會保障學——理念、制度、實踐與思辨[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07-108,235-236.

[5]張獻生.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世界政黨制度中一種獨特的類型[J]. 政治學研究,2007(2):1-7.

[6]程竹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理論問題思考[J].政治學研究,2011(2):19-28.

[7] PETE RTAYLOR-GOOBYHUGH M. BOCHEL. MPs’ attitudes and the future of welfare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88, 66(3):329-337.

[8] 鄒根寶.社會保障制度——歐盟國家的經驗與改革[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45.

[9] 孫潔.英國政黨政治視角下的社會保障與國民福利[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08(1):53-60.

[10] URBAN LUNDBERGKLAS AMARK. Social rights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1900-2000[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2001, 26(3):157-176.

[11] 李琮.西歐社會保障制度[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283.

[12] RICHARD ROSS. Do Parties Make a Difference? [M]. Macmillan Press Ltd., 1980:81.

[13] 戴衛東.長期護理保險——理論、制度、改革與發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41-42.

[14] 高芳英. 醫改交鋒暴露美國政治制度缺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07-11.

[1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危機中的福利國家[M].梁向陽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21.

[16][英]邁克爾·希爾. 理解社會政策[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4.

[17] 孫炳耀. 當代英國瑞典社會保障制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6.

[18] DENNIS KAVANAGH. Thatcherism and British politics: the end of consensus?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19][英]保羅·皮爾遜.拆散福利國家——里根、撒切爾和緊縮政治學[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7:引言:9-10.

[20] 奧朗德評法國新社保改革:更公平 更簡單 更有效[OL].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3-06/04/content_29025239.htm,2013-06-04.

[21] ANKE GERBERIGNACIO ORTUNO-ORTIN, Political compromise and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coalitions [J].Soc Choice Welfare, 1998,15(3):445-454.

[22] 郭存海.西班牙社會保障制度改革30年:1978-2008[J].拉丁美洲研究,2009(2):37-43.

[23] 人民日報[N].1951-11-2(3).

[24] 人民日報[N].1956-02-8(3).

[25] 人民日報[N].1957-03-21(2).

[26] 人民日報[N].1960-04-12(3).

[27] 人民日報[N].1991-03-31(4).

[28] 人民日報[N].1994-03-20(4).

[29] 人民日報[N].1996-03-14(2).

[30] 人民日報[N].1997-03-13(2).

[31] 人民日報[N].1998-03-15(2).

[32] 人民日報[N].1999-03-12(3).

[33] 人民日報[N].2000-03-12(2).

[34] 人民日報[N].2001-03-13(2).

[35] 人民日報[N].(海外版),2003-03-15(2).

[36] 人民日報[N].(海外版),2004-03-13(3).

[37] 人民日報[N].(海外版),2005-03-13(1).

[38] 人民日報[N].(海外版),2006-03-4(2).

[39] 人民日報[N].2007-03-16(3).

[40] 萬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EB/OL].中國政協網,http://www.cppcc.gov.cn/zxww/2013/05/20/ARTI1369041359945583.shtml ,2013-5-20.

[41] 韓啟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EB/OL].中國政協網,http://www.cppcc.gov.cn/zxww/2014/10/09/ARTI1412843716714378.shtml ,2014-7-30.

[42]齊續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EB/OL].中國政協網,http://www.cppcc.gov.cn/zxww/2016/05/18/ARTI1463538032436922.shtml,2015-03-03.

[43] RAN SPIEGLER. Argumentation in multi-issue debates [J]. Soc Choice Welfare, 2006,26(2):385-402.

[44]民政部.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EB/OL]. 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 2016-07-11.

[45]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201605/t20160530_240967.html, 2016-05-30.

(本文責編:王延芳)

An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

DAI Wei-do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inclusiv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refers that the ruling party initiatively attracts some advice from the other parties and promo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formul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Multi-party competition policy in capitalist countries, it is unfair and non-inclusive.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which Democratic proposals suggestions, the Communist Party listens to absorb, fully embodies the double “system consciousness”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mmon belief of the principle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social security are also the proof of justice on China’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System.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under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s a precious wealt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Furthermore, the so-called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is not applicable to China.

social security;system construction;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clusive development

2016-03-10

2016-07-1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研究》(批準號:14BSH126)資助。

戴衛東(1968- ),男,安徽桐城人,浙江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

C913.7

A

1002-9753(2016)09-0045-08

猜你喜歡
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重大誤解制度“重大”之認定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0
刑事申訴制度的三重檢討與完善進路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20:40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點思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
應訴管轄制度適用之探討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免费片| 亚洲浓毛av|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毛片在线看网站|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91精品国产福利|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欧美笫一页|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国产精品2|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性精品| 国产女主播一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浪潮Av|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色婷婷成人网|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韩日免费小视频| 国产精品第5页| 欧美国产在线看|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a在线看|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热久久国产|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毛片卡一卡二|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国产主播喷水| 欧美久久网| 无码久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精品人妻AV区|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亚洲bt欧美bt精品| 一级片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亚洲| 青青草综合网| 另类欧美日韩|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色噜噜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 久久熟女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