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攀英江蘇省江陰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江蘇江陰 214443
分析胃大部切除術后護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
吳攀英
江蘇省江陰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江蘇江陰214443
目的 分析胃大部切除術后護理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 應用隨機抽樣方法,從江蘇省江陰市第二人民醫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切除術患者中,隨機選取70例作為該組研究的對象,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試驗組35例,常規組35例;其中試驗組患者術后應用全面護理,常規組患者術后實施常規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6±0.8)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75%;常規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的評分為(84.3±1.2)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8.57%,觀察組手術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情況、護理效果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接受胃大部切除手術的患者,實施有效、全面、有針對性的術后護理,通過體征護理、體位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在外科臨床中值得積極推廣使用。
胃大部切除;術后護理;措施;臨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effect of nurs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Methods Using random selection method,from Jiangyin City,Jiangsu Province,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subtotal 2016 resection in patients,were randomly selected 7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will average into two groups,the test group(35 cases),35 cases of normal group;the test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 patients in routine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alysis.Results The group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bservation(98.6±0.8),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ate to 8.75%;group,conventional surgery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score for(84.3±1.2),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ate was 28.57%,observation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group the finger standard and nursing effect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ubtotal resec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comprehensive and for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through signs nursing,posture nursing and diet nursing measures,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obtains the good effect of nursing,in surgical clinical bed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use of.
[Key words]Subtotal gastrectomy;Postoperative care;Measures;Clinical effect
胃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是人體吸收與消化食物的關鍵部位[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食結構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胃部疾病的臨床發病率逐年上升。對于較嚴重的胃部疾病,臨床上難以用常規的方法進行治療,一般會采取胃大部切術將患者病灶徹底切除,以免其發生擴散累及其他臟器和周邊組織。由于改手術具有較大的創傷,患者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因此對胃部手術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十分必要[2-3]。對于比較常規臨床護理與全面護理對于胃大部切除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效果,該研究選擇該院接收并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的70例患者展開研究,現將結果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
從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并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選35例作為常規組,術后實施常規護理;選取該院同期接收的35例同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術后實施全面護理。常規組患者中有20例為男性,有15例為女性;患者年齡均在48~80歲間,平均年齡為(60.5±2.5)歲。觀察組患者中有22例為男性,有13例為女性;患者年齡均在45~81歲間,平均年齡為(62.0±3.6)歲;70例患者中有20例為急性胃穿孔,有30例為胃潰瘍,有20例為胃癌,且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療無效,疾病情況符合胃大部切除術適應證,將兩組術后患者的疾病類型、年齡以及性別等臨床資料作對比,比較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手術患者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護理方法
常規組所有患者術后應用常規護理,對患者的體征情況進行嚴密監測,并叮囑相關注意事項等,觀察組所有患者術后實施全面護理,具體內容包括了以下幾個部分:①體征監測。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對其生命體征實施嚴密監測,主要包括例血氧飽和度、脈搏、呼吸、體溫以及心電圖、血壓等。同時將患者口中分泌物、嘔吐物等及時吸出,確保患者呼吸正常,以免其呼吸道因異物阻塞而造成患者窒息;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現象,護理人員需立刻對其呼吸道進行檢查,并實施吸氧。②體位護理。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去枕平臥姿勢休息至少6 h,頭微微偏向一側。患者蘇醒之后如果病情穩定,可幫助適當調整臥姿,降低腹部張力,緩解其術后疼痛,有助于切口盡快愈合[4-5]。③飲食護理。術后患者嚴格禁食持續2~3 d,待患者惡心、嘔吐以及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腸蠕動及排氣恢復正常之后可進行適量飲水,若未發生不適感,護理人員需根據醫生的指導為患者提供少量清淡、易消化、高蛋白、低脂低糖等流質食物,直至過度至到可進半流食和普食后,囑咐患者及時補充鈣、鐵、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禁止攝入刺激性食物和易產氣的食物。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的發病原因以及手術方式、手術效果等,并囑咐患者注意相關事項。同時用溫和的態度與患者交流,給予其足夠的鼓勵與安慰,多特貼、關懷患者,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同時給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減輕其心理壓力,有助于積極配合治療。⑤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每天至少要做4次深呼吸鍛煉,若患者咳嗽,需幫其拍背咯痰。患者術后第二天鼓勵其在床上適量活動下肢,術后一周患者可下床進行適當活動,逐步加強活動量增加其肺通氣量,是傷口盡快愈合。⑥并發癥護理。若患者術后胃管短時間發生大量出血或者發生嘔血、黑便不止的現象,則表示患者發生術后出血,此時護理人員要及時上報醫生,并協助其及時為患者進行止血、輸血。患者術后3~6 d其十二指腸殘端極可能出現破裂,所以當患者出現明顯壓痛、腹肌緊張等癥狀,護理人員應立刻為其安排手術[6]。
