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婧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二中學)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畢 婧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二中學)
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音效視頻等特點,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地廣泛采用。就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言簡意賅的論述。
多媒體技術 音樂課堂 教學設計
隨著各中小學校多媒體教學條件的不斷完善,隨著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設備的逐漸接受和熟練操作,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愈發突出。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音效視頻等特點,因此對音樂教學有著非同一般的助力,它既能調動學生學習音樂樂理知識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欣賞到音樂的曼妙。筆者試就化多媒體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首先,教師對班級里的多媒體設備的性能狀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多媒體教學通常要用到電腦、投影、白板和實物展臺。因此,上課前班級的電腦和外設設備要連接調試好,相應軟件安裝到位。
其次,要詳細了解上課班級的學生狀況,對每個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才能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數。音樂課堂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喜歡欣賞音樂,但對音準、節拍、發聲、樂理等多方面知識的學習卻有抵觸和厭煩,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對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音樂知識的技術更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有效地組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他們的特長。
再次,教師要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通過媒體、網絡收集音樂教學資料,建立自己的資源庫以便隨時查閱使用。
在音樂教學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確定這節課適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由此針對音樂教學內容的特點準備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要始終圍繞著“媒體資源能為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提供什么幫助”來進行,音樂課的課件制作和資源利用以怎樣使教學重難點更好解決、更易理解進行整合。所有的這一切,都要在教學設計中得到體現和明確。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這節課在本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明確這節課在哪些方面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樂理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怎樣設計教學環節才能調動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在選用教學資源時應從優教、促學兩方面出發,提高使用資源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高亢的西北腔”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西北民歌的風格特點、了解“信天游”等民歌體裁、學習民歌的唱法,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學生們喜歡的、熟知的,從金光大道走出的草根歌手阿寶和王二妮的音樂專題,學生們邊聽邊唱、邊看邊學,課堂氣氛歡快愉悅,大大促進了學生們對“高亢的西北腔”的認知和學習。
1.創設情境,提高記憶效果。心理學認為,視聽并用是人類各種器官配合思維吸收知識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多采用多媒體教學,以便增強記憶效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運用白板和PowerPoint課件圖片和視頻播放展示事例資料,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情景設置以能扣人心弦、貫穿整節課的知識教學的需要為目標。
2.教學重點、難點講解。白板和PowerPoint課件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也能很好的整合文字、聲音、動畫等教學資源,使教學過程更直觀、形象。如在學習陜北民歌《黃河船夫曲》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先將歌詞展現給學生,要求學生大聲朗誦,細細咀嚼,體會歌詞的質樸平時、立意高遠。然后,播放由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演唱的《黃河船夫曲》,并配有船夫在黃河上劃船的視頻,能夠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一般,真切感受歌曲的氣勢磅礴、蕩氣回腸,感知旋律、音色、節奏等的美妙。最后,播放龔琳娜、賀國豐獨自演唱的《黃河船夫曲》,讓學生說出兩人的演唱風格有何不同。
在多媒體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合理設計音樂課堂教學環節,多運用媒體資源,會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感知,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多媒體教學能夠整合多種資源,更易調動師生的交互活動,有利于音樂教學活動的展開,拓寬教學空間,大大增強課堂的音樂氛圍和張力,從而使音樂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們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