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娥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王灘鎮新海小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索
◆張月娥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王灘鎮新海小學)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依然存在低效、無效的問題,嚴重地阻礙了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整個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相關策略和方法探究。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1.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沒有層次性和循序漸進。教學實踐中隨意性發揮的機會多,而且教學空間不是開放式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應單單局限在課堂中,封閉式的教學模式,不但小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反而會降低學生的主動學習性。
2.教學方法單調,不靈活。通常的上課模式是課本、教案、黑板、粉筆,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死板,沒有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更沒有創新教學方法的意識,沒有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中,直接影響閱讀教學的效率。
3.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新課程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教師布置完任務后,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分組進行討論,但是卻沒有對應的指導和引領。有效的合作學習是需要教師的指導的,沒有教師指導的合作學習是無效的,很難真正讓學生發揮主動學習的興趣。
4.沒有重視提高朗讀教學的質量。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最不夠,通常是教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另外,學生的朗讀沒有得到具體指導,不知道什么樣的朗讀才是正確的朗讀,有時雖然有朗讀,但卻忽視了讀后評價,整體朗讀水平偏低。
5.沒有足夠的訓練。現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關注理解教學內容,體驗情感,但卻忽視了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事實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內容情感的體驗是分不開的,是相互促進的。課堂上品詞品句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也有助于深刻體會文字情感。
1.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教師要通過查閱與教材匹配的教學參考用書等資料,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然后再去研究每一篇課文,做到對課文有一定深入的感悟,并能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水平,逐漸引導學生進行深刻領悟課文;同時還要注意連貫課文的前后銜接。教師對教材內容也要進行認真篩選,進行語言訓練,不要低估學生在理解課文方面的認知能力,當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水平達到了目標后,要注意結合課文語言進行分析。
2.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應時刻保持積極的狀態,用語言去感染學生,并打動學生的內心。遇到優美的文章,教師要在引領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自己的感情,逐漸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給學生。同時,教師在講課時,要根據課文內容,利用教學工具,營造對應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學習《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同學集體討論一下自已如果有一天實現理想,達到了成功,會是怎么樣的高興場面,然后再給大家播放一段我國申奧成功,國人高興地表達“我們成功了”的歡呼場面,由此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
3.提倡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個性,豐富學生的人生體驗,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去發現問題,培養自己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有必要培養學生養成讀書寫筆記的習慣,多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尊重學生對同一課文的理解。
4.把握教學重點。教師很難在短短的一節課時間內向學生傳達面面俱到的內容,即使能夠做到,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把握每堂課的重點,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朗讀、思考、分析。比如,《筍芽兒》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在這篇課文中有很多能讓學生深刻體會美好生活的句子,如“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 !”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注意詞語的教學,“愛撫”“滋潤”“呼喚”等,同時也要注意向學生傳達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孩子們健康的心態。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培養學生的語感,也能讓學生了解我們漢語的美妙和神秘之處。但是當前的閱讀教學卻是存在很大問題的,這些問題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知道有問題卻不去解決。在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法上,每個學校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選擇最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1]顏冬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10).
[2]張義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之探討[J].才智,2014,(10).
[3]張宇.淺談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具體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