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 劉慧翮
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法規建立
□ 鄭州 劉慧翮
1.環境會計信息過于雜亂,難以辨認。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沒有進行單獨披露,而是分散在各個報告中,由于上市公司信息量大,在對其環境會計信息進行采集和分析時,很難找到相應的信息,必須花費很大的功夫去確認和界定相關信息。某些煤炭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中都有環境會計信息,而且,在收集信息時,有些信息是否應被看成環境會計信息很難加以確認。例如,企業的罰款,因為沒有說明罰款的原因,即是否為環保違規罰款,所以無從得知其是否為環境會計信息;又如,公司的技術改造工程,由于沒有說明具體的改造內容,即是否為環境方面的改造,就很難得知其是否為環境會計信息等。
2.環境會計信息傾向于有利信息。通過調查分析可知,上市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了披露,但是基本上都是有利的信息。例如,安泰集團、寶泰隆、潞安環能和大有能源在其招股說明書上表明其通過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而對于其在環境方面造成的不利影響和違規行為卻沒有提及。這對于企業正視環境問題十分不利,企業只會在這一過程中增加其虛榮心,漸漸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作為一種廣告推廣手段,而這已經嚴重違背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初衷。對于政府及其他信息使用者來說,由于不能及時發現企業在環保方面的違規行為,也就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更不利于政府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不統一。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主要在招股說明書、董事會報告、重要事項、報表附注和單獨環境中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還有公司在兩種甚至兩種以上報告中披露了環境會計信息。例如,中煤能源采用了全部五種方式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上海能源等10家公司則同時采用了四種披露方式。而且,在這些報告中同時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有很多重復交差的地方,要獲得準確和簡明的信息,信息使用者還需要對信息進行統計,十分不方便。
4.環境會計信息缺乏前瞻性。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反映的主要是企業在過去一年的環境信息。例如,在調查的幾家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中主要披露的是2014年甚至更早以前的環境會計信息,如環保投資、環保費用和環保認證等,而對于環保計劃卻只有神火股份等少數公司進行了披露。大部分公司都缺乏資金投放利用情況的定量信息描述,例如,未來環保資金有多少,其將用在環保的哪一方面,是繳納環保費用,還是進行環保投資,又或是進行環保宣傳等。由于對未來的環境會計信息沒有進行詳細披露,信息使用者也就會對公司未來的環境狀況缺乏了解,從而不利于其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1.缺乏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盡管我國在環保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的引導下,在環境會計法律法規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前頒布的相關環境會計法律法規卻存在巨大的問題,例如,內容簡略、針對性不強等?,F階段,由于我國還沒有正規和權威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和法規,所以,煤炭公司在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也就不能做到有據可查,有法可依。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環境信息的披露,這導致披露的形式不統一,披露內容雜而且亂。因此,必須加快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制定的腳步。
2.缺乏環境會計的第三方監管和審計。我國對于煤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管理十分松懈,就連環保局和證監會都沒有提出對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作出明確的規定。另外,我國缺乏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獨立審計的機構和單位,這樣就使得上市公司猶如脫韁的野馬,在很多方面都比較隨性,對不利的環境信息進行隱瞞,使環境會計信息的真實度和可用度大大降低,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評斷和投資決策。
3.企業的環保觀念尚未真正形成。我國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基本上都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忽視環境效益。他們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多處于被動的狀態,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社會輿論的壓力和要求,而未真正形成環保觀念。這就導致公司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處在被動的狀態,對相關的信息披露敷衍了事,不能認真嚴肅地對待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從而引起許多問題的發生。
4.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十分欠缺。我國環境會計的起步比較晚,盡管現階段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已越來越被人們認知,但是,由于環境會計發展不成熟,所以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也十分欠缺。這就使得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在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缺乏環境會計人才的指導,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經驗和統一的規劃,從而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出現很多的問題,如環境會計信息雜亂,無法辨認等。
1.建立和健全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和法規。法律法規具有明示和校正的作用,它可以以明確的形式,告訴人們哪些是合法的行為,哪些是不合法的行為,使違法的行為得到校正,往合法和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樣的道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則可以明確合法和不合法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以校正不合理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诜煞ㄒ幍闹匾饔茫瑖覒喑雠_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權威性法律和法規,建立相應的規范體系,使上市公司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最低限度的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具體為:(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把企業環境報告的相關規定加入《會計法》,同時,單獨頒布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和法規;(2)國務院:擬定調節會計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3)財政部:根據我國國情,對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相應的審計準則等規范;(4)環境保護部門:加強對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工作,創建公司環境信息共享機制;(5)證監會:制定關于環境信息生成、報告內容及形式的規范。2.加強環境會計的第三方監管和審計。煤炭行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不會真實、全面、認真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國家財政預算資金合理性的監管,對國家在環保方面的財政撥款嚴格控制和核算。另外,隨著公司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和環境危機的日益凸顯,對企業進行第三方鑒證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會計師事務所應建立健全環境審計的具體實施辦法和環境會計評價系統,通過一定的審計程序,對煤炭行業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審計。同時,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環保部等宏觀監管部門也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對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監管,以消除不好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因素。
3.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企業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體,只有企業對環境問題有了足夠的重視,認識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于自身長遠發展以及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作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才能真正發揮效用。要提高企業的環保意識,就必須加強環保文化的宣傳。但我國對于煤炭行業的環境行為卻缺乏應有的關注度,這直接造成了煤炭行業缺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外在壓力。因此,政府應加強對煤炭行業環境行為的關注度,在煤炭行業上市公司中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新聞媒體也要承擔起環保的宣傳、引導和監督任務,將最真實、最及時的環境會計信息展現給社會公眾,引起煤炭行業對于環保的需求。

4.培養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任何措施的實行都離不開人才。所以要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了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我國的環境會計工作才能在正確的指導下規范進行。然而,現階段我國對于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卻比較欠缺,環境會計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培養環境會計人才。具體為:(1)大學學校開設環境會計專業,在該專業中根據企業的需要以培養環境會計人才為教學目標,多開設環境會計方面的課程,多建設實驗基地進行環境會計實訓,多組織環境會計方面的知識競賽和開展環境會計方面的社團活動;(2)新聞媒體舉辦環境會計方面的節目,對環境會計方面的新聞多加報道;(3)國家在學校中多開設環境會計研究機構,并加大對這些機構的投入。[基金項目:(1)2014年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42400411410);(2)河南工程學院人文社科基地會計研究中心資助]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