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福
(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第二幼兒園)
如何指導家長有效地開展幼兒教育
◆劉香福
(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第二幼兒園)
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知識培訓;觀看周弘老師的家教光盤,加強家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利用農閑時節,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知識講座;幫助家長建立家庭區角活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請家長進課堂,參與教育實踐,直接學習新時期教育方法;指導家長樹立家庭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藝術。
家庭教育 幼兒教育 教育指導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呱呱落地之后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起著啟蒙和奠基作用。在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更加重視家庭教育,但不少家長由于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科學的家教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不少誤區。還有一些家長至今對家庭教育仍漠然視之,不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自己的一些失當行為,對孩子的健康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家長有效地實施家庭教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家長,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領略家教的科學方法,才能很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才能使家庭教育與社會需要相吻合。學習新知識,接受新觀念,做學習型家長,這是時代的需求,面對現狀,我們開展了家長學校,為家長正確、有效地實施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1.觀看周弘老師的家教光盤,加強家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
每個家庭都希望培養出一個思想品德優秀的后代。要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要是個思想品德優良的人,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無時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平等的親子關系,以及用賞識、發展的眼光對孩子進行教人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光盤中的周弘老師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優秀,他以幽默地語言講演了自己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以故事的形式給家長們講解了新時期民主型家庭關育的先進經驗。家長們聽后,被周老師的講座折服了,贊嘆不已,力爭努力向周老師學習,培養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
2.利用農閑時節,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知識講座
在新時期,每個人都應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才能適應社會,更何況肩負著教育下一代這一世間最艱巨的家長呢,就更需要學習,才能有資格對孩子進行教育了。為此,我們利用農閑時節,請家長們聽科學育兒知識講座。下課后,老師、家長進行家教討論,請家長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老師們一邊記錄好的家教經驗,一邊根據孩子的特點及表現給予家教支著,并記錄在案,以便日后觀察孩子發展變化情況。
另外,我們還利用《家教周報》《家長》《兒童大世界》等報刊,開辟“家教診所”“家園共育”等欄目,對家長宣傳科學育兒常識,更新其家教觀念,端正其育兒方法。
區角活動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游戲活動。活動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入自己喜歡的區角,無拘無束盡情游戲,模仿成人、同伴、教師之間交往,模仿身邊比較熟悉的事或生活活動。為了幫助家長讓孩子在興趣中完成其預定目標,我們深入千家萬戶幫助有條件的家長,根據孩子的特點,開展家庭區角活動。例如,上中班的運運,頑皮、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較難完成一件事情。面對其幼兒,家長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我們與其家長共同商討方案:根據孩子的興趣,在家庭中建立各興趣角,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比如,運運喜歡看動畫片。我們便在電視旁邊設計了一個“動畫天地”,讓孩子自行取放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但是進這個區域有要求:看完光盤后,所有物品要擺放整齊;看光盤時不準到處走動;看光盤不能超過三十分鐘。如果表現的好,將在本區紅花欄處貼一朵紅花,反之,則停止在本區活動一次。運運還喜歡看書,于是我們一起為他創設了有趣的圖書屋。選擇圖書時,我們指導家長購買一些畫面之間關聯比較明顯的,如《小兔乖乖》。升入大班后,再選擇一些培養識字興趣為主的圖書。購買時,讓孩子參與購買,以滿足他的興趣特點。只要孩子感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去看、去學。在指導孩子閱讀時,我們指導家長運用游戲手段,激發幼兒其閱讀興趣。如“書中找寶貝”“書上有寶貝”“到書上去找”等游戲活動。還可以安排一個全家共讀的時間,讓孩子模仿父母讀書。此外,我們還幫助其建立了操作區、娃娃家。每區有每區的游戲規則,并把孩子在家表現記錄家庭個人檔案,隨時與我們聯系,經過家園手拉手活動,運運進步了,能夠堅持集體教育活動了,但是仍然繼續努力。
家長參與教育實踐,是家長學習教育方法的便捷途徑。活動中,家長不僅學到了教育方法,還與老師成了真正的、平等的,親密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礎上,雙方在合作中育兒觀念逐漸靠攏,形成共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共育。這其中,沒有老師“居高臨下”的說教,沒有家長的無奈,有的只是相互之間的溝通、理解,家長、教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攜手并肩,共同成長,家長育兒的理念,方法向幼兒園靠攏,家長更關注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教育方法更科學、合理,更有利于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教師從家長身上感受到的不僅是寬容理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教師觀念的進一步轉化,教師的危機感、緊迫感更強了。這是從“伙伴”的行動中“悟”出來的,不是管理者說教的結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里的事情能讓孩子做的,盡可能地讓孩子去做。實在不能做的,家長要盡可能地指導孩子去完成。對孩子確實不能完成的事情,可以先培養興趣,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培養獨立完成的能力,因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例如,在蒸饅頭的過程中,孩子對面團產生了興趣,就隨手給女兒個面團,讓孩子專心地玩面。孩子把面拽出兩個長條當作“兔子”耳朵,家長隨即表揚,激發了孩子的欲望。一會兒功夫,孩子做了一窩大大小小的“兔子”,接著跑過來還跟我要面團。我靈機一動,隨口說:“寶寶的小兔子會變魔術,看它變成什么啦?”我順勢拿了一只“小兔子”三下五除二就變成了一只“小豬”,女兒見了,也學著我的樣子把一只只小兔子變成“小豬”。我不斷提示“小兔”還能變成什么呢?哦,興趣盎然的女兒把“小兔”一家變成動物園:小刺猬、小老鼠、小貓、小狗、長頸鹿……直到我裝鍋時,女兒還不肯罷休。“小動物們累了,想和饅頭睡覺去,睡醒了再和寶寶玩好嗎?”我一邊哄她一邊裝鍋。女兒欣然答應了,寸步不離的守著我燒火,邊燒火邊數著她一共做了幾只小動物,分給媽媽一只,還剩幾只?分給爸爸一只還剩幾只?分給奶奶一只自己還剩幾只……不一會功夫,饅頭熟了。女兒興高采烈地分給爺爺、奶奶等家人,一家人幸福而快樂。
在這件事情中,當大人滿足孩子要求的同時,媽媽先是采用欣賞的教育方式激起孩子制作的興趣,訓練了孩子小手肌肉群的發展,動作協調能力;然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極強的特點,對孩子進行啟發教育,啟示孩子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在濃厚的興趣中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力;然后不失時機的對孩子進行了數數和運算的訓練:同時也對孩子進行了與他人分享,心中有他人,尊重長輩的良好品德教育。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有待我們共同深入地研究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