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中學)
談初中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張 靜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二中學)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源泉和不竭動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然而,我國學生普遍存在創新思維不足的現象。因此,我國教育應將創新思維的培養作為主導,教師應以培養出有良好創新思維的學生為己任。創新思維在數學這門學科中的運用很多,數學教師更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 獨立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學生思維的內驅力,解決學生創新思維的動機問題。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征,加以適當引導,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1.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問題難易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因興趣而學習、而思維,并提出新的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
2.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游戲等等,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它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3.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興趣。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4.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結論的產生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可以如下進行:①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并通過對定義作用的揭示,為研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打下“伏筆”。②要求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利用學生已有的研究幾何圖形的經驗得到課題,把學法指導有機地貫穿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交流討論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命題,最后得出“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③在證明命題時,首先引導學生對四個命題的證明順序進行研究。盡管四個命題都可以運用定義去證明,但教材編排的證明順序仍然值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認識和體會生活中就近上車的道理。④在輔助線引入上應把精力放在輔助線的產生過程上,使學生不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為什么這樣添。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間的聯系和作用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消除學生在添輔助線問題上的心理壓力,使學生更有信心地學好幾何。⑤定理證明研究之后,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消化理解并整理學習過的知識和研究方法,使學生把新知識和方法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方法結構中去,接著進行應用研究、練習。最后,引導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和研究進行小結。盡管可能各人的收獲、體會不完全相同,但通過討論和交流,可以受到相互啟發。
以上可以看出,在設計上注重了結論的探求過程和方法的思考過程的研究,由于學生親自參加于知識的產生過程,由此對知識產生有一種親近感,由此而陶冶出來的基本態度和思維能力則可以長久地保持并對變化的情況有廣泛的適應性。
學生的創新意識常常體現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許很幼稚,有的也許太“出格”,但這些都是學生創新思維的萌芽的表現,必須加以珍惜。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放下架子,擺正位置,不要總認為:“只有我教你才會”。要相信學生智慧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敢于發表意見,有發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欲望。創新教育就是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和歡樂。在教學中,要設法為學生安排“創造”的機會,并使各類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總之,創新是素質教育的著眼點,教育需要創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每個教師都要認識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重要性,要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己任,努力創造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讓學生自主探究,做學習的主人,培養創新素質。
[1]李薈.初中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