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玲
(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第二小學校)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互動思考
◆唐曉玲
(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第二小學校)
在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教育事業改革力度也在加大。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課堂中師生的有效溝通,能夠讓小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實踐。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給小學生提供更多語言應用的機會,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
小學語文 師生溝通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短時間內促進師生合作的絕佳方法。組織師生互動活動,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與創造力,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更新小學語文教學思想與形式,積極組織多樣的師生互動活動,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課堂,是師生溝通的重要場所。小學語文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從而把握好師生互動的時間。首先,教師可以提前幾分鐘到教室,做教學準備,并利用課前的幾分鐘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課后復習與課前預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去聊一聊與即將要講的內容相關的事物,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做好語文學習的準備。其次,教師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遞,而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在師生互動中引出學習問題,能夠讓教學活動更自然,師生互動更有教育意義。像在講解“采”這個字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這個字的形態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想象這個字的象形字來源,用三兩分鐘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開發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空間策略,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并對教學形式進行多樣化處理,開拓師生溝通的空間。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單一的講授與傳統化的提問,重視師生交流環境的開設,給小學生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雙向溝通,才能讓小學生的語言應用技巧得以培養,開放學生的思維。其次,教師要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轉變師生角色,促進交流的平等化。比如在講解有關于打招呼的語言時,這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較為貼近,教師可以讓學生做老師,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打招呼的方式。讓學生做老師,與在下面當學生的教師溝通,有利于師生溝通的趣味化,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內容是有講究的,教師不能隨意想起一個話題,就與學生進行互動。課堂中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服務于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無關的交流沒有教育意義。教師要利用課堂師生互動去傳遞語文知識,明確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突出學科特色,更要讓教學行為變得生動與形象。在培養小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改變小學生單一的思維方式,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應當積極地發揮個人優勢,用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通過互動,給小學生展示豐富的語文世界。比如,在講解烏鴉喝水的故事時,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興趣點,給小學生講一個課外的動物故事,像烏鴉與狐貍,用一個課外的故事來與課內文章相呼應,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基于具有語文教育意義的內容進行交流,能夠開拓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更有利于小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掌握者。
師生互動的方法,有語言互動與非語言互動兩種。語言互動應用較為頻繁,課堂中的提問與回答、課本知識的講解與質疑都是語言互動。而非語言互動,則是教師與學生眼神上的交流、肢體上的交流。教師要利用兩種互動方法與學生進行知識與情感上的互動,讓學生在聽到自己觀點的同時,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傾向。重視表達的技巧,利用多樣化的溝通方法,創設一個輕松且民主的溝通環境,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貼近小學生的生活,促進小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在課堂評價中,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表揚與批評。教師要多利用積極的語言給予小學生力量,在告訴小學生“你字寫得真漂亮”的同時,給小學生一個贊許的眼神,讓小學生從多個方面感受到教師的肯定。而在指出學生不足的時候,教師要多用非語言交流形式,悄悄指出學生的不足或者用眼神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能夠讓小學生意識到問題,也保護了小學生的自尊心。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師生互動,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密切,也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技巧的豐富。教師要積極探索師生互動的方法,給小學生全新的語文學習體驗。
[1]李斌,黃珊珊.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9,(05):16-17+124.
[2]管敏.互動開創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語文教學通訊,2014,(07):66-67.
[3]董玲.淺談師生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2):110-111.
[4]丁娜乃.對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反思[A]. 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C].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