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貴忠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二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郭貴忠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二小學)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類經濟的競爭,社會形勢的發展更需要新型的人才,過去那種高分低能的學生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數學是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理論,而又返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活動。因此,數學知識認知和教學都應該源于實踐生活,走進社會生活中,更好地使學生深刻理解與應用。
小學數學 實踐能力 興趣
素質教育的飛速發展,使學生的能力培養得到了保證。社會形勢的發展也需要新型的人才,過去那種高分低能的學生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數學是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理論,而又返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活動。因此,我們的數學知識認知和教學都應該源于實踐生活,走進社會生活中,更好地使學生深刻理解與應用。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激發人們的興趣,這樣他們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投入到這件事情之中。作為數學教學它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個過程。教師要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努力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營造一種有利學生發展學習的一種教學情境,將那些抽象、隱晦的知識轉化為形象而生動具體的知識,要千方百計地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的創新勇氣,讓學生感到其樂無窮。讓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教師要用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表現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恐懼感,讓學生走進一種興奮而快樂的狀態中學習。為此,教師要從生活現實中去尋找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讓孩子們在比較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樂趣,形成一種激發學習的興趣情境。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來擴展和拓寬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發現那些可以想象的東西,使他們進入大膽地想象之中,他們就會深感興趣地進入學習狀態中。比如,我在執教“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的內容時候,就是結合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一些學號,運用游戲教學,使那些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賦予了興趣的內核,他們以飽滿的游戲樂趣學習中很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為了使孩子們能夠感到樂趣,我就把那些就知識進行附加一些新的內容。比如,通過讓孩子們以比較熟悉的削鉛筆而成的圓錐體,通過當場實踐過程,使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了圓錐體和圓柱體有著密切的關系,并在頭腦中原有表象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表象。這樣,學生就從舊知識中意外發現了新知識,從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屬于理論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而這樣的理論是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的獲得往往都是由于人們的發現而成功。因為在發現的過程,所獲得的理論是最深刻的,也是比較充分體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性,在發現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動手,學生會動腦,也會思考,極大地促進了孩子們的能力發展。因此,作為教師是非常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通過動手可以讓他們去創新,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教師要給孩子們提高能動的思維材料,多安置一些需要動的內容,讓孩子們根據教師所安排的知識和技能,去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與認知,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比如,我在執教“圓錐體積”一課時,在預習中讓學生準備學具,在課堂教學前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就營造了一個人人動手的教學情境,激發了他們的參與教學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親自動手來驗證自己的學具,最終使他們和老師一道探究出了圓錐體積等于三分之一與其等底等高圓柱體體積這一正確結論。通過學生的動手,極大地推動他們的動口、動腦,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學生能否學會數學,就是要看學生能否把自己所要認知的東西拿到生活實踐中加以應用,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實踐,讓他們懂得實踐生活中處處體現著這些知識的存在,他們也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這些知識了。比如,在執教“角的度量”一課以后,學生就能夠把量角器去量角和畫角了,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當他們要畫出75°角的時候,孩子們基本上都是用量角器畫出來。當我問道:“不用量角器,你們能畫出這個角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了愉快的實踐操作中。很快,學生就發現了畫法:用三角板上的45°的角和30°的角拼起來畫就得到75°的角。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培養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總之,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實踐學習的問題,要時刻將那些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等活動,自己去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之成為學習的發現者和探索者。同時,又要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