1.3觀察判定標準
護理后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各項體征變化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的情況,主要觀察患者是否發生腹脹、嘔吐、切口裂開、肺部感染以及吻合口漏、滲液等;然后將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發放至患者手中,由患者自愿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分,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越高。
1.4統計方法
該組研究所獲數據均借助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表示,當P<0.05時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
2.1比較2組手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
分別對2組手術患者實施不同的術后護理,觀察組35例患者接受全面護理后,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6±0.8)分;常規組35例患者術后實施常規護理,護理滿意的評分為(84.3±1.2)分,觀察組手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比較2組手術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情況
觀察組35例手術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的時間、首次排氣的時間、靜脈滴注的時間以及術后住院的時間分別是(1.0±0.6)、(3.0±1.0)、(3.2±0.5)、(5.6±1.2)d;常規組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的時間、首次排氣的時間、靜脈滴注的時間以及術后住院的時間分別是(2.2±1.8)、(4.8±1.2)、(5.6±1.3)、(9.8±2.0)d,觀察組手術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情況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比較2組手術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
觀察組35例患者術后共有3例發生并發癥,分別為1例術后出血、1例殘端瘺、1例傾倒綜合征,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75%;常規組術后共有10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具體為2例出血、1例吻合口梗阻、3例腸粘連和3例傾倒綜合征,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8.57%,常規組手術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不斷變化,臨床上重度潰瘍、急穿孔以及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對于這類嚴重性胃部疾病,采取保守治療很難是治療療效達到預期效果[7]。胃大部分切除手術是治療嚴重胃部疾病的重要方式,幽門部位、胃竇、大部分胃體以及十二指腸球部等均屬于該手術切除范圍。胃大部切術手術可直接切除患者胃部病灶組織,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手術時間長、創傷較大、手術出血量較多,使得患者術后極易發生并發癥,不利于疾病的預后,嚴重者甚至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所以在實施胃大部切除手術后,需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服務[8]。本次研究的70例對象中,有35例術后接受了全面護理,效果顯著。觀察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6±0.8)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75%;常規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的評分為(84.3±1.2)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8.57%,觀察組手術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情況、護理效果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對接受胃大部切除手術的患者,實施有效、全面、有針對性的術后護理,通過體征護理、體位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在外科臨床中值得積極推廣使用。
[1]任娜娜,張詠梅,劉艾,等.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康復效果影響的Meta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30 (16):98-103.
[2]席守茗.腹腔鏡下胃大部切除術后腸內營養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4):214-215.
[3]王大友.胃大部切除術后胃癱綜合征患者的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2):370.
[4]田路.胃大部切除術后胃癱的護理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0):355-356.
[5]林麗蓮.腹腔鏡下胃大部切除術后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1):235-236.
[6]許杰,張偉宏.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大部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4):158-159.
[7]馮琳.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胃大部切除術患者的臨床療效[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7):1076-1077.
[8]周瑤.胃大部切除術后的護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3):245.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Effect of Nurs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WU Pan-ying
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yin City,Jiangsu Province,Jinagyin,Jiangsu Province,214443 China
R473
A
1674-0742(2016)07(c)-0158-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1.158
吳攀英(1978.9-),女,江蘇江陰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研究。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