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滿族中學)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建構
◆王曉麗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滿族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越來越受重視。初中語文作文一門基礎學科,其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成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通過從高效課堂的角度出發,分析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發展和構建問題。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教學模式
自2001年我國實行課程改革以來,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問題一直成為熱議的課題。其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成為這一課題的重要內容。高效課堂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本節課是否實現預期目標;另一方面,本節課是否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高效課堂不僅注重知識的傳輸,而且注重能力的培養。下面就詳細闡述相關內容。
備課是教師知識整理的過程,也是初中語文課堂效果提升的前提。高效課堂更加具有靈活性、復雜性,所以備課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設計合理教學教案,保持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一致。教師進行備課的時候,要明確目標、重點和難點,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依據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備課既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又能滿足學生實際需求。除此之外,教師對于備課的鉆研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課堂學習,還能夠保證整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知識,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依據教改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預習指導,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預習。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針對預習情況進行獎懲,進而激勵學生進行更好地預習。學生進行充足的課前預習后,對于課堂相關知識的學習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的牢固,因此,課前充分預習對于保證高效課堂,促進初中學生學習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學生不能一味地聽從教師的傳授,需要和教師進行互動,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初中生處于發育階段,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現代教育學認為,寬松、舒適的教學環境能更加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僅需要教師來教授,更需要教師能夠培養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內容相對更加深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綜合各種教學方法,利用相關的輔助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寬松的、自由的學習環境,使其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
(二)深入挖掘學生潛力
教師要不斷挖掘學生的問題,以此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教師要能夠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此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教師通過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突破其中的重點、難點,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小組合作研究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型的主要形式,其通過小組討論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問題更加的清晰、明了。除了小組合作研究以外,課堂提問也是調動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方式,也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方式。傳統模式下,課堂提問缺乏針對性、有效性,而高效課堂模式提問是有針對性的知識提問,可以依據不同學生的層次進行提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效課堂不僅要注重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而且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高效課堂的模式下,課外作業的設定不是非常復雜,而是難易適當。這樣可以強化學生對學過知識的理解,而且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高效課堂可以有效進行知識拓展,增強學生對課外知識的興趣。而且,通過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課外作業的激發,讓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有新的感悟,符合我國新教改的教育目標。高效課堂不僅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而且需要學生的配合,實現知識傳授多樣化,知識接受多渠道,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下,我國教育部門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特別是初中語文教學。初中語文教學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而且初中生處于心智發育階段,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心,需要新的教學模式做配合。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這一教學要求。高效課堂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且注重知識的內化,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郭晶.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淺析[J].劍南文學,2012,(20):16-17.
[2]曾炳衛.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路新探索[J].新課程,2012,(03):10-21
[3]王榮.打造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3,(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