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圓 陳國慶
?
嚴責任 重技術 強監管永城礦區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實現新提升
◎陳方圓 陳國慶
近年來,永城市通過扎實開展“三率”指標評價與考核工作,嚴格落實礦山企業的主體責任和礦政部門的監管責任,突出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各環節的利用效率,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引導和帶動先進技術攻關及推廣應用,各礦山企業實現連續多年“三率”指標高出國家規定標準,全市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攀升。2015年,全市煤礦企業的采區回采率最高達98.5%,平均達93.5%,分別高于國家規定標準18.5、13.5個百分點,各洗煤廠洗選能力充足,原煤入選率實現100%,礦井水、煤矸石綜合利用水平高,礦井水處理率實現100%,礦井水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煤矸石利用率實現100%。
“礦山企業不僅有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責任,更肩負著保護礦產資源、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益最大化的重任。我們從礦領導到一線工人,都將其牢記于心,這也與我們‘對資源吃干榨凈’的企業文化高度統一。”永煤集團陳四樓煤礦總工程師龔子敏如是說。
永城市政府和地礦主管部門通過政策解讀、專項整治和責任落實,積極引導礦山企業進行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
“十二五”期間,該市各礦山企業切實履行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主力軍和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一是出臺了加強礦產資源管理、提高“三率”的管理規定,現場、內業齊抓并舉,做好“三率”指標評價的基礎工作。二是堅持精細化地質勘探,不斷優化采區采面設計,各工作面、巷道盡量沿構造防水煤柱線或巖漿巖侵入邊界布置,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三是堅持原煤入洗,提供清潔能源,針對不同的煤質條件,采取最適合的洗選工藝,如城郊選煤廠為提高中塊煤產品質量、減少矸石帶煤現象,投資2000余萬元新增了矸石再洗系統。四是采用無廢或少廢工藝,對礦井水、煤矸石進行處理利用,對洗煤廢水采用洗水閉路循環,杜絕洗水外排,將低發熱量的煤矸石制成矸石磚,其余用于礦井鐵路專用線、部分村莊新址、塌陷區道路回填,充分體現了對煤炭資源“吃干榨凈”的發展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競爭力。基于此,永城礦區各礦山企業積極推進礦產資源領域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引導和帶動先進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一是加強煤炭回采技術科技攻關,破解安全生產技術難題,“綜采工作面不規則回采”“扇形開采”“邊角塊段布置綜采工作面”“薄煤層綜采”等綜采回采技術,攻克復雜地質條件下布置綜采工作面和綜采技術開采的難題。二是推廣適合永城礦區的沿空留巷技術,每留巷1米,可多回收5~20米寬度護巷煤柱,有效解決了礦井接替緊張問題,極大改善工作面通風條件。三是實施防治水先進技術,在構造異常區域,在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防治水技術,每年解放被地下水威脅的煤炭資源近2000萬噸。通過一項項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實現了多回收資源,少損失資源,尤其是無煤柱開采技術的普遍應用,煤柱攤銷的那一部分損失不存在了,采區回采率自然就提高了。
此外,永城市地礦局積極借助國家和省政策支持,先后為全市礦山企業爭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以獎代補”獎勵資金4800萬元,協助礦山企業完成科技項目4個,為推進礦山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永城市地礦局作為全市礦政主管部門,近年來認真落實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各項政策,嚴格依據“三率”指標評價標準,多措并舉完善監管工作機制,促進“三率”指標落實,引導社會各界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增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的影響力。
一是從礦山設計中監管,將“三率”指標達標作為礦山企業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依據。嚴格礦山設計和開發利用方案審查,將“三率”指標的執行情況作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檢的重要內容,增強約束力。
二是從儲量工作中監管,將儲量臺賬作為“三率”指標評價的數據基礎。全面落實以礦山巡查為切入點的日常監管,實時跟蹤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禁止采富棄貧、破壞性開采,組織實施年度礦山儲量動用計劃的備案和礦山儲量動態檢測報告的編制工作,嚴把數字關。
三是從“三率”指標評價與考核中監管,其中,“三率”指標評價是基礎,“三率”指標考核是要求。通過嚴格審查礦山企業實際“三率”完成情況,制定下一年度核定指標,并對評價與考核信息予以公示,加強公眾參與和監督,促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程度不斷提高。
四是從采礦權審批、補償費征收工作中監管。該局將“三率”指標與采礦權審批、補償費征收工作相掛鉤,對于“三率”指標未達標的礦山企業,限制或不予辦理采礦權延續、轉讓、變更等手續,促進礦山企業重視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及綜合利用,全面提升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單位:永城市地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