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仲、李博 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 吉林長春 130022
?
談林業的發展與林業資源的培育
文/何振仲、李博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吉林長春130022
【摘要】當前,林業資源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同時也是推動國家可持續化發展的關鍵。因此,林業的發展已經獲得了我國的重視,陸續出臺了相關的管理措施與法律措施,相關的技術方式也在逐步完善。但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的培育還不夠完善,只有加強理論的研究,落實于實踐中,才能有效的推動林業資源的發展。
【關鍵詞】林業;林業資源;發展;培育
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是改善區域自然環境的關鍵,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因此當前,我國有關單位也加大了在林業資源培育上的研究,由此提升了我國林業資源利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林業資源,推動了林業事業的穩定發展。除此之外,林業資源統合了樹木資源、微生物資源與動物資源,是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加強林業資源的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環境質量,減少環境污染問題。
從當前我國林業資源發展情況與發展趨勢來說,我國林業面積持續增長,平均來說,每年都是逐漸增加的,這種情況下,我國林業供給量遠高于林業資源的需求量,林業資源大量增加,改變了以往林業資源短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林業事業的可持續與長遠發展。但也要加大對森林資源的重視程度。
因為當前我國森林資源分布范圍十分不均勻且面積相對較廣,森林資源質量偏低,資源結構不合理,導致我國森林資源利用情況與發展情況不佳,由此就導致森林資源價值難以發揮出來。因此,現有的森林資源難以在質量與數量上滿足社會需求,其價格也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對于林業的競爭力與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當前,我國培育林業資源的主要方式就是封山育林。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我國在培育林業資源方法也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并獲得了一定的效益,通常情況下,在培育林業資源之前,會首先分析與考量林業資源培育的時間與培育方式,在有關理論與經驗的指導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植樹造林方案。除此之外,還要全面清理造林區域的雜草、垃圾,避免雜草、垃圾對土壤養分的影響,進而避免了其影響土地的質量,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照度,增強土壤的肥力。綜上所述,植樹造林作為一套嚴謹而系統的事業,相關人員一定要對植樹造林的各個環節加以控制與監督,確保栽種質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的促進樹木的茁壯成長,進而增加我國的林業資源。
1.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造林方法,雖然其應用范圍相較于植苗造林來說比較小,但播種造林法在特定的區域范圍內,具有顯著而鮮明的優勢。播種造林法只需要將種子播灑在需種植的土壤上即可。播種造林方法主要具有以下優點:操作簡便,改變了以往樹苗培育的復雜方法;人力、財力、物力投入較少,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同時其還具有以下局限性:對于種子與地質要求相對較高。種子要擁有高質量、顆粒飽滿,發芽容易,同時還應兼具耐旱性。播種區域的土壤要具有豐富的含水量,土質疏松。
2.分殖造林法
所謂分殖造林法具體指的是選用竹子的暗中莖和樹木的部分營養器官,例如根、枝、干等作為造林的主要材料,開展造林工作。分殖造林法的主要優勢在于造林工藝簡單、育苗時間短、成本低、苗木成活率相對較高、較好的保留了母體樹木的優良特性、幼樹初期成長速度較快。但相對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包括其對于造林地土質要求較高,同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本樹木質量和數量的約束。通常情況下,分殖造林法通常在養分相對比較充足的樹木中有所應用,這些樹木通常包括竹類、楊樹、泡桐和柳樹等。
3.植苗造林方法
在培育林業資源的過程中,造林工作人員一般都會利用植苗造林法,這種方法可以增加林木幼苗成活率,還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現二次種植。一般來說,植苗造林方法的實施基礎是完成幼苗培育工作,基于此開展林業資源培訓,其可以有效的確保林木幼苗培育的成活率。但相對于播種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來說,植苗造林法由于早期需要培育幼苗,且對培育的水平較高,由此就導致這種方法的經濟成本相對較高。
1.因地因時制宜的培育林業資源
當前,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土地資源,且不同地帶間存在顯著的不同,植物種類多種多樣,基于這種情況,在培育林業資源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到造林地與樹種的適應性與兼容性,從而確保樹種可以充分發揮其價值,保障林業資源培育的質量。除上述之外,在培育林業資源的時候還要考慮恰當的種植時間,從而保障土壤的利用效率,保證樹種在該段時間能夠獲得最佳的生長。當前,造林的時間大多選擇在土壤化凍后苗木發芽前的這段時期,其主要原因為一般根系生長要求溫度相對較低,能夠形成早生根后發芽的條件,可以提高成活率,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種植區域春季較為干旱的話,不適宜進行栽植。而雨季明顯、春旱嚴重的區域可實行雨季造林的方式,根系活動較地上部分滯后的苗木可以實行秋季造林的方式,而土壤不會發生凍結的區域可實行冬季造林的方式。概括來說,不能盲目的選擇造林時間,要結合實際氣溫回升狀況進行選擇。綜上所述,為了有效發揮林業資源的效用與價值,造林單位與施工人員要提前分析造林區域的主要特征,防止發生浪費樹種樹苗的情況。
2.合理安排混交林的種植
在培育林業資源的時候,可以結合不同樹種樹苗的生長特性,合理的種植混交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進而可以促使不同時間空間內的養分、水分與光照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混交林枯枝落葉的成分相對復雜且混交林地下根系范圍分布較廣,因此其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持水土、提升土壤肥力、涵養水源與防風的作用。除此之外,混交林的種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樹種的促進作用與外界環境的有利影響,提升樹種樹苗光合作用的效率,進而有效的提升林業資源的質量與數量。通過合理種植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使樹木抵抗自然災害,降低自然災害的破壞力。舉例來說,通過種植針闊葉混交林,由于闊葉樹的抵擋作用,可以減緩地表火與樹冠火的擴大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火災的影響,減少了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
林業資源是踐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現狀及林業資源培育的相關方法及措施,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陳東.新源林業開發公司綠色發展戰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李明圓.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