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媛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中學)
初中數學課小組討論的研究
◆王曉媛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中學)
在數學課堂上合理安排學習小組,以問題為引領,精心設計,精講點撥,使用小組合作實現互助學習,精心打造高效課堂。
小組討論 合作探究 高效課堂
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小組討論是高效課堂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的小組學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但前提條件是教師必須是高效的組織小組學習,否則小組討論就會流于形式,學生思維盲目,混亂,使高效課堂變得低效。所以小組討論學習,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分組,我想應該依據老師設計的學習內容而定,與討論的問題的發散性有關,因參與討論的學生的基礎而言,可以兩個人一組,四個人一組,或是六個人一組。如果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復習課,就可以兩個人一組訂正答案,有分歧四個人一起討論;如果是一節思維性很強的新授課,則可以六個人一組討論,人多思維廣,以保證大家都能獲得足夠的信息。
大多數情況下,我認為教學中可以三個人一桌,六個人一組,討論時前后接組,這樣不至于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并且分組時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六個人的學習成績要按好中差搭配,男生和女生,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學生搭配,這樣就可以兼顧全體學生,優勢互補,讓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并且六個人中要有明確的分工,可以輪換任組長,大組長,小組長,記錄員,監督員,這樣可以保證在討論的過程中人人發言,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多角度考慮問題,避免優秀學生掌控課堂,而使其他學生缺少發言的機會和發展空間的弊端。
新課程倡導學習的有效性和開放性,如何分組的觀點也不是單一不變的,也可讓學習較優秀的人一起討論,或者是較要好的同學一起研究,走下座位,圍在一起,頭碰頭互相交流學習。只要對學生學習有利,能讓我們的課堂高效,幾個人一組,和誰一組都是好的分組。
“問題”是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堂好的數學課就是由若干個問題引領起來的。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逐層遞進的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要具有發散性,延伸性,有討論的價值。
比如在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一節課時,性質一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的證明,需要構造全等三角形,但是如何構造,是證明的關鍵所在。所以證明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就是一個具有發散性的問題。因為他的證明方法不止一種,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折紙觀察,小組討論,利用學過的知識各抒己見,添加輔助線,從而尋找不同的證明方法。當證明結論以后,老師繼續提問第二個問題,除了得到兩個底角相等之外,還能得到其他的結論嗎?從而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到第二條性質,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得出兩條性質以后,老師可以接著提出第三個問題,還有其他添加輔助線的證明方法嗎……
由此三個問題引領學生思維,帶領學生循序漸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學的輕松快樂。
適時討論——小組合作學習能使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開拓思維。但是老師必須要抓住時機,保證合作學習的內容具有探討的價值,不能單純的為討論而討論,那樣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讓高效課堂成為了一個口號;學生討論的問題應該是那些思維抽象,依靠老師的講解學生理解不了的內容,必須通過合作探究,讓學生的思維去碰撞,多角度思考,才能攻破的難點,這樣的問題才值得討論,才能體現合作學習的意義。
適時點撥——學生討論時老師必須要細心觀察,巡視全體,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討論到瓶頸時老師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在疑難處精講點撥,不浪費時間。只有這樣做到收放自如,該放時放,該點則收,才能引領學生順利高效地學習,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那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在什么情況下進行點撥呢?
1.學生爭議時“點”
在討論時,由于學生思維的角度不同,有時難免對一些問題有爭議,這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爭議的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或給予正確的解釋,或者啟發學生進一步探討。
2.討論到瓶頸時“點”
那些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無法解決的難點問題,往往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堵,這時教師的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可化繁為簡,或由特殊到一般,巧妙地讓學生在探究中突破難點。
各位教師同仁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都能做到精心設計問題,細心分組,巧妙分工,收放自如,適時點撥,精確引領,我想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會充滿生機,高效課堂一定會越走路越寬!
[1]王亞楠.淺談課堂討論效果及研究.教師時空,2009,(04).
[2]郭會江.高效課堂教師精講點撥的重要性.
[3]大新莊中學“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解析.
[4]薛文.高效課堂學生展示中教師精講點撥策略研究“調研報告”.
[5]高效課堂點撥,課堂上何時點撥?怎樣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