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慧
(四平市六馬路小學)
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閱讀教學策略
◆董明慧
(四平市六馬路小學)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進步,自主教學已經成為主流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自主教學思想,引導小學生自主閱讀,對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要。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傳授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才能讓小學生有能力進行自主學習,感受自主學習的快樂。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閱讀教學策略為主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小學語文 自主閱讀 自主學習 閱讀興趣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為新課程所肯定,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多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促進小學生主動獲取語文知識。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重要方式,將閱讀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培養其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師要大方表揚小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與表情都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直接影響。目前,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氛圍仍然較為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師在課堂中表現得過于嚴肅,不愿意放棄閱讀文章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會給小學生帶來很大的閱讀壓力。要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教師要多發現學生的閱讀學習優點,通過表揚讓閱讀學習氛圍變得輕松起來。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答對,要快速表揚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學習的成功感。如果回答的不盡圓滿,也要用表情去鼓勵學生。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才能讓小學生安心去自主閱讀。
其次,教師要走出傳統的教師形象。教師尊重學生,喜愛學生,才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閱讀學習環境。如果師生之間沒有交流,沒有情感,教師不重視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想法,學生就找到不自主閱讀的動力。因此,當代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在做高高在上的傳統先生,而要積極融入到小學生群體中,用最真摯的情感對待自己的學生,鼓勵學生自主閱讀。
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質疑。閱讀學習,對于小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要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教師要用啟發性的語言給小學生必要的引導與支持。教師要將文章中的主要情感傳遞給學生,更要鼓勵學生與文本進行互動。像在引導學生閱讀“烏鴉喝水”這一故事時,教師可以提出“你認為小烏鴉的做好有沒有什么不妥之處?”這樣的逆向思維問題,促進學生積極去與文章互動,有目標地開展自主閱讀行為,并對文章中的部分內容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學會堅持。一些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理解力不足,他們總是沒有信心自己去完成閱讀學習活動。要促進這些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需要給予他們必要的支持,寬容對待小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差異。像在閱讀“小蝌蚪找媽媽”這一故事時,教師提出“小蝌蚪找了幾個錯誤的媽媽?”這樣的問題,讓小學生自主閱讀去找答案。部分學生的閱讀速度較快,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并特別想要在第一時間說給教師聽。但一些閱讀速度較慢的小學生可能剛剛讀到一半,當他們聽到別人找到了答案,就無心再繼續閱讀。這時,教師要全面觀察小學生的閱讀情緒與行為,讓已經閱讀完的小學生再次檢查自己的答案,并發現新的問題,給閱讀速度較慢的小學生創造更好的自主閱讀環境,燃起其思維運動的熱情。給小學生充足的思維運動時間,尊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差異,才能讓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服務于全體小學生。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活躍課堂。小學生好動、好玩,要促使他們自主閱讀,就要讓小學生嘗到自主閱讀學習的甜頭。將自主閱讀與游戲活動結合在一起,會極大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像在閱讀《稱象》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表演游戲。讓小學生六人一組,扮演稱象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其次,教師要鼓勵小學生拓展閱讀。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閱讀內容是十分有限的,課堂時間也不多。要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還需要教師引導小學生養成課外拓展閱讀的好習慣。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制定“月讀百頁書”的計劃,讓小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去閱讀,并摘抄記錄,用小任務去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學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給學生空間與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去自主完成閱讀學習,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小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獨一無二的主人,給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才能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進步。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2]王明易.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3]賀夢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