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明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中學)
新時期初中語文自主閱讀指導教學研究
◆王巧明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泉河頭鎮中學)
閱讀是學生接觸新事物和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對其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而初中是學生向著成熟發展的過渡期,因此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升初中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為其今后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初中語文 自主閱讀 教學研究
語文是一門文學類的學科,課堂上教師結合課本上的內容采用較為傳統的言語引導,不能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筆者依據自身教學經驗對初中語文課堂進行探究,撰寫本文詳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對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有所啟發。
興趣是初中生參與探究的主要動力,面對陌生的文章其缺乏閱讀的積極性,而教師以多樣化的方式引導其發現閱讀文章的樂趣,學生自身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會得到成倍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系統性的閱讀引導之前要引導學生發現文章趣味性的一面,進而為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初中語文課本中包含許多學生早已熟悉的文章,在這類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了解文章的內容及自己心中對于文章的理解進行大膽的解說,使得語文閱讀課堂在學生的言語中充滿探究的激情,為語文閱讀注入一定的活力。
其次,漢語作為我國人民的母語,其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特點尋找課本中與生活相關聯的文章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聯想生活中的場景,為其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得學生可以對文章閱讀產生更多的感悟。比如,在《背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站起來互相觀看對方的背影,鼓勵其說出自己觀看之后的感受。接著讓學生觀看教師的背影,讓他們說出自己觀看之后心中所想,把學生逐漸引入到感恩的思維當中。而后教師在對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進行詳細的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聯想父親的背影,激發學生對父親的熱愛之情,促使其對文章產生深層次的領悟。自主閱讀意在讓學生獨處的時候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文章的閱讀當中,而初中生思想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教師采用合適的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進行引導讓學生心中對文章產生全新的感受,有助于激發學生自身閱讀的熱情,從而為其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做出積極的鋪墊。
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古詩詞占有著一定的篇幅,這些在學生眼中生澀難懂的字句,成為困擾很多學生參與語文閱讀的阻礙。面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要創設多彩語文課堂,提升學生自身對于語文古詩詞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鋪平參與文章閱讀的道路。首先,教師可以采用與時代接軌的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多彩動態化的影像替代傳統黑白的文字,為學生帶來古詩詞閱讀的新鮮感,促使其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比如,在《歸園田居》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介紹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網絡中尋找與之相關的視頻和學生一起進行觀看,讓學生對作者本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接著教師在鼓勵學生自己對文章進行閱讀和解析,為其自身閱讀思維的完善帶來寬廣的空間。然后提問學生閱讀之后的感受,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其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為完善自己教學計劃做出鋪墊。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讓學生對參與古詩詞閱讀和學習帶來一定的推動,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取得更多的收獲。
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自己對于古詩詞閱讀理解的能力,通過課堂積極的引導完善其自身思維,從而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做出鋪墊。比如,在《望岳》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己對詩詞內容進行閱讀和解析,用微笑的表情和真誠的眼神鼓勵學生以輕松的狀態參與到探究當中。這首詩詞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膾炙人口的句子,學生在生活中可能聽到過這句詩詞的含義,無形中降低了其探究的難度,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探究詩詞的自信。而后教師提問學生“你們閱讀之后心中有什么感受?”“這首詩中的句子都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作者想要借用這首詩表達什么情感嗎?”從其自身情感到句子含義,再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內涵,逐漸提升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更好的了解和體會文章的內涵,在學生腦海中勾勒出系統性的詩詞閱讀和解析的方法,逐漸的培養其自身的能力,使得學生在今后閱讀過程中取得更加深刻的感悟。
初中生思維意識較為單純,在課堂上因自身的緊張情緒使得其不能良好的表達自己對于語文閱讀的觀點,對其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不利。因此教師要構建互動式的語文課堂,為加速學生自主閱讀的發展帶來廣闊的空間,讓其自身閱讀方面的發展更上一層樓。首先,教師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提問這種最為簡單的互動方式當中,根據文章類型的不同提出新奇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為其帶來更多閱讀的樂趣。描寫景物的文章鼓勵學生以生活中的景物為中心進行句式模仿、情景描寫類的文章鼓勵學生說出自己閱讀之后的感受、抒情類的文章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于作者所要表達情感的理解,以針對性的提問形式深入了解學生閱讀的有效性,通過引導幫助其更加直接的發現文章的內涵,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成長帶來更多的經驗。
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之間的互動創造機會,讓學生之間不僅是游戲的好友,還是語文閱讀探究的合作者,運用其深厚的友誼為互動基礎,加速學生自身閱讀方面的發展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閱讀基礎、思維模式及性格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使得分組更具科學性防止因學生之間關系不融洽而影響合作學習的效率。接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這一高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的利用,在提問的過程中加深問題的難度,迫使學生參與到小組探究當中,讓他們把小組合作探究養成一種習慣,使得學生可以在探究中實現全面的互幫互助,促使學生在小組中完善自身閱讀上存在的問題,提升小組凝聚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感受到更多合作探究的樂趣。并且為了更好的提升閱讀的能力,教師在學生回答的時候要認清的傾聽,給予其被關注的感覺滿足學生精神世界的需求,回答正確的時候給予積極的表揚,存在問題的時候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其更好的發現思維上存在的問題,讓他們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進。最為重要的問題是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足的小組探究空間,讓他們享受和同學一起進行思考的感覺,間接的加速學生自主閱讀方面的發展。厚積才能薄發在互動式閱讀引導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說出自身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探究,進而更好的解決問題讓學生對閱讀充滿更多的自信。除此之外,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把生活中遇到的好的文章帶入到課堂當中進行分享,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其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涌梢越档统踔猩谡n堂上的緊張感,使得其保持思維上的放松,這對于初中語文課堂及學生自身閱讀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閱讀是學生學習和了解生活的重要方式,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以多樣化的引導提升其自主閱讀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新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對其今后的成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1]張華.基于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的策略探究[J].語文天地,2015,(07).
[2]王孔新.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