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鑫華
(吉林省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試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白鑫華
(吉林省公主嶺市實驗小學)
搜集處理信息,不僅是語文學習過程中常用到的一項基本技能,而且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語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教學中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 搜集處理信息 信息能力
在信息化的社會,信息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誰能把握信息,誰就能擁有成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世界各國都十分注重培養少年兒童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2001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其中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第十條總目標中也明確提出“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梢姡覈F階段的教育已經十分注重對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習的質量。小學語文新課標人教版的教科書中,很多課文的課前“預習”“閱讀提示”和課后“思考·練習”之中都提出了“查找資料”的要求。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目標要求。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是教師引領學生走大語文教育之路的需要。語文教學不要僅局限于現有的教材資源,應根據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多層次地展開社會實踐活動,走進圖書館,走進大自然,走進多媒體,搜集信息,把學生搜集的有價值的信息滲透在教材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搜集處理信息不僅是語文學習過程中常用到的一項基本技能,而且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為其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語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教學中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一)激發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尋求,探索某種事物的能力,有了興趣就有了欲望和進取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一般來說,多數兒童的學習興趣都是在學校和教師的教育下,受正確的學習動機支配而產生的。這說明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有很大的自發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興趣。
1.經常表揚,使孩子充滿自信?!叭巳硕枷矚g表揚”。美國前總統林肯曾這樣說:“人類本質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泵绹诓艑W家威廉·詹姆士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懇求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北頁P的力量對孩子具有神奇的激勵作用,哪怕是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話語,一個眼神都能給孩子們的精神以極大地激勵,喚起他們對生活的向往與期待。對于學生搜集的信息,教師可以經常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揚孩子們,增加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興趣。如你真厲害,能搜集到這么多有價值的信息。你知道這么多課外知識,大家都要向你學習……教師真誠的表揚,會讓孩子樂于向大家展示他搜集和處理的信息。
2.創設平臺,讓孩子大膽展示。教師在課堂上能讓孩子們展示搜集信息的面是不夠廣泛的,很多孩子根本沒有展示的機會。因此,除了在課堂上的40分鐘,教師還要努力創設平臺,為孩子提供展示機會。為了充分挖掘材料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一起商量材料處理的方法,并盡可能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展示。
(二)幫助學生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徑
1.查閱書籍、報刊。平時多閱讀古今中外的書籍,經常瀏覽報紙,看看雜志。關注感興趣的信息,隨時保存有價值的信息。這樣,不但能在有需要的時候快速搜集到有用的信息,而且能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當然工具書更能提供許多權威的知識。
2.上網搜索。上網搜索是當前人們搜集資料普遍采用的快捷方式。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學生能查到非常多的資料。
3.看電視、聽廣播。孩子可以多看一些新聞、科學、少兒綜藝等節目,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認真聽廣播也能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廣播電臺,校園的紅領巾廣播站都是信息的有效傳播點。
4.進行調查、訪問。有些信息是從書本和網絡上無法找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實踐,走出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到第一現場進行調查,了解實際情況。還要虛心地請教他人,訪問有關領域的專家或是其他了解情況的人員。這樣才能搜集到真實、有效的信息。
(三)指導學生學習搜集處理信息的方法
1.搜集處理信息是一種學習,是一種技能,必須講究方法,才能保證質量。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采用這些好方法。
(1)資料卡。主要是記錄原文的重要、精彩之處,要注明出處,包括書名或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時間等。也可以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用自己的話寫下來。還可以把自己讀書的感受以及讀書時的各種想法記錄下來。使用資料卡搜集資料,有易分類、易保存、易查找、易組合等優點。資料卡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到文化用品商店去購買。
(2)剪貼本。平時把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從報紙、刊物上剪下來,分門別類貼在筆記本上,不要貼得太滿,可以空出一些地方,寫上自己對剪貼內容的理解、評價和體會。
(3)網絡文件夾。有時為了節省,家有電腦的孩子也可以直接在網絡中查找到有價值的資料,直接保存在電腦上。
(4)日記法。許多學生自己觀察、調查、體驗到事物可讓學生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也可將自己搜集處理信息的感受記錄下來,這是學生自己的感受,是第一手、無可替代的信息資料。
2.處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對信息進行分類時要注意,每次分類要用同一個標準。例如,從信息來源來分,可以分為:網上資料、書本資料、觀察體驗資料;從表現形式上分,可以分為:文字資料、圖像資料、錄音資料。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篩選、整理,選出有價值的進行再次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在匯報時,用自己的話概述搜集的信息,并選擇適當的方式把成果展示出來,讓班上的同學一起分享你的勞動果實,實現資源共享。
(四)養成學生搜集信息的習慣
“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搜集信息”這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會是學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學生慢慢感受到它的魅力,感受到它帶給自己成功的喜悅時,孩子們就會主動地去捕捉搜集信息的契機,養成搜集信息的好習慣,從而提高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耐心、科學地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應有全程指導和互動的意識,要做到目標明確、方法得當、總結到位,并且注重與學生的時時互動,及時了解學生搜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
[2]教育部.總目標第十條·語文課程標準.
[3]教育部.階段目標·語文課程標準.
[4]姜平.指導學生搜集資料.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07.
[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劉經華.教師走向成功的22條“軍規”[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07):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