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旭
(吉林省公主嶺市八屋鎮中心小學校)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趙光旭
(吉林省公主嶺市八屋鎮中心小學校)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如果你要問小學生最怕的是什么?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回答是寫作文。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如何成為老大難的,這與作文寫作教學長期以來的不系統有直接關系。作文教學可以說是“三無產品”:即沒有作文教學的理論體系、沒有作文教學的課程體系、也沒有作文教學的成熟的實踐探索。教師的作文教學并沒有走進作文教學的本質,其實不只小學生怕寫作文,所有階段的學生都怕寫文章。經常是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下筆,放下筆口若懸河,提起筆又無話可寫。為此,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做了探討。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寫作興趣
大多時候,一提起寫作文,同學們不是缺少詞匯就是不知道要寫什么、從何寫起。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看到有同學在作文課上想了很長時間也不知從何處下筆,問問原因,學生會不約而同地回答:沒有想起來寫什么。即使寫自己非常熟悉的身邊人,有的同學也不知怎么寫。如何改變現狀,值得深思。
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想有好的作品,那就要細心觀察生活,不能是麻木的,沒有感覺的。”舞蹈作品是這樣的,作文也應是這樣。文章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要想寫好作文,都要注意觀察和感受生活,古往今來,凡是寫文章有所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視這一點,古人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行萬里路”就是指要從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的意義可以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因為小學生寫作文,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描寫景物,都是在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都需要現實的生活情景、生活細節,而這些生活情景和生活細節不能憑空捏造出來,只能通過多方面觀察和感受生活才能獲得,即使是合理想象的部分,也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在此體現的。當教師設定一個主題,而學生對此主題缺乏一定了解,缺乏素材時,教師可嘗試尋找周邊范圍內一些具備相關主題元素的場所或部門,帶領學生去參觀訪問。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針對某個場所的作文像公園、游樂園等,有些學生雖然曾經去過,但印象不深,導致無從下筆。在寫作文之前,可以要求由家長或老師帶學生專程去一次特定公園,對公園一些重點景物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可適當做一些記錄。之后組織學生針對自己觀察到的景物進行集中整理,分離出具有一定價值的寫作素材,再鼓勵學生對這些素材進行有機整合,促其系統化、條理化,一篇作文的框架就形成了。
興趣是作文教學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比較復雜的腦力活動,如果小學生寫作的愿望不強烈,那么作文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個體,他的活動受興趣受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
1.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
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助于提高寫作熱情。可以在班級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作文;讓同學自己上臺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
2.積極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
班級中有同學在作文刊物上發表了自己的作文,這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肯定,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當學生拿著刊登著自己作文的書的時候。大力表揚了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同學:你們也能一定行!這不僅調動了發表優秀作文小作者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其他同學的寫作積極性。
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經常讓學生觀察身邊事物,注意詞語的積累多練筆。把一段話寫連貫完整。注意句子的順序。在一段話中合理安排句子的先后順序,不能顛三倒四。一段話中,層與層之間,一部分內容與另一部分內容之間,要用恰當的詞語把它們連接起來。寫作文之前怎樣練好作文基本功呢?已經有很多成型的經驗為我們所熟知了,即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
1.多觀察。要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對身邊發生的事物不能是麻木的、沒有感覺的。要站在當事者的角度思考,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樂。魯迅曾說:“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要看到一點就寫。”對于周圍的人物、動物、植物、事件等都要留心觀察。
2.多讀書。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背誦一些好文章經久不忘,也可以學到一些寫作文的方法。除了閱讀文學書以外,還要適當閱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書,以增加知識廣度,擴大視野。讀書,還要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應該努力做到讀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收獲。
3.多練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養成寫觀察日記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習慣的養成有助于抓住事物要點,這樣日積月累,想法就多了起來,語言就會豐滿熟能生巧。
4.多思考。讀文章要思考,寫作文也要多思考。有許多學生現在的狀況是拿起筆就寫,結果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就是寫了幾句就寫不下去了。好像“擠牙膏”一樣,想一句寫一句,東拉西扯地拼湊,這樣的文章怎能寫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寫深刻,多聯想才能把文章寫生動。
5.多修改。修改是寫作的重要一環。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很有道理。一篇文章,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要怎么改,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地把已經寫出來的文章從立意、選材、篇章結構、語言文字特點、標點符號等多方面進行增減刪改,使文章更趨于完美、更周密、更準確。
[1]趙東陽.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體現創造性[J].讀與寫,2009,(01).
[2]包娟.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滲透[J].小學作文,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