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正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
提高職業學校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案
◆郭 正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
目前,在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中,存在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的問題,有一部分因素是由于課堂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為了改變現狀,這就需要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即提升專業水平,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中職學校 課堂教學效率 方案
在職業學校的課堂上不難發現學生趴在課桌上睡覺的,玩手機的,看課外書刊的……通過調查分析,我們可清楚地印證傳統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事實存在。原因分析如下:
一方面,中職學校生源素質差,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慣養成不好,這是不能回避的客觀事實。但是,如果我們以此為由,聽之任之地讓此種現象發展下去,勢必違背學校教育的根本職責。另一方面,教師的觀念落后,教法陳舊,“填鴨式”教學仍然占據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這不僅影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導致厭學情緒加重,甚至引發學生的流失現象,增加職業教育的辦學難度。某種程度上講,中職學校的教師如果沒有教學上的“獨到之處”,而要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引人入勝地讓學生學好、學會,進而把他們培養成“人格健全、素質優良、特長鮮明、技藝精湛”的合格建設者,恐怕只是一句漂亮的口號而已。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研究、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現實迫使我們需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構建生動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讓中職學校的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成為我們追尋的目標。因此,最關鍵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校教育呈現了新的生機。通過對中職課堂“教”與“學”雙邊活動設計,在“設計、組織、展現、評價”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全新探討,來真正解決長期困擾的中職課堂的質效問題。力求探索和總結職業教育“開心、動態、合作”的全新課堂模式,以提升課堂質效,全面發展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課堂教學的變革,引導和推動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
在以往的專業課堂中,教師在一節課的絕大部分的時間里往往都是在自編自演,學生成了聽者。一節課下來,學生聽得枯燥乏味,大部分學生不知所云,課堂學習效果很差。而老師們則埋怨學生像木頭,調動不起來,孺子不可教,真是賣力不討好。因此,探索以下幾點:
1.快樂的“教”
教師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2.快樂地“學”
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那么就需要從解決“學”的問題方面入手。從根本上分析,原因還是在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對頭。因為不會學,所以學不會,因為學不好,所以才厭學。所以,從“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入手找突破。因此,我們要把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交還給學生,自己則要努力變成一個手段高明的導演,去設計一個貼切生活、趣味盎然、富有挑戰性的課堂,讓學生自始自終都處于一種“能看到樹上的蘋果,伸手夠不著,要踮起腳尖跳一跳才能摘得著”的教學環境中。當學生接近一個目標時,教師又設定了另一個更高的新目標,讓整個數學課堂處以一種思維的摩擦與碰撞中。通過老師的精心設計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就會萌發創新意識,而在創新過程中產生的無窮無盡的興趣,又再次促進創新。
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創造一個特定的能使學生產生共鳴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創造學生樂學、好學的學習氛圍,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科學的教學方法,但科學的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成不變,常常用一種教學方法,也會失去它的魅力而變的單調乏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直觀的事物演示,圖片及視頻來誘發學生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游戲、競賽等多種形式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但無論選取什么形式的教學方法,都不能背離讓學生樂學、好學這一原則。因此,靈活多樣、充滿情趣的教學方法,是打造教學細節、升華教學效果的重要一步,也是留給學生最寶貴、最永久的財富和記憶。
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檢驗,做出的成績希望得到肯定。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應該呈現多元化的局面,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表現,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學生,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1]夏寂蘭,王吉林.CBE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初步實驗[J].世界職業技術教育,2000,(02).
[2]黃可孝.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石偉平.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