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西門
彩云飄蕩在家園
——景洪市總工會工作記事
文 西門
景洪,西雙版納州首府。在這座“國家園林城市”里,瀾滄江縱貫全境。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吸引了萬千游人的目光和腳步,景洪已成為中國進入東南亞各國和對外交流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
2015年10月下旬,昆明已有初冬的寒意時,進入景洪卻是溫暖如春。綠意滿眼,高樓林立,這是遠觀之象。當你漫步街頭,身著緊身短衫和彩色統裙的傣家女子像花一樣綻放,像彩云在飄蕩。她們輕盈淡雅的身姿,仿佛古典仕女,極盡窈窕秀美之態。
景洪市總工會的一班人馬,就這樣向我們走來。

玉并(左)、玉香約(中)在幫扶中心了解情況。
運動讓生命更精彩
距離景洪市區8公里的森林公園,是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天游人如織。
山坡上的一幢房子里,是景區“職工之家”,跑步機、仰臥板、動感單車、啞鈴等各類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這些健身器材,都是景洪市總工會專門配備的。
橄欖壩農場工會“職工之家”的跑步機上,一位美女光著腳板在慢跑;她的旁邊,幾位乒乓球愛好者正在捉對廝殺。
而在西雙版納州醫藥有限公司的“職工之家”里,一位男士穿著皮鞋和西褲高舉啞鈴,雖然說不上專業范兒,但運動讓他充滿了活力,也會讓生命更精彩。
寬敞的室內場地,齊全的健身設施,讓廣大職工有一個健身養心的鍛煉場所,這是景洪總工會在全市建設“模范職工之家”的基本標準。景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玉并向記者介紹說:“由基層工會提供場地,我們幫他們配備健身器材,這是最受歡迎的建家活動。”從2014年啟動建設的“模范職工之家”,將在5年之內達到100家。
市總工會的辦公樓雖然不是新建,但辦公室門外就是走廊,站在走廊上可以看見遠方的風景。2013年時,為了在工間活動一下身體,工會的一班人馬通常在上午10點來到走廊上做“工間操”。
景洪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玉香約回憶說:“開始只是自己小打小鬧,后來就想,這種關愛職工身心健康的活動何不組織全市的職工一起做呢?2014年由我們工會主辦了第一屆工間操比賽,13家單位參加,2015年5月舉辦的第二屆工間操比賽中,有19個單位的820余名職工積極參與。”為讓更多人享受健身操的樂趣,市總工會還在全市工會推廣職工健身操。健康的運動帶來了良好的效應,既增強了職工的體質,更增強了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
“天立杯”職工籃球賽是西雙版納州職工體育活動的一張名片,至今已成功舉辦21屆,每年冬季開賽。讓人驚嘆的是,這項由工會舉辦的賽事根本停不下來。比賽已不限于景洪,更有全州兩縣三區乃至楚雄州也有代表隊前來參賽,有些代表隊還在謀劃著聘請外國選手,一些國內半專業選手對這項賽事戀戀不舍,有人甚至說:“再打一屆天立杯就退役。”比賽如火如荼,觀賽群眾人山人海,每一場的輸贏和細節都會成為職工群眾茶余飯后的談資。
維權有作為
2015年3月16日,四川省廣元市農民工鄧治青到景洪市總工會反映說,他受雇于包工頭李建青,于2014年2月12日至當年10月16日在景洪市工業園區萬達傣秀劇院從事水電安裝工作,工程結束后,李建青拖欠他的工資3.55萬元,同時產生的誤工費、生活費共計1.6萬元,請求給予法律援助。
市總工會隨后聯系了景洪市法律援助中心,中心指派陳海尖律師為鄧治青提供法律援助。經過調查取證,陳海尖律師向景洪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建青支付拖欠的工資。
2015年5月6日,景洪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并判決李建青10日內支付勞務報酬3.55萬元,駁回鄧治青誤工費、生活費1.6萬元的訴訟請求。
2015年3月24日,普洱市景東縣農民工官發燦來到景洪市法律援助中心反映,他受雇于小老板劉永布,2014年2至9月,他承擔了景洪市萬達廣場和秀場的架子工程。工程結束后,他多次向劉永布索要工錢未果,請求給予法律援助。
接案后,景洪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云南博仲律師事務所郭春律師為官發燦提供法律援助。經過調查取證,郭春律師代官發燦向景洪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于2015年4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經過庭前調解,官發燦和劉永布達成一致意見,由劉永布2015年6月1日前支付官發燦勞務費9.1萬元,為農民工挽回了經濟損失。
