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武
(河北省樂亭縣毛莊鎮松各莊小學)
淺析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秦立武
(河北省樂亭縣毛莊鎮松各莊小學)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文化氛圍、信息接收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然而,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知識有很大影響。因此,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必須要認清楚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分析了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且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促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農村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問題 對策
語文,作為小學教學中重要的課程之一,應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課堂是教學實施的重要陣地,因此語文教學的好壞,與課堂教學的效果有直接的關系。對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來講,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使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分析了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且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教育已經受到了廣大的關注,且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取得的效果卻不理想。目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仍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交流匱乏,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有助于養成懶惰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教師往往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且往往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教學,這樣不僅不利于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重難點不突出,教學目標不明確。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會將所有知識都羅列出來,想讓學生將知識點都能夠掌握了,但是往往出出現“重難點不突出,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述清楚所有知識,且使學生能夠掌握了,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壓力會增大,從某種程度來講,可能會是學生產生恐懼心理,逃避語文知識的學習。
3.訓練方式不恰當,限制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用“題海戰術”訓練學生的能力,大量的習題使學生形成了單調死板的機械式做題的學習方式,缺乏創新性的思考。然而,語文教學與其他不同的是,語文需要更多感悟和模仿,而不是做題的訓練方式,這樣的方式往往會限制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改指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起到引導和指導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農村小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厚,因此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2.創新完善教學方式。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能夠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作為一名農村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創新完善教學方式,慢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式,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科學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教育的各個領域。雖然農村學校的設施不是太好,但是多媒體輔助教育工具已經被運用起來了,因此作為一線的農村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從而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快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多媒體是多種電化教具的組合。每一種教具都有不同的特性,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也各有自己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在教學中如果盲目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把多媒體優化組合,動靜結合,視聽相兼,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各種媒體深刻地表現力和完好的重現力。
4.走出課堂,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語文的相關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多與大自然和社會接觸。另外,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與課本相關的實踐活動,給予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使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生活的真,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確保學生能夠有所收獲,避免學生快樂了,但是卻沒有收獲到知識的現象出現。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學習深奧的知識做鋪墊。
綜上所述,要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提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學習方式,慢慢形成具有特色的學習方式,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1]羅勁梅.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劍南文學,2013,(02).
[2]劉梅梅,馮瑩.從師生互動看“三維”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來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03).
[3]張歡.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