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莉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
◆宋曉莉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課內知識的外向擴展。既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用以鞏固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一種手段。如何在學生作業設計上落實新課標精神,結合教學實際談幾點感受。
小學語文 新課標 作業設計
作業是鞏固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適當布置一些課外活動作業是必要的。然而,班級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自主完成作業,完全是在老師的監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強為之,對他們而言,作業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負累。因此,教師要重新全面認識作業的意義,尊重學生的個性,在作業的布置上既要關注后進生和中等生,又要關注優秀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更重要的是能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到生活處處皆語文。
針對語文作業種類繁多的問題,我首先作出歸類分析,按他的功能劃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橫格3項作業合成一項,這三項作業基本上都是字詞句的認知訓練,就都集中在大橫格上,字詞每個兩遍,要求背誦課文抄一遍,很多人問:那么少的量,學生能記住嗎?其實,學生能記住與否,跟他寫多少遍的關系不大,有的同學記憶力好,或記憶的方法好,或許在上課時就記住了,再抄5遍10遍只會增長厭煩心理。記得我小時候,老師讓把字詞寫10遍,我們就學會了投機取巧的辦法,手握3、4根筆,握成一豎行,一次就相當于寫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樣的。而到了考試的時候還得再記,真是重復浪費資源了。與其逼迫學生學會投機取巧,還不如“化敵為友”,少留些作業呢。至于學生能否掌握,我還有對策,我與學生立下條約:當天學完的字詞或課文必須當天掌握,第二天早自習考,全會的可以免去這些作業,個別錯的,可單改錯字即可,“全軍覆沒”的,則甘愿按原來的量完成作業。如此堅持幾天,大家都看到會的同學享受的優待及帶來的種種好處,便都自覺學習生字詞了。如此,學生可減輕一半的作業量,基礎知識也掌握了,老師也省下許多判作業的時間。
語文作業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學反饋的主要渠道。要使作業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作業設計就不能只定位在“鞏固”和“強化技能”上,還要在“活”上做文章。如古詩或者是日積月累都是要求學生背誦及默寫會的內容,在此,作業布置上要求讓學生“寫會”,可以是寫一遍也可以是寫很多遍,但前提是必須寫會。這樣的作業在學生的心理也是沒有時間的。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默寫會。我們來想想要默寫就必須背誦,學生即把古詩及日積月累背誦了,又默寫會了,還顯得作業量不多。還可以分類別布置作業,較好的學生還可以讓家長幫忙聽寫。對于較差的學生只要把今天的作業認真的完成就行。這樣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思想負擔的情況下愿意完成作業,并且完成的質量要好。
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差異,給學生留足空間、讓學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業。這個在高年級的實踐已證明完全是可行的,學生自己布置作業感受到了老師的信任,獲得了自我成就感。如學習了《口語交際,我是“小小推銷員》后,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口語交際的要求,向家長或者同學介紹自己的產品,或者把自己喜歡的產品寫成文字性的文章念給老師或者同學聽,或選擇角色演一演,或加入適當的想象,改編成故事說一說。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要用到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育資源,如每天目睹身邊發生的小事,都可以作為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渠道。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學習的觸角應該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開放性作業就是要求學生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使作業和生活接軌。讓學生通過課外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知識,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以提高。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后,可以將學生分組。數據搜集組:搜集地球的有關數據,充實課文有關內容,能使讀者更具體地了解地球的有關數據知識。生態環保組:調查自己生活周邊環境的保護情況,提出生態保護建議等。資源探測組:查找有關資料,了解地球資源開發情況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宇宙探秘組:查找有關地球周邊星球的情況,解決課題為什么提出“只有一個地球”等問題。佳句點評組:感悟課文內容,點評文中句子,理解重點句子的作用,領悟課文重在依據事實表達的特點。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在各小組運作的基礎上舉辦展示活動。學生收集到許多有關地球、其他星球以及環保等問題資料,有文字、有圖片,并且數據全面,材料翔實,觀點新穎,構思奇特,語言精彩。課堂上出現許多非預期性問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整個活動中有聽有說,思維活躍,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面,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總之,作業的布置和設計安排,既要根據學生學習內容,分清主次,循序漸進,又要避免多而繁雜,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發展;既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措施,還要創設一定的靈活性,發展學生個性。通過優秀的語文作業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想學、愛學和樂學。只要我們清醒地認識家庭作業的功能,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加強作業的綜合性,讓作業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我相信語文家庭作業一定會成為助推孩子健康成長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