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小俊
(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開放大學教學模式研究
苑小俊
(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其核心就是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促進產業(yè)的更新發(fā)展。這給開放大學構建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大數(shù)據(jù); 開放大學; 模式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隨著大數(shù)據(jù)廣泛應用所帶來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tǒng)“電大”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要求,探索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緊迫。
廣播電視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力量,已經有3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傳統(tǒng)廣播電視大學由于具有地域開放性的特點,其教學模式一般為“自學+面授輔導+組合特征的視聽教學”,經歷了錄音、錄像、電視等視聽媒體時代。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但對學生的理解、信息反饋、情感、心理變化等方面的狀況幾乎無能為力。也就是說,這種“單向”傳導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012年掛牌成立的國家開放大學,“以課程為元素建設共享學習資源”是其主要特點。可見,與此密切相關聯(lián)的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需要做相應的跟進和改革。
2.1“理—實一體化互動”教學模式
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手段實施個性化的“溫馨教學”成為了可能。它以較大的靈活性通過顯示器等輸出設備呈現(xiàn)各種信息,又通過鍵盤等輸入設備接受各種信息。對輸入信息進行判斷,進而完成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信息的處理。教與學雙向信息的傳遞,鞏固了“人機互動”的交互性原則。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成為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根本要求。
“開放教育”的受眾主要是在職不同學歷的各類人員,其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在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諸領域,會更多地把過去注重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發(fā)展方面。因此,構建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必須遵循開放教育辦學特點、數(shù)字媒體遠程教學規(guī)律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建構“理—實一體化互動”教學模式。開放大學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要實現(xiàn)這個教育目標,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借助 “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采取“理—實一體化互動”教學模式,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在“教”與“學”真正的互動中實施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的交流、互動,實現(xiàn)“全覆蓋”、“無障礙”。建構開放式教學新模式,是脫胎換骨的教學革命。
大數(shù)據(jù)時代,人們通過對海量數(shù)據(jù)的挖掘和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獲得非傳統(tǒng)結構和意義的數(shù)據(jù),進而指導具體的實踐。對開放大學而言,就是要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綜合信息,跟蹤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材、教學進度、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讓教育 “人性化”成為可能。這樣,就能比任何時候都更易接近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學生”。
2.2靈活多樣的教學平臺
教學平臺是指為開展教學和實踐所使用的一系列軟件和硬件設施的統(tǒng)稱。它還包括開展教學實踐的場所、載體(網絡、電視等),以及教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設立的課程、教材資源、教學設備等。
數(shù)字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教學平臺出現(xiàn)了顛覆性的革命,多媒體電腦、投影機、電視機、功放音箱、話筒、實物展示臺、多媒體講臺、電子白板、精品課程錄播系統(tǒng)等教學設備器材構成了新的教學平臺。這種教學平臺的誕生,由注重傳統(tǒng)模式的“教”,逐步發(fā)展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進而滿足學生對教學的多樣需求,滿足社會對人才質量的新要求。
2.2.1慕課
“慕課”(MOOC)是一種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它通過對學習管理系統(tǒng)、資源發(fā)布以及“學習管理系統(tǒng)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的綜合,構成了新的課程開發(fā)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一門“慕課”課程可以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學生;學生不分國籍、地區(qū),只要有興趣的均可以參與,只需要一個郵箱就可以注冊學習;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在網上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
“慕課”的這些基本特征,對于滿足和解決開放大學受眾面廣、學員多、層次多樣以及學習時間各異等問題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2.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將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這種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更專注于項目的學習,共同探究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學習更加主動、靈活。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學生可以通過聽播客、看視頻講座、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討論、查閱資料等手段課后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將引發(fā)課程模式、教師角色、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變革。
依托“大數(shù)據(jù)”平臺,借助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等手段,采用開放的辦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和“自由”,是高等教育邁向大眾化的成功實踐。
[1]卜彩麗,馬穎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等院校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軟件導刊, 2013(07).
[2]張和平,張博.MOOCs教學模式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編輯文新梅)
“Open University” Teaching Mode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UAN Xiaojun
(Zhangjiak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In 2015, the prime minister Li Keqiang made in his government work report “ ‘Internet + ’ action plan ”, of which core is to promote the update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by using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the mobile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 etc..It has brought a rar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to finish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big data; open university; mode
2016-04-07
本課題為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開放大學”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編號:YB201512)最終成果,主持人:苑小俊。
苑小俊(1968—),女。河北保定市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G434
B
1672-0601(2016)07-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