2014年,景洪市總工會與市司法局聯合建立律師參與職工信訪接待制度,暢通了維權信訪渠道。工會出資聘請了方向和博仲兩家律師事務所律師每周二和每周四在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坐班,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對那些特別困難的職工,工會承擔3000元以內的援助費用。玉并介紹說:“由于工會和政府部門的源頭參與,這幾年職工被侵權的事件越來越少了。”
截止2015年9月30日,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各類案件119件,涉及職工和農民工維權17件,婦女維權101件,受援人數60余人,為受害人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34萬元,得到社會好評。
幫扶解難是職責所在
在景洪市總工會的辦公室,記者在電腦上看到他們聯合信息技術公司開發的工會會員管理軟件,會員采取實名制登記,內容極為詳盡,自己的“家底”一清二楚。至2014年11月,全市共有機關單位工會678家,企業工會693家,會員53199人。
底數清,情況明,是工會服務職工的基礎。
吉丹妮是西雙版納州農機學校的一名職工,丈夫王文兵生前供職于景洪市房地產交易所。2013年8月,王文兵因病去世,留下吉丹妮獨自撫養9歲的三胞胎女兒和70多歲的公公婆婆。公婆屬農村戶口,沒有收入,加上為丈夫治病負債累累,吉丹妮一家生活已陷入困境。2015年9月2日,她向景洪市總工會幫扶中心申請困難幫扶。9月22日,幫扶中心資助吉丹妮5000元。
迪升藥業職工張嘉萍患紅斑狼瘡,市總工會資助她6000元,并祝她早日康復。
市總工會還不斷發展基層幫扶中心,2014年9月,景洪市首個基層幫扶中心——橄欖壩農場困難人員幫扶中心成立,市總工會撥付的20萬元和農場撥付的10萬元資金,目前已幫扶慰問213人次,幫扶資金11.52萬元。
2015年8月27日,景洪農場一間會議室里,正在舉行“金秋助學”資助儀式,9名學生拿到了3000—4000元不等的助學金。“我一定不辜負好心人的幫助,好好學習!”考上華僑大學的紅旗生產隊職工子女黃凱雙手拿著助學金激動地說。
2015年,景洪市共資助了52名困難學生,其中市總工會資助了47名,當地的一家愛心企業金鹿街服務中心資助了5名。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金鹿街服務中心就響應市總工會的號召,每年主動資助3名學生,2015年增加到5名;另一家愛心企業湄公河集團,則是對考上大學的學生進行了持續的資助。看到愛心的匯聚,玉香約有些動情地說:“助學不止是扶貧幫困,更會溫暖人心,讓每一個困難家庭都堅強起來。”
為了全面關愛需要幫助的困難職工,景洪市總工會拓寬了幫扶項目,從節慶慰問,到看病助學,從法律援助,到就業幫扶,實現了全覆蓋,把職工的呼聲和意愿作為第一信號,把關心和服務職工作為第一職責,把為職工排憂解難作為構建和諧景洪的具體行動。2015年,景洪市總工會被評為云南省工會工作先進縣(市區)。
素質提升助產業發展
大渡崗是景洪北部的一個鄉,曾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美麗田園”之美譽,這里的雨林景觀、萬畝茶園及其茶葉產品馳名中外。為了拓寬產業渠道,2015年6月15日,景洪市總工會請來了云南熱帶作物研究所的專家和昆明深藍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在大渡崗農場舉辦了澳洲堅果種植技能培訓班。此前,澳洲堅果在大渡崗的茶園中多有套種,此次培訓,專家們講解了堅果的施肥、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方法,提升了果農的種植技術。
在農場經營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組織職工進行技能培訓,提升素質,促進就業,成為各級工會的工作要義。2015年,景洪市總工會積極組織轄區內的景洪農場、東風農場、橄欖壩農場、勐養農場和大渡崗農場進行了天然橡膠生產工、中式烹調師、維修電工、物業管理、澳洲堅果栽培5個工種的培訓,參訓職工1304人,經考試合格取證1213人。
市總工會還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辦班,以酒店為試點,提供客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前廳服務員等專業,免費培訓取證,610人參加培訓,442人取得證書。
通過一系列提升職工素質的培訓活動,景洪市總工會增強了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調動起廣大職工做事、干事的熱情和信心。工會和職工一道,正行走在建功立業的康莊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