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中
營銷如同戰爭般殘酷,都是兩方或多方對一個共同目標的爭奪;然而,有時營銷也如同戰爭般有趣,策略上的神來之筆有可能解決企業面臨的長期困境,達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橫向營銷的思維方式常常扮演這個神來之筆的角色。
經驗告訴我們,市場在某一階段必然呈現出某一階段的典型特征,在這個典型特征的市場里,消費者會呈現出一種典型的狀態,遇到一些共同的沖突,而突破市場瓶頸的關鍵,就是如何提供消費者最便利的方式,解決他們遇到的這種沖突,釋放潛力市場快速增長的可能性。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因為技術或品牌原因,消費者的沖突得不到有效的解決,企業短期內則無法突破瓶頸。特別是對于新創品牌或中小品牌來說,在缺乏品牌勢能的狀況下,突圍的難度則更大一些。在產品陷入同質化的同時,品牌也無法得到有效的區隔,最終畫地為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品牌和產品的積弱形成一個循環套,品牌拉動不了產品,產品也解不開品牌的結,常常不溫不火地等下去。
因此,我一直堅信,新創品牌或中小品牌在進行品牌傳播活動時,必須和產品創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區隔化的形象,占據消費者的心智資源。而產品創新因為資金和實力的局限性,必須運用橫向營銷的思維,找到解決消費者沖突的辦法或制造出新的消費者沖突,成為困境的突破口。
數年前,在服務某化妝品品牌時,該品牌就遇到了渠道力量用盡,增長乏力,產品同質化的困境。我們充分研究市場和消費者之后,在一片美白和抗皺的叫賣聲中,我們找到了深補水的概念,為品牌奠定了區隔的基礎。后來,為了鞏固消費者對該品牌補水效果的認知,我們對產品進行了創新。
當時的消費者雖然有補水的認知和需求,也常常把很多肌膚問題都歸于缺水問題,但是對補水并沒有過多的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對消費者進行大量的教育,是不利于新品牌成長的,取得的傳播效果也會十分有限。所以我們運用橫向營銷的思維,從消費者的使用場景入手,將補水和晝夜聯系在一起,將一瓶化妝水分為一瓶晨水和一瓶晚水,包裝上也運用全球獨創的太極瓶形,將產品一分為二,制造沖突,搶占消費者的認知,通過產品創新來奠定補水品類的領導地位。
另一個例子,在近期服務另一個面膜品牌的時候,我們同樣運用了橫向營銷的思維。面膜品類雖然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品類,卻是一個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品類。顯然,這樣的品類中產品創新不好做,但卻更是不能不做。
這樣的情況之下,項目組在研究市場和消費者沖突的同時,更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企業自身。從很多企業的發展規律來看,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過去的經驗很可能成為未來突破的關鍵所在。當我們把橫向思維的眼光放在這樣的角度時,企業團隊過去長期專注精油品類的經歷給了我們啟發。精油長期被人們所關注和認可,但經常使用、懂得使用精油的人卻不多。正相反,面膜是一個大眾品類,卻苦于無法找到產品和品牌的區隔。如果把面膜和精油相嫁接,開發精油面膜的話,正好解決了兩個品類的難題,同時也給新品牌的產品創新找到了有力的支撐點。
所以,我們認為,橫向營銷思維之所以契合于中小企業的地方在于,創新的突破口可能并不是來自技術和工藝的絕對升級,而是基于對消費者沖突的充分理解,找到合適的替代解決方案,在認知上完成彎道超車。可能你遇到的困難,在別人那里就不叫困難。運用其他領域的眼光或者經驗,可能對眼下的困境有著啟發式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