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愛文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留守營學區七里澗小學)
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金愛文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留守營學區七里澗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而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語文教學的成敗。如何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成為語文教師探究的課題。
中學語文 高效課堂 教學觀念 學習意識
對于語文課,學生一般不太感興趣。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造成此種局面,與教師的教法有很大的關系。我們教學并不是往瓶子里灌水,灌滿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旦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語文課堂就會生動起來。那么,如何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起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呢?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該確實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的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樹立新的教學觀。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師是知識的提供者,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教師自然會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但是,現代的教育理論認為:教師是知識的傳輸者,不是知識的提供者。所以,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的這種服務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并非是投學生所好而放任自流。教師通過設計、組織、指導、參與、評判,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樹立新的學習觀。傳統的教學,注重知識傳授,教師的目標是教會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從學生的層面來說是學會,掌握教師所講的內容。而在高效課堂中,學生不僅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爭取達到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境界。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解,還應注重方法的傳授和習慣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態度。
在學生能夠有效轉變思想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主體的地位之后就要下力氣曾強學生的學習意識。雖然說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在生活中生活處處有所體現,但學生汲取漢語知識和接受漢語規范的熏陶卻只要是在語文課堂上。如何評價這節課是不是高效,不是看課上學生的發言程度,有時候一節熱熱鬧鬧的公開課只是嘩眾取寵,真正能落實下去的東西是有限的。所以,不是學生說就可以,而是說的對,說的深才有價值。怎樣能讓學生配合老師把本節課的精髓呈現出來?就靠學生學習意思的強弱。
首先,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意識。教師要合理設置前置性作業,關注學生的完成程度。這會直接促使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發言,不要輕易否決學生的答案,要還學生以言語權,這樣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創造高效。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長期以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特別強,學生的學習部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而且也是在家長的監督甚至挾持下完成的。在學習上有了困難,學生習慣性地尋求來自外界的幫助,這種學習仍然是被動的。學生只有擺脫了這種精神依賴,獨立自主地去學習,才能體味到學習的樂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課堂真正地活躍起來。
1.備教材。教材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素材。要實現課堂的高效,教師必須熟練的掌握教材,吃透教材。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進行組織、加工,確立教學目標,明確自己在課堂上要教什么,并設計好講課方法。同時,教師應該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進行適度的裁剪,使之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行為。
2.備學生。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符合學生的現有水平。所以,教師在講課之前必須十分熟悉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性差異等。只有了解學生,才能使課堂設計更有針對性,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備方法。教學目標確定了,就要設計目標實現的途徑和方法。教學方法要依據教學目標選擇,必須服務于教學任務。教學方法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否則就無法實現課堂的高效,甚至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更不用說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了。
在《春》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最喜歡哪部分內容?請用自己的方式獨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這部分內容匯報一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講一講;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春的美景;喜歡搜集資料的同學,可以交流課前查找有關春的圖片資料;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一讀。如果還有什么別的方法也可以。幾分鐘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獲。有語言繪聲繪色描繪春花、春草的;有用畫的方式畫出五幅圖畫的;有幾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孩子們的嬉戲的;有同學到前面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課前收集的圖片和資料的。教師給了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方面的自由選擇,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自主不等于不問,教師要督促學生做到及時檢查每節課所學的內容,獨立思考,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教學實踐證明,語文學科在影響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改進教法,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充分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語文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能自覺而靈活地運用一些適當的方法,滲透新課改的一些理念,就一定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上進入“好之”“樂之”的境界,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1]區鈞炎.教書要教到無字之處[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