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榮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湯家河鎮湯家河中心小學)
談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
◆段麗榮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湯家河鎮湯家河中心小學)
小學音樂教學是對學生音樂入門的引導,是培養學生藝術素質的最初平臺。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該不斷地發現音樂教學中的問題,積極尋求新的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而努力。
小學音樂 高效課堂 構建
毋庸諱言,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比如,我在上《雪絨花》時,學生一開始聽到這首歌很慢,都顯得沒精打采。但是當多媒體展示《音樂之聲》的片段時,一下就提高了他們的興趣,我接著又用英語給學生范唱,學生一聽歌曲中有他們熟悉的英語單詞,都顯得很感興趣。第二遍,我范唱時大多數學生就可以跟著模唱了。在表演這一環節,學生更是爭先恐后,將本節課推向了高潮。實踐證明,上課伊始的組織教學非常重要,師生相互問候既是情感的交流,同時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雖然不是教學的中心環節,但卻是引出新作品的橋梁,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科學誘導,積極啟發學生主動學習新課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一首優秀的樂曲往往飽含著豐富的情感,簡單地聆聽也許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深意,加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時刻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應當抓住這一機會,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情感道德教育,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聆聽和演唱,更能使學生明白樂曲的創作環境和創作背景,對歌曲的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從中感受到音樂的情感魅力。
示例:小學音樂課本中有許多主旨是熱愛祖國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十送紅軍》等,這些歌曲的演唱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簡單,但是他們對于歌曲的歷史背景卻不甚了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放映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一些那個時代的電影和歌曲,或為學生講述一些愛國的真人真事,從而使學生在被故事內容吸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愛國情結,這不僅是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對學生各方面知識的一種綜合拓展,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對音樂語言處于感知的初級階段,對較為抽象的音樂表現形式難以理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利用多媒體營造與教學內容相融、相近或一致的情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大量的圖片、掛圖以及密密麻麻的板書,既繁瑣雜亂又浪費時間,而且給學生以孤立、缺乏聯系的印象,而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這些弊端,并且節省板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內能輕松學到更多知識。
3.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多媒體構建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調動,并作用于學習過程。在智能化信息刺激下,課堂有了全新的感覺,多媒體按人腦對信息的處理程序,由點及面地把信息串聯起來,突出重點,分析難點,為學生的思維搭設了階梯,為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突破。
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首先,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觀察熒屏自主深入課堂學習。其次,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分段賞析,走進音樂,引領學生合作探究。通過分段聆聽、對作品進行細致欣賞分析;通過聆聽體驗,根據情緒、音樂要素等的變化判斷曲式結構、作品表現內容等;通過聆聽、視唱、模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記憶作品的典型節奏和主題音樂。要求學生在欣賞音樂后談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
音樂課的拓展內容,必須而且應該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相聯系,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拓展后最終還要回到音樂中。最后教師有效組織課堂,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結合表演創作、旋律創作,節奏創作,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
當前的音樂教學有時候比較盲目,教師單方面地認為要培養學生敢說敢唱的能力就要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展露歌喉,但是有些學生性格較內向,如果硬性地要求學生演唱,可能會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甚至是厭惡心理,從心理上排斥音樂課。所以,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臺是至關重要的一點,教師不能利用自己身份的特權來要求學生做什么,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自由展示的機會。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長期的努力、探索與實踐。創設一個能讓學生學得“多、快、好、深”的課堂,是我們音樂教師長遠的追求!
[1]何俊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之我見[J].黑龍江教育, 2005,(Z1).
[2]王紫.小學音樂與歡樂的交織——構建小學音樂快樂課堂之我見[J].小學生,2016,(04).
[3]俞虹.淺談如何有效學習小學音樂這一學科[J].學周刊,2016同,(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