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 忠
(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城關小學)
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稅 忠
(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城關小學)
在九年義務教學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在數學教學中工作的重心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首要目標。學生掌握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和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論述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以下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
數學教學 邏輯思維 實踐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數學教學本來就是一門思維活動的教學,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想要提高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那么就要應用各種有效的手段激起學生數學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思維的海洋中暢快地遨游,從而收獲知識,全面成長。
在數學學習中,運用的思考方式被稱為數學思維,數學思維主要是將數學包含范圍內的數字和符號形象化,而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只有利用數學思維才能更好的進行數學運算。數學思維能力主要指的是邏輯思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接觸各種數學公式和運算定律,這些都是學生正確使用邏輯思維的基礎,具備邏輯思維能力,能使學生思維開闊,善于總結和歸納,能夠將數學中遇到的問題準確的推理出來,同時還具備在數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的思維能力。學生必須善于觀察、想象力豐富、具有較強的推理能力并且具備持之以恒的心態。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不能將全部精力放在課堂上,因此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理解能力強、接受速度快,可以很快吸收數學知識點,并且可以獨自完成數學問題;而另一部分學生理解能力較弱、接受速度慢,加上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數學上,因此不能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顯得比較吃力。如果在小學數學中加入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以上問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而數學思維能力能夠為學生在思考數學問題起到積極作用,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能使學生獨自將數學中遇到的問題推理出來,而學生具備數學思維能力就能夠快速將數學知識點吸收,并且做到正確運用數學知識。一方面,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數學運算技巧巧妙的結合起來,從而快速解決數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能使學生在遇到數學上的難題時,運用各種思維方式來解決,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學生具備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提高其自身的判斷力,讓學生在課本上學習時能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綜合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雖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師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數學思維能力。
1.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在培養教育思維方面,數學教師需要將每種知識之間的聯系總結出來,并加入數學的思維方式,而這種屬于數形結合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提升其思維水平,在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結合之間探索出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就需要在講解的時候,一方面,借助一些直觀化、形象化的圖形;另一方面,將這些圖形轉化成數量關系,從而指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時候,可能有的老師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這樣有時候當碰到一些變化了的圖形問題的時候,學生就很難靈活的解決問題。所以,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就要有所注意了,需要用數學思維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充分地理解公式的含義。一般來講,在求長方形周長的方式中主要有3種,在對這3種方法的運用中,老師需要教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來解決,讓學生在求解的時候可以邊畫圖形邊求解,以此來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實踐
由于小學生在抽象學習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因此將小學內容具象化,并將教學內容通過創設情境表現出來,能夠使小學生在對數學內容學習時更加理解,而學生通過將自己融入到場景內全身心的投入數學學習中,思維能力逐漸加強。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能力創設出相應的情境模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從而達到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數學上存在的問題,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能更好的分析并解決學生數學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小學一年級課本上有幾何圖形的知識點,在教導學生正確認識幾何圖形時,如果教師的教育方法局限于課本上所寫的內容,如介紹長方形邊、角、面各方面存在的特點,這些知識書本上都有注明,并沒有達到教學的作用,因為這些知識對于沒有接觸過的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在這種教學上,教師可以換一種教學方式,例如用紙板和學生一起搭建幾何體等,這種在實踐中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接納和理解。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和開放性,達到提高自身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3.聯系生活,實現教學目的
理論往往來源于生活實際,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老師應該利用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將數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如可以舉一些生活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并且可以通過設置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讓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可以設置這樣一道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應用題:養豬場分三次把一批豬投放市場,第一次賣出的比總數的1/3多100只,第二次賣出的比總數的1/2少120只,第三次賣出320只。這批豬共有多少只?在解決這道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做一些相應的引導,教導學生用假設的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能夠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形象具體,并且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針對學生特點,發展學生邏輯思維
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針對小學生的數學問題,不能急于為學生講解問題答案,而是應該針對學生在該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學生思路來正確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同時,教師應運用嚴密的邏輯性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解釋,讓學生對知識點加深印象。數學的解題方式多樣,并且在數學問題上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教師的教育方式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上,應當在正確思路的前提下,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5.適當地提高練習題的難度
數學練習題能夠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及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能力的大小,設計出一些難度適當的數學練習題,要使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的思考將問題解答出來,加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更加樂于思考,樂于學習。
在小學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只有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將知識點和實際聯系起來,在實踐中完成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興趣,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在數學中的思維能力。
[1]周秀蘭.試論形象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4,(28).
[2]黃禮容.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未來英才,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