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蕊內蒙古赤峰市醫院婦產科,內蒙古赤峰 024000
?
探討自由體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的臨床有效性
邢志蕊
內蒙古赤峰市醫院婦產科,內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由體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的臨床有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3年10月—2015 年4月期間該院收治的60例初產婦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各組產婦30例,研究組產婦使用自由體位方式完成分娩,對照組產則使用常規的臥位方式完成分娩,對兩組產婦分娩的結果進行分析對。結果研究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73.33%,剖宮產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50.00%,剖宮產率為50.00%。研究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所以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過程中,使用自由體位就可以辦到,同時還可以有效的縮短產程,保障母子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降低產后出血量等,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自由體位;自然分娩率;剖宮產
該研究旨在探索自由體位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的臨床有效性。所以自2013年10月—2015 年4月期間,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共6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產婦進行分析研究,得到滿意的研究結果,使用自由體位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宮產率。對未來產婦分娩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以下為詳細的報道內容。
1.1一般資料
于2013年10月—2015年4月期間,隨機選取6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1],各組產婦30例。對照組中,年齡最小的患者為22歲,年齡最大的為32歲,平均年齡為(24.52±1.00)歲。孕周最短的為37周,最長為41周,平均孕周為(38.20±2.01)周。研究組中,年齡最小的患者為21歲,年齡最大的為34歲,平均年齡為(23.20± 1.40)歲。孕周最短的為38周,最長為42周,平均孕周為(37.32±2.11)周。
1.2方法
1.2.1對照組該組患者使用常規形式的分娩方法[2]。該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臥位方式完成分娩,取臥位,生產過程中,需要一位家屬陪伴產婦,醫護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操作。
1.2.2研究組該組患者使用自由體位的分娩方式[3]。詳細如下:產婦生產的過程中,醫生以及護理人員需要陪同患者,同時需要一位家屬來陪伴產婦,指導患者采取可以讓自己最舒服的姿勢,開展相應活動,例如:可以使產婦借助軟枕,借助坐式的馬桶以及坐便椅子等[4-5],同時需要支持且幫助產婦使用蹲、坐、搖擺、前傾、曼舞以及站立等生產姿勢,在此過程中,產婦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覺來選擇最佳的體位,產婦宮口全開之前需要避免產婦處于平臥位置。如果患者宮口開全的時候,那么就需要送進產房,這時候就需要產婦還是按照自己的選擇,來使用坐、蹲、站立以及趴等自由體位來完成生產。等到胎兒頭著冠的時候,就需要醫生以及護理人員帶領產婦回到產床,這時候就選取半臥位,將胎兒分娩出來[6-7]。
1.3評價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中選擇使用剖宮產還是順利完成自然分娩,之后對其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宮產率進行計算。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5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8]。
研究組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有22例,自然分娩率為73.33%,剖宮產的患者有8例,剖宮產率為16.67%。而對照組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有15例,自然分娩率為50.00%,剖宮產的患者有15例,剖宮產率為50.00%。研究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所以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01,P<0.05)。
該研究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初產婦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分組研究,一組使用常規分娩,不進行任何體位等指導,一組患者使用自由式分娩方法。得到以下結果:后者自然分娩的患者有22例,剖宮產的患者有8例,前者自然分娩的患者有15例,剖宮產的患者有15例。研究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73.33%,剖宮產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自然分娩率為50.00%,剖宮產率為50.00%。研究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所以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60例初產婦來說,分娩方法使用常規方法,其剖宮產率較高,自然分娩率較低,若使用自由式分娩,可取得顯著的效果,這跟大部分研究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例如:可以有效的降低剖宮產率,同時提升自然生產率。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手術之后住院時間等,同時提升患者的預后效果,降低術中出血量,具有顯著的安全性,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Anita J.Gagnon,Andrea Hulst,Lisa Merry,et al.Cesarean section rate differences by migration indicators [J].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3(4):575-579.
[2]祝志娟,陳萍,陳蓉.分娩球運動待產結合自主式屏氣法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臨床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3,12(1): 325-326.
[3]陳潔芬,李淑柳,毛小碧.國際產科服務新模式促進自然分娩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5):1021-1022.
[4]涂艷麗.個體化全程陪伴分娩對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減少產后出血的意義[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2(18):58-59.
[5]郜秋花.應用氣囊仿生技術助產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325-326.
[6]樓樂飛,韓建梅,張秀燕.丈夫陪練減痛分娩技巧和陪伴分娩對自然分娩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4,52(4):25-26.
[7]劉燕翔,單翠萍.人性化護理促進自然分娩率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2014,12(4下旬刊):120-123.
[8]陳蔚琳,劉欣燕,王春靜,等.經陰道分娩時用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植入性胎盤的結局分析—附25例病例報道[J].生殖醫學雜志,2013,14(9):225-226.
Study on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Free Posture in Improving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and Reducing Cesarean Section
XING Zhi-rui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Chifeng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Chifeng,Inner Mongolia,02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free posture in improving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and reducing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primipara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research group finished delivery by free posture, the control group finished delivery by conventional way of clinostatism, and the delivery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33% vs 50.00%),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6.67% vs 50.00%)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ree posture can successfully improve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and reduce cesarean 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 it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tect the safety of mother and child and extremely reduce the postpartum hemorrhage,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ree posture; Natural delivery rate; Cesarean section
收稿日期:(2015-10-17)
[作者簡介]邢志蕊(1974.6-),女,內蒙古赤峰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臨床研究。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02.095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1(b)-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