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小紅 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郭馨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工區 四川成都 610000
能源互聯網的網絡化能源集成分析
文/申小紅 國網天府新區供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郭馨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工區 四川成都 610000
能源互聯網作為網絡發展的必然需求,在網絡環境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研究,對能源互聯網的網絡化技能進行了分析,核心目的通過網絡集成技術的優化創新,促進能源系統的穩定設計,從而實現現代網絡技術的有效創新。
能源互聯網;網絡化能源;集成分析
能源作為人類生活的基礎物質,在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能源的運用形式逐漸得到了人們對廣泛關注。在電能規模化發展的環境下,其形成的能源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有效推動了社會進程的快速性發展,使電能資源在這種環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傳輸及優化的轉變,同時也使人們對該能源運用的依賴性逐漸提高,為社會經濟的運行及發展提供了穩定支持。因此,在現階段能源互聯網的網絡化發展環境下,人們需要認識到網絡技能分析的特點,通過對網絡資源的有效創新,促進電能產業的全面優化。
能源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性的互聯網信息理念,在能源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種“廣域網”模式,并將電網作為基本網絡,在微網、分布式能源穩定分析的背景下,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優化傳播。對于網絡資源而言,雖然其能源的傳輸效率相對多樣,同時也具有不可比擬的資源優勢,但是,在未來能源傳輸中,其基本的模式仍然會采用電網的方式,所以,未來能源的發展也就呈現出互聯網式的電網形式[1]。
2.1 信息能源基礎設施的一體化
在計算機數據資源優化建設及云計算模式優化發展的背景下,計算機作為基礎的資源傳輸形式,促進了網絡資源的優化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計算、儲存及網化的服務機制,在未來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統計分析中可以發現,截止到2012年,我國全球數據中心的電能消耗達到了30GW,電能消耗占全年總消耗量的1.3%,因此可以發現,能源消耗以及浪費的現象成為基礎能源可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而且,在傳統基礎設施項目構建的背景下,電能行業在基礎設施改造的背景下,也會面臨著改造升級的壓力,通過智能電網在傳統電網構架系統中的運用,可以實現網絡資源通信、計算以及決策的合理控制,為復合系數的他攻擊及分析提供優化的服務機制,有效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的融合性發展。對于能源互聯網而言,其系統資源主要包含了電能信息的采集及控制系統、電能質量的監測分析、電網能量的管理等,在網絡能源集成運行的背景下,復合信息并不完全與電力系統的仿真技術一致,而是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想和結合的背景下,實現實時性的動態信息處理,有效促進電能系統的穩定控制。
2.2 能源路由器的系統設計
對于能源路由器而言,其作為能源互聯網中的核心部件,在整個網絡資源環境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能源路由系統需要承擔能源單元互聯網、各種分布式的能源以及微網單元互聯等系統調配形式,從而實現信息與能源的集中體現。互聯網在運行的背景下,信息資源會通過交流及直流方式的方式進行獲取,同時也可以與大電網相連接,充分保證網絡資源的基本工程及項目設計的結構,實現能源系統下,電力電子控制技術以及柔性傳電技術的綜合運用。
在電力電子技術運用的背景下,能源互聯網控制技術作為基本的協調手段,在電力電子變壓器以及傳統變壓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通過材料的運用實現電能技術的有效突破。而且,在電力電子變壓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由于電壓系統的穩定性強,電能質量好,在能源分配的過程中不會出現鐵心磁飽和現象,充分保證電能傳輸資源的環保性以及功能性,解決了傳統電能傳輸中的控制性問題,有效促進了電力電子產業的優化創新[2]。
2.3 信息能源基礎設施的一體化
第一,信息場景的組成。在網絡技能資源運行的背景下,無論是微網還是大電網,在資源運用的背景下都包含了能源技術設施以及信息基礎設施。其中的微網作為一種互聯網絡能源形勢,在供電模型的背景下,可以實現基礎單元的穩定設計,并在最終程度上呈現出網化的項目設計。同時,在微網供電分布式資源設計的過程中,在供電分布式能源以及大電網共同支撐的作用下,可以將分布式發電作基礎,大電網的供電最為輔助,實現信息技術設計的有效構建。例如,電力系統網絡資源中的光纖信息傳輸、移動信息以及傳感器數據等,為信息的基礎以及發電信息的資源優化提供了穩定支持。
第二,場景運行機制的分析,在微網項目設計以及模型分析中,可以通過微網電能交換與路由之間的科學轉換,實現大電網與基礎微網的聯通設計,有效保證微網用電的穩定性。而且,在微網內部資源分布式發現系統集成設計中,可以充分解決微網用電中的基本需求,為微網供電系統的優化提供穩定支持。
第三,信息與能源基礎的設施融合。在網絡路由器資源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數據中心進行一體化的項目設計,通過能源基礎設施與傳感器的穩定接入,可以促進用戶對移動終端項目資源的掌握,通過能源路由器與能量層的有效融合,不僅可以實現路由器基礎信息能量資源的有效控制,促進電力電子結構的合理銜接,優化網絡資源以及電能系統的精細化管理,而且也可以將能源路由器作為基礎,優化原有的信息采集及傳輸渠道,實現數據控制中心的穩定設計,實現網絡信息資源與互聯網信息穩定銜接[3]。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能源互聯網相關技術研究及分析的過程中,帶能企業需要認識到網絡化能源集成系統設計的核心意義,在對網絡信息分析的同時,進行信息能源一體化、網絡路由器以及信息能源基礎設施的有效融合,有效優化電網仿真技術的運用環境,促進網絡資源與電能系統的有效整合,規范網絡信息中的集成系統,從而為網絡互聯網示范工程的建設及大電能系統的有效拓展提供穩定支持,實現能源互聯網背景下,信息資源的有效傳輸。
[1]余曉丹,徐憲東,陳碩翼,等.綜合能源系統與能源互聯網簡述[J].電工技術學報,2016,01:1-13.
[2]薛飛,李剛. 能源互聯網的網絡化能源集成探討[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6,01:9-16.
[3]曹軍威,楊明博,張德華,等.能源互聯網——信息與能源的基礎設施一體化[J].南方電網技術,2014,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