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秀艷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中心校)
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白秀艷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牛營子中心校)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一直倡導高質量的教學方式和內容。近年來,合作學習作為《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一種科學開發的教學方式,備受社會與家庭的關注。此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小學教學課程,將合作學習引入到語文教學,引導學生的小組合作,激發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課堂環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因此,合理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對語文教學有深遠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 應用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各種新型學習方式層出不窮,但合作學習作為最廣泛的學習模式,備受各層人員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也因此逐漸適用該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具有互助性、高效率等優點,在課堂教學中既可有效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密度,有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使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張揚,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互助學習、取長補短的協作精神學生通過互助合作,承擔自身責任,完成分配的任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理念和集體意識,促進學生更充分地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小學生的綜臺素養,繼而加強小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廣,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逐漸普及,并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合作學習迎合時代的潮流、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因此革新后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以及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小組內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為了一致的目標共同分享知識,每個人都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也可以提高小學生解決疑難的能力、獨立學習能力。而且,這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他人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促進自身的認知得到重塑與完善,使語文素養逐步得到提高。同時,這種學習模式也提升了教師的職業素養。由于我國的未來取決于學生的發展,科學而有效的合作學習,極大地促進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促進師生間、學生間更好地交流和溝通。
盡管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及時解決存在的缺陷,更好地推廣合作學習發揮的積極作用,應及時提出解決對策。
1.形式化過于嚴重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內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認知上不足,在實踐中出現了不良傾向,造成合作學習形式化過于嚴重。盡管語文教學課堂的氛圍非常活躍,小組合作學習缺少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由于學生參與度不高,好學生往往扮演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經常越過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取信息,導致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即一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基礎知識,并順利完成教師交代的作業,進而積極參與到教學,相反,另一部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能輕松地參與課堂教學,習得知識的成效不大,這會逐步造成這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對語文教學起到消極作用,影響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2.學生被動合作
合作學習通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分享知識的過程。但近年來,教學中出現學生之間溝通不順利,各抒己見,互不理解,不懂分享等現象,在某種情況下影響合作學習方法的推廣;此外,教師過分重視合作學習模式,而忽視學生間在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也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造成一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沒有目標地參加小組合作學習,進而造成學生成績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3.教師沒有發揮引導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作為重要引導者,在語文教學中要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如果在教學中缺乏正確、合理地引導,過多重視學習成績,忽略小組合作的過程,學生就無法準確地把握學習的航標。因此,教師沒有全面地考慮學生間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對課程、時間的安排缺乏科學、合理的規范,就無法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學效果更加不顯著。
1.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合作意識
作為教師,應當承擔一種責任和義務。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應當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觀念,但這通常不是靠口頭表達就能完成的。因此,語文教師的工作之一就是將合作意識融入到小學生的自覺行為中,并且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他們,指引他們領會合作意識及掌握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精神。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展開教學內容及安排課后作業,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感到合作學習的益處,在樂趣下適應合作學習的模式,之后形成系統的自我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維護同學間關系,有助于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也有利于創造共享的成長環境和學習氛圍。
2.提出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
小學語文新課改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要求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理念,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出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由于現有階段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動力,方法及機會,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小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為他們設置自自助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教學情景,以此引導學生適應合作學習的方法。例如,通過認識生字及鞏固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環節。在學兒歌中學習字詞,要求他們通過拼音進行朗讀或歌唱,遇到不會的字詞請教同桌,這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通過課堂互動環節,調動學生積極性,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3.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對學生的基礎學習進行認知了解,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判斷,教師可以激發并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例如,對同一問題,教師應給出不同思路進行引導啟發。除此之外,教師也在教學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并加以改善和修正,推動教學全面發展。
4.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
語文學習是各項基礎知識累積的總和的體現,零散的知識點需要通過課堂筆記來進行深層鞏固學習。在這方面來說,合作學習能夠帶動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積極性,對學生日后熟悉語文知識體系有推動作用。教師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其課堂同步學習的能力,簡言之,就是鞏固課堂當天所學的知識點和語法結構,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5.最大程度促進學生發展
小學階段處于人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階段,其心理認知和生理素質都處于發展中狀態,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對學生的成長相當重要。教師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把學生分組教學,既照顧到了學習好的學生,也兼顧到了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教師通過鼓勵和獎勵的行為,關注小組中每個成員的發展,平衡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這不僅幫助優生進行再復習和鞏固課堂知識,也是對差生的知識進一步彌補,形成系統學習的過程,讓全班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可行的,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也助于教師提高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對學生自身成為合格有用的人才做了充足的準備。
[1]謝士忠.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學習,2013,(10):121-123.
[2]胡任文,胡功興.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如何使學生學會合作[J].現代閱讀,2010,(0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