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燕子
美麗綻放新傣鄉
——景洪市勐養鎮工會工作小記
文 燕子
一提起鄉鎮工會,許多人就會有這樣的感慨:鄉鎮工會有個牌子,有個印章,也有獨立的辦公室,但有限的工作經費,非專職的工作人員,還是讓工會活動的開展受到了限制。
但是在景洪市勐養鎮,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景象。
勐養鎮里有一片給職工活動的民族健身中心,有籃球場、氣排球場和陀螺場;在州保健園區辦公樓里有一個200多平米的職工活動室,里面配備了跑步機、劃船器、啞鈴還有動感單車等等,健身設備一應俱全,幾乎每天都有職工來這里參加健身活動;文化站里的閱覽室,就有藏書7000余冊,電子閱覽室里的12臺電腦,也都是免費開放的;在隔壁還有一間70多平米的活動室,經常能在這里看到女職工們的婀娜身姿……
能配備這樣的硬件條件,除了有上級工會的幫助,更離不開鎮黨委政府的支持。鎮工會聯合會設在鎮政府,第一副書記罕繼超任工會主席,并配有委員9人,兼職副主席、經委會主任、女工委主任一個不少,每年都至少開一次專題工會班子會議。
雖然鎮工會聯合會的工作人員基本屬于兼職,工作任務經常會有重疊,在人手上稍顯緊張,但大家在工作中毫無怨言,近年來,勐養鎮工會就做了大量扎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鎮企業廣泛涉及石斛、澳洲堅果的種植、物流、農產品加工等諸多行業,且多為中小規模的非公企業。這些非公企業的務工人員流動性極大,很難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盡管如此,鎮聯合工會的工作人員還是踏踏實實的“跑”了88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截至目前,簽訂的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專項合同覆蓋職工總人數391人。勐養鎮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罕繼超認為,“跑”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只有用這種“笨辦法”,才能使企業對工會有進一步了解,拉近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的距離,爭取全覆蓋,也才能做到“切實維權”。
有一天,一群情緒激動的農民工來到鎮工會,激動地說:“我們要生活,我們要養家!”看著這群面露難色、手足無措的農民工,工作人員仔細詢問了事情的由來。
原來,在建設鎮財富中心的時候,土建工程承包給了一個外省的建筑公司。但在工程結束以后,農民工的工資卻沒有了著落。經過多次交涉后,建筑公司仍然沒有結果,急于拿到工錢的農民工們十分氣憤,勞資雙方的矛盾逐漸升級。面對前來上訪的農民工,鎮工會并沒有躲閃,在了解詳細情況后,及時與鎮勞動執法大隊取得聯系,溝通情況,迅速啟動農民工討薪維權的“綠色通道”。工會的工作人員又找到了建筑公司的代表,就“拖欠農民工工資”這一問題鄭重表明了工會的立場,并重申了問題的嚴肅性。

罕繼超(右)和同事商討工作。
經過多方協調,建筑公司在鎮工會等有關部門的監督下,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就向200余名農民工兌現了被拖欠的工資300多萬元。至此,他們終于如愿拿回自己的工資。
罕繼超介紹,通過每年聯合鎮司法所、綜治維穩辦、社會保障所走進企業、學校開展大量的法制宣傳工作,廣大農民工的維權意識已顯著提高,為區域內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為充分解決困難職工的后顧之憂,鎮工會成立了困難職工幫扶小組,近三年共走訪慰問離退休老人、勞模和困難職工91人次,發放慰問金38900元;并且制定了《貧困學生助學金補助制度》,凡是鎮上的貧困學生考取大學本科的一次性補助2000元,專科的補助1000元。2013年,就有3名特困家庭的女大學生得到了8000元的“金秋助學”補助金。2014年,又有一名困難職工的子女考起云南師范大學,鎮工會得知情況后,及時送上了3000元助學金,為她求學圓夢助一臂之力。
鎮工會每年的工會經費基本滿足工作的日常開支,但是,鎮工會工作人員齊心協力克服各種困難,力爭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讓有限的工會經費發揮最大效用。
這幾年,鎮工會一直堅持舉辦職工運動會、陀螺比賽、徒步比賽、籃球比賽,還舉辦拉丁舞、健身操、廣場舞等培訓,比賽和受訓的職工達1000余人次。在舉辦活動過程中,特別重視豐富女職工的業余生活。每年“三八”節期間,與婦聯、計生辦共同舉辦女職工健身知識講座、體檢等活動;到每年傣歷新年,就積極組織女職工文藝表演隊參加文藝晚會。因為有了平常積累的豐富表演經驗,在市婦聯舉辦的“美麗景洪——巾幗風采秀”交誼舞大賽中,鎮女職工代表隊獲得了“優秀組織獎”的稱號。
2013年,鎮黨委政府在全鎮舉行了“最美勐養人”的評選活動,對各個行業中成績突出的勞動者進行推優評比,有“最美調解員”、“最美志愿者”、“最美致富帶頭人”等19個光榮稱號。
就像在全鎮廣為傳唱的鎮歌《我愛你,美麗的勐養》中唱的那樣“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勐養鎮工會的工作人員守護著這片純真寧靜而又多彩的傳奇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