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飛
(河北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大相各莊小學)
加強小學音樂教學的策略
◆高 飛
(河北樂亭縣大相各莊鄉大相各莊小學)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小學音樂教學 策略 自信心 興趣
1.讓自信心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孕育。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雙方,雙方在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立起來各種各樣的關系,這種關系統稱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自信心不可缺少的條件。教師首先要解放思想,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變以往師道尊嚴的作風,放下權威的架子,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把學生作為主人翁來對待,使學生感受到課堂上沒有嘲笑,沒有羞辱、沒有指責、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寬松的心理氛圍中萌發自信心。
2.不打不及格分數。學習成績在學生的自我評價系統中占有中心地位,其自信往往與學校的評分直接相關,應幫助學生解決疑難之后再予評分。有的學生可能由于先天的原因,在音樂方面表現確實不怎么樣。有的記不住歌詞,一開口就忘詞;有的五音不全,一開口就走調;有的節奏感不好,唱歌時跟不上節拍……在學期檢測時不輕易對這些同學打不及格的分。可在檢測前,有針對性地把檢測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輔導,或一些相對簡單的內容作來檢測這些學生,以使能順利通過。
3.不單純以音樂能力的高低評價學生。分數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單純以考分評價學生會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觀念的形成起錯誤的導向作用。有的同學可能天賦高一些,他的音樂能力自然就高一些;有的同學天賦差一些,音樂能力也相對地低一些。對缺少音樂天賦的同學,筆者就用敢不敢唱,第二次是否比第一唱得好來評價他們。
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效果。
1.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2.引導學生做表演,增強學習興趣。表演與音樂是緊密聯系的,表演是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筆者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他們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記憶歌詞。
在啟發學生表演時,筆者是這樣做的:①啟發學生進行即興表演;②根據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③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優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學里常常會自發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臺下的“觀眾”紛紛舉手要求上臺表演,連平時最膽小的學生也躍躍欲試,臺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勁,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這樣一來,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應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自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薛琪.淺談音樂課的審美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1,(21).
[2]白亞軍.小學音樂游戲問題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