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東
(山東省濱州市平原縣第三中學)
小議集體備課
◆李世東
(山東省濱州市平原縣第三中學)
集體備課有利于學校強化教師的合作意識,增強備課組的凝聚力,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有利于教師從宏觀上把握教材及大綱的重難點,提高專業發展水平,有利于促進備課組成員間集思廣益、優勢互補,現結合學?!叭奈濉蹦J浇虒W及個人教學實際,談一下對集體備課的粗淺認識和具體做法。
集體備課 考核標準 好處 問題
1.集體備課的任務和內容:(1)認真鉆研新課標,教學大綱,吃透教材,從總體上把握本學期的教學總目標,掌握重點、難點,合理安排好教學進度。(2)備教材、教法,依據新課程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精心設計教法和學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得法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集體備課時必須根據各班的學生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方法。(3)備教學資源:訓練(作業)設計、練習(作業)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搜集與學科教學相關的教學網站、教學課件與教具、學具等。(4)研究已備課、上課及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交流、肯定創新性做法。
2.備課組提前一周共同研究下周備課時的教學方案,重點研究如何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力爭達到七個統一:統一課時劃分、統一學習目標、統一思考題或檢測題、統一估計學生自學后可能出現的疑難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統一課堂作業、統一教學過程、統一研究突破重難點的方法或途徑。
3.每次備課每課時均要安排一個中心發言人(提前一周通知以便做充分準備)。
4.在討論達成共識的基礎上,經過反復修改,最后形成符合各班實際的最高質量的學案,并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反復修改,形成最優課時教學案。
1.嚴格考勤制度,備課組成員不得無故缺勤、遲到、早退,備課組長作好記錄。
2.學校對各備課組隨機抽取或參與備課之中進行檢查集體備課的質量,并量化到組和個人。
3.學校定期召開備課組長會,進行協調、聽取反饋意見,不斷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
4.年末根據各備課組的考核成績(過程性)和期末考試的成績(終結性)評選出優秀備課組和優秀備課組長,教師節給予表彰和獎勵。
1.集體備課的精華在于互相借鑒、共同提高、資源共享。通過集體備課一定能達到“備一課,促多人、帶一方”的目的。
2.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僅依靠個人孤軍奮戰,冥思苦想,顯然不可取,有時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
3.能大力促進學校的教科研氛圍,集體備課所解決的式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的問題,主要任務是完善課堂教學。集體備課體現了“合作探究、創新和以人為本”的精神,促進了教學相長,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在校園中配置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氛圍。
一是備課組成員合作的誠信度。集體備課能否落實到實處并產生效益,關鍵是教師認識是否到位,面對新課程,不管是有經驗的教師還是新教師,都是新課題。通過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既減輕教師的壓力和負擔,同時也提高備課的效益。教師應學會同他人合作,學會向自己的同伴學習。
二是集體備課有時成了“一言堂”。每次集體備課均有一位中心發言人對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進行發言,中心發言人對教材進行細致的分析(包括教學目標、教學中難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學情分析、課時安排、單元測試安排等),其他成員根據中心發言人的觀點、見解,各抒己見,進行研討,“一言堂”形式使其他教師逐漸形成了依賴心理。另外,中心發言人無法對所有班學生的實際提出教學中相應的應注意的問題,這就使得所進行的教學學情分析及所提出的注意的問題失去意義,不利于集體備課作用的發揮,而其他成員,由于缺乏對集體備課主要內容進行必要的思考,因此發言過程中就事論事,很難談出對集體備課有作用的真知灼見。
三是有的集體備課過于粗放。主要表現為:一是沒有統一的安排,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時隨地探討一些自己想討論的問題。二是一位教師寫出的學案,備課組其他成員抄襲這位教師的教案。三是備課組的所有教師抄襲原來的教案或網上摘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此這種備課完全流于形式,益處不大。
四是多媒體制作不注意實效性。新課程實施后,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對多媒體產生了興趣,最主要的是想利用多媒體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容量和質量。但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兩種現象:第一,多媒體制作過于精細,不僅實效性不強,而且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無法長期堅持;第二,多媒體內容過多,頻率過快,致使學生跟隨不上,課堂效果不好。因此,在備課過程中,我認為多媒體只要達到輔助教學功能即可,不要太多的花架子,同時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越多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