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佳星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遼寧沈陽 110000
?
試析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文/紀佳星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遼寧沈陽110000
【摘要】我國在建筑行業迅速的發展,其在建造過程中出現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建設時,我們越來越重視生態建筑觀,建筑施工企業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實現生態節能,從而實現建筑生態的綠色化。綠色化生態建筑在進行設計時就需要充分的融入建筑生態觀念,從而更好的實現建筑生態環保以及節能。文章從首先從概念入手,然后從多方面對生態觀建筑的應用做了具體分析,為我國建筑綠色設計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生態觀;建筑;設計;運用
生態建筑,其就是利用生態學的先關原理,然后結合當前的建筑學,通過利用兩者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建筑施工進行設計,從而使得其建筑作品與生態相融合,更好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生態建筑主要重點就是對于無污染的資源進行利用,從而使得人們的生存環境更加的環保宜居,提高人們日常生活環境的質量。
對于建筑設計中,生態學是其應用較為常見的一門學科,生態學對于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有良好的詮釋,因此,就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生態建筑學,生態建筑學主要就是利用生態學的理論應用到建筑學中,一個獨立的建筑就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這樣保證這個建筑和周圍的生態系統可以具有良好的統一,從而實現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衡。也就是說,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生態建筑觀主要具有以下含義:首先,需要保證其不破壞周圍的環境,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保證其建造中對于環境能有很好的控制,對于建筑中使用的各種自然資源要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得自然資源利用中產生的能耗降到最低。對于建筑設計時,需要對對建筑形態以及建筑朝向和建筑內部以及外部空間進行科學的處理,保持其與自然環境相統一,更大限度的提升其居住的舒適度。
2.1室內的生態化應用
生態化首先就是環保建筑,生態化建筑中,對于室內建筑的設計不僅需要和外部的環境相統一,而且對于建筑自身的室內環境能夠具有綠色生態化要求。首先,生態設計師對于建筑設計時,對于室內室外的環境需要進行統一,這種設計在我國的庭院設計以及大廳中經常會使用,這種設計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進行不同的設定,對于室內的溫度以及濕度進行合理的掌控,這樣就可以使得室內外的環境進行有效的結合。針對室內外一體的設計古已有之,古代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很注重景色的應用,將室內外的環境融為一體,延伸到室內,室內外環境形成了一體化的風格,對于生活情趣有了很好的調制,同時對于自然也是一種順應與崇拜,其常見的設計方法就是綠化移植、引水入室等手段。同時,室內設計中的很多裝飾品以及壁畫等,都可以和自然環境進行結合,不僅對于視覺感官具有美觀的作用,而且對于自然的親近是一種零距離的感觸,更為有效的建立起生態居家環境。
2.2生態建筑技術的應用
生態建筑和一般性能的建筑其主要不同之處就是其在在發展中更加注重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造生態建筑時,需要清楚的認識建筑活動對于自然資源的破壞以及對于環境的污染,因此,建設生態建筑需要盡量使用清潔能源,這樣就在最大程度上對于清潔資源進行利用,從而也就減少了可再生常規能源的利用,從而更好的獲得親近自然的舒適生活環境。生態建筑在設計時,需要進行生態建筑技術以及新材質新能源的應用,這樣對于自然資源可以減少利用率,從而有利于實現循環經濟,此外,在進行新型材料的使用上,要盡可能的使用生態材料,例如環保型木材或者天然石材等環保材料。
2.3設計方案應個性化
建筑施工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施工方案進行設計,如果需要突出建筑物的生態性以及環保型,就需要在環保型建筑設計時要重點的進行關注,在設計方案中不僅需要保證具有個性,而且還應當具有足夠的美觀性以及環保性,把兩者進行結合,更好的突出建筑設計方案的設計個性化。利用生態化的設計理念對建筑的個性化進行設計時,為保證建筑合理的利用周圍的地形地貌,從而有效的保證設計的建筑物能夠整齊錯落有致,更好的體現建筑的生態性以及自然屬性。生態型建筑在我國的建設中具有悠久的歷史,對于南方濕潤的環境中,干闌式建筑設計就是南方比較常見的建筑設計,這種設計就是房屋的下部處于架空的狀態,這樣對于下部的空氣流通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也就一定程度的降低空氣的濕度,從而提高其干燥度,而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黃土高原地區,窯洞作為當地居民的建筑形式是非常普遍的,這主要是由于當地的黃土特質決定的,黃土土層深厚并且直立性較強,正好滿足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這就減少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會更好的保護環境,不管南方的干闌式建筑還是西北地區的窯洞建筑,都是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更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都是生態建筑形式的體現。
2.4生態化的建筑空間應用
生態化的建筑最主要的就是節能減排的要求,生態型建筑在節能減排上對于空間布局以及能量上的節約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對于建筑空間形式來說,需要對建筑實行限高、小體積、體量簡單、消耗低、降低維護修理費等形式。雖然很對人在建筑外觀上并不是很重視,并且更加注重建筑的內部結構,但是建筑的外形和建筑的周圍環境是統一的整體,我們對于一個建筑的整體首要感官就是其外形,如果建筑外形和周圍的環境不能相適應,那么就會產生一種不協調的感覺。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師,需要合理的對建筑周圍的綠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在保證環境的同時盡量和建筑的整體形態相統一。
生態建筑觀作為我國當前進行科學發展觀中重要的一種設計體現,這種建筑觀念是結合生態學,并應用到建筑建設中的一種具體體現,生態建筑觀和我國當前堅持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異曲同工的,生態建筑是我國建筑企業在競爭中的一個有力的手段,同時,建筑作品不僅僅是建筑,更是一個和自然相融合的藝術平臺,將生態建筑在建筑設計中合理的應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對于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浩.試析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5,(09):229.
[2]姚定軍.生態文明觀對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 (06):141-142.
[3]邢輝輝,樊玨璇.基于生態設計觀的村鎮規劃設計探討[J].江西建材,2016,(0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