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茹
(焦作衛生醫藥學校)
中職學校美容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探討
◆郝 茹
(焦作衛生醫藥學校)
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職業教育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結合河南省焦作衛生醫藥學校美容專業的實際情況,就中職教育如何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改革和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
中職 工學結合 培養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國家所倡導的推進和發展職業教育的一種主要模式。筆者以河南省焦作衛生醫藥學校創立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性學校為契機,在中職學校美容專業的教學及人才培養過程中,結合學校、專業和學生的特點,以校企合作為主線,以工學結合為主要模式,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中職學校美容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學校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建立學校與企業雙元驅動共同育人的機制,將課堂中以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系統學習與企業真實工作情景下以實踐為主的技能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互補充,滿足學校、企業和人才三方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實現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
1.優勢互補,形成密切合作的發展聯盟。我校美容專業創辦較早,在省內有一定的聲譽,加之美容行業普遍面臨人才缺乏的窘境,因此,前來聯系合作事宜的美容機構絡繹不絕。經過資質審核、現場調研、多方走訪等形式,最終與美麗田園、思妍麗等知名美容機構確立了合作關系,形成了由周邊輻射全國的校企合作網絡,為開展不同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共建共榮,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我校專門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長、美容教研室主任、美容專業骨干教師、合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以及業務骨干組成的美容專業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近期校企合作的工作進展、效果、存在問題及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的通力合作,使得學校和企業密切了聯系,加深了了解,化解了矛盾,排除了障礙,切實有力地促進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和推進。
3.強強聯手,打造“雙師型”專兼職教學團隊。職業學校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必須要打造一支技能突出、素質過硬、既懂技術又能授課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校企合作恰好能夠為雙師型團隊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機遇和保障。
我校美容專業在開展校企合作以來,采取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模式,每個學期都派專業教師到美容企業進行工教結合鍛煉,學習行業的最新技術和理念,努力打造具有高級技師技能的專業教師隊伍。
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是關乎中職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首要問題。工學結合模式的主要任務,是以校企合作為主線,確立基于工學結合模式下的人才培養目標、調整課程體系、優化評價模式,整體設計和優化學生學習、實踐、評價和就業的各個環節,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
1.開展行業調研,確定培養目標。我校美容專業開展校企合作以來,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廈門、鄭州等地的80余家美容機構開展行業調研,發放調查問卷百余份,掌握了大量寶貴的一手資料,撰寫了上萬字的調研報告,并專門召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專題會議,研討調研結果,校企雙方共同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和研討,明確專業對應的崗位和崗位群,認真細致地開展對基本崗位能力,崗位核心能力、典型工作過程等具體內容的分析,為課程體系改革和專業發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2.調整課程體系,對接工作崗位。我校美容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社會需求的變化及學校定位,在課程設置上以職業和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以能力教育為基礎,突出“五個結合”的基本理念,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訓練與比賽相結合,學習與見習相結合,實習與就業相結合,全方位地培養專業崗位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分為人文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三個模塊,并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不同內容,以提高技能,培養和挖掘學生的興趣及特長,為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競爭力。
3.推行雙證書制度,實現崗證融通。為了使學生的知識能力與企業崗位職業能力對接,必須將“雙證書”制度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我校申請建立了職業資格鑒定站,將美容專業相關的資格考試與教學計劃接軌,根據崗位需求、學生的認知狀況與未來專業發展的趨勢,將專業資格考試納入日常教學中,分別在第1、2、3學期安排了美容師資格考試、化妝師資格考試和保健按摩資格考試,使學生在實習之前就能夠順利地拿到至少兩種專業資格證書,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及就業做好了鋪墊。
4.優化實踐教學,打造雙重身份。為實現工學結合,我們探索出了“內外聯動,三段遞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課內和課外聯動,校內和校外聯動,實行一年級到校外實訓基地開展頂崗實訓,二年級到美容企業進行生產性實踐,三年級到美容企業開展頂崗見習。通過三段遞進的實踐訓練,學生們掌握了行業前沿的技能,順利地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5.改革評價方法,構架雙向考核機制。我校美容專業工學結合評價模式改革體現為“三個結合”,即“平時與期末結合”,平時成績占50%,期中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30%;“理論與實踐結合”,即理實一體化課程的考試均由理論和技能兩項成績構成;“比賽與考核相結合”,我們對每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設計了不同的比賽,要求學生都要參加訓練和比賽,最后將比賽成績計入總成績。通過評價模式改革,摒棄了過去一考定乾坤的弊病。
[1]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教職成[2006]4號)[Z].
[2]鄧澤民.現代四大職教模式[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3]杜學森.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運作方式[J].教育與職業,2007,(11).
本文為河南省衛生廳立項課題:中等職業學校美容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01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