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彥清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十中學)
探討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于彥清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十中學)
初中歷史是學生整個初中學習中的重要學科,初中歷史教學不但能讓學生正確認識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內涵。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直是初中歷史教師關注的話題。通過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狀況,探討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
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吸取歷史教訓的重要途徑。但是,歷史這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熱情還有提升的空間。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氣氛形象化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初中歷史的魅力,達到培養學生涵養、傳承歷史文化的教學目的。
1.外部因素歪曲歷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與互聯網掛鉤,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普及,加上媒體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電影、電視劇在學生中極受歡迎,雖然學生通過以上幾點拓展了了解我國歷史的途徑,但也使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不夠全面、完善。通常為了增加收視率,某些影視劇中所涉歷史知識會加以改動,學生在看過該影視劇后,難以全面認識影視劇中涉及的歷史,學生在長期的影視劇歷史渲染下,會造成其對歷史真正意義及內涵不了解、不明白、不理解的現象,因此學生會缺乏對歷史學習的專業學術態度。
2.學生學習歷史多靠記,不重思
據調查發現,我國多數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其目的大多是通過考試,方法則考死記硬背,造成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某些教師上課太過枯燥無味,主要還是來自于學生學習目的及方法不正確。出現這種狀況不但使很多學生失去學習初中歷史的興趣,也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理解歷史,不注重思考歷史,陷入惡性循環。
經調查發現,大多數名師,課堂內外都能跟學生成為朋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孔子,他與自己所有的學生幾乎都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再如,朱熹和他的學生陳淳,朱熹雖然是陳淳的授業恩師,但他們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也正是因為朱熹這種教授方式,陳淳寫出了《北溪字義》著作。
1.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才叫“教學”,要想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首先就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學生才會對初中歷史感興趣。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倡導師生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知識學習起到促進和督促作用。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不但對學生學習知識有很大幫助,而且教師通過和學生做朋友,對教師的心態也有積極促進作用。
2.教師自身綜合素質要提升
作為一個初中歷史教師,不但需要淵博的知識,還要具備積極向上、平易近人、真誠等高尚品質,初中歷史教師通過不斷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讓學生從喜歡老師到喜歡歷史過度。任何一個學校都有多位教師,其中有教學成績好的,也有教學成績不理想的。教學成績好的教師之所以教學成績好,是因為學生喜歡,學生喜歡教師就會認真聽講、思考知識點,教學成績不理想的教學則是因為師生關系不到位,只有得到學生認可,學生才會在課堂上認真學習、積極思考。
3.教學內容故事化
根據我國教育制度,初中學生正好處于青少年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故事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在課程備課時,將與教學內容符合的典故、名人軼事等故事情節和課程內容相結合,授課時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突出授課內容。比如,在講初中歷史“上古人類文明”時,教師可以選擇性地講一些上古神話故事或是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史前時代的故事,來突出本章節內容,為講課創造良好的環境。
4.教學手段現代化,有效利用教學資源
近幾年,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我國多數學校開啟數字化校園時代,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歷史教學,由于多媒體是以互聯網為基礎,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視頻、圖片、音樂等等材料,在適當的時候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將要講“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時,教師可以在講課前搜集一些關于人民解放戰爭的材料,如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片段、圖片新中國成立、歌曲《八路軍進行曲》等,通過聲像結合的手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黃金時期,教師應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和互聯網資源,使課堂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學習,達到正確認識歷史、傳承歷史文化的教學目的。
[1]徐繼紅.初中歷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做法[J].文科愛好者,2011,(05):97.
[2]朱冬菊.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初探[J].新校園,2012,(05):50.
[3]張秀麗.激發學生興趣——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開放性教學[J].科教導刊,2013,(30):14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