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s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讓很多家庭都躍躍欲試,而出生次序與孩子們的成長更是息息相關——已有研究表明出生次序會影響孩子的體重:老大在成年后更容易發胖。那么出生次序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是否有影響?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出生次序對人格確實有影響
有些研究者認為,出生次序對人格的影響,幾乎和性別以及遺傳因素對人格的影響一樣大。出生次序會影響你觀察世界的方式,你對別人的期望,以及你對待他人的方式。奧地利精神病學家 Alfred Adler 首次提出了出生順序會影響人格的觀點。他認為,在老二出生以前,老大享受家中獨生子女的優越身份,所以在弟弟妹妹出生后,也力圖保持自己先前的特權,因此努力上進;而老二則通常會反抗,爭取比哥哥姐姐更優越,所以成年后也更好于競爭。
現在,心理學理論普遍認為,先出生的孩子有一定的特權,但同時也肩負著一定的責任;而排行中間的孩子是“注意力尋求者”,一直掙扎著尋找自己的身份;而家中的“老幺”享受到的來自于他人的慈愛往往最多,所以很容易被慣壞。
家庭成員互動決定人格發展
不管怎樣,有一點是我們可以肯定的:任何一個家庭中老大和老二的性格都不同。但是,基因組成相似的兩兄弟,為什么可能其中一個喜愛交際又能逗大家開心,而另一個則既深沉又內省呢?有的心理學家認為,出生順序的不同導致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方式不同,因此人格就會受到影響。
簡單地說,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一個試驗品。父母在教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沒有經驗,難免會過分小心,這樣可能會導致父母們做任何事情都嚴格遵循指導手冊——對孩子極度關心,對細節問題還有點過度神經質。所以,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很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并總是試圖取悅父母。
如果一對夫婦決定再要一個孩子的話,因為他們已經有了養育孩子的經驗,所以在教養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就不會過分嚴苛。先出生的孩子本來占據了父母全部的資源,包括父母的關注,而第二個出生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要從哥哥或者姐姐那里“爭奪”父母的關注。因為父母較為放松的養育方式,老二可能不像老大那樣注重完美。而且,因為他們得到的關注要比姐姐或哥哥少,所以更喜歡去取悅他人。
還有,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往往會“教導”年幼的兄弟姐妹,向他們解釋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向其他人傳授知識對認知功能有很高的要求,孩子們需要回憶自己的知識,對知識進行建構,然后想出一種好的表達方法——這些過程也有助于老大的智力發展。而且,研究者們確實發現,在兄弟姐妹當中,先出生的孩子最聰明的案例要比后出生的孩子最聰明的案例多。
同伴vs兄弟姐妹vs父母:誰的影響更大?
近期有研究表明,兄弟姐妹在每個人的人格形成中至關重要,還有的專家則堅持,同學、朋友等同伴對人格形成的影響要更大。迄今為止,研究者們還不能確定在這幾種因素中,哪一個對兒童人格形成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雖然同伴、兄弟姐妹、遺傳和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但父母仍然是影響孩子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孩子在一歲前就形成了對父母的印象,而且會有意無意地效仿父母的行為。在生命的第一年中與主要的照顧者之間形成的聯結,對孩子以后的自信心、信任感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正是這種經歷給兒童留下了父母的印象,并對兒童產生長久的影響。
排行不同的孩子,怎樣教育才合適?
既然不同出生次序的孩子有自己的人格特征,那么家長可以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長。
對于先出生的孩子來說:
●家長往往會讓老大成為弟弟妹妹們的榜樣,但是這在無形之中就給老大增加了很大的壓力。要注意壓力是否對孩子產生了消極影響,小心使用“應該”“必須”等詞匯,比如你不能對孩子說“你應該更了解這一點的”。
●在你賦予老大更多責任的同時,也應給老大一些特權,比如可以晚睡一會。
●家長們很容易讓第一個孩子承擔太多的責任和義務。老大沒準會在弟弟妹妹哭鬧的時候拿給他一個玩具,但是別期望老大時時刻刻都能幫你,他也只是個孩子而已。
對于排行中間的孩子來說:
●當老二勸弟弟妹妹不要吵架的時候,你應該表示感謝。
●尊重孩子的需求,并給孩子創造能去公園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的機會。
●先出生的孩子往往能在最開始的時候擁有父母全部的愛和關注,最后出生的孩子也一樣,因為他們出生后,兄弟姐妹可能已經長大并離開家獨立生活了。但是排行中間的孩子往往需要和兄弟姐妹們分享父母的關注。所以你要單獨給排行中間的孩子留出一點時間,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事實上,父母對每個孩子都應該這樣做,但是這對排行中間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對于最后出生的孩子來說:
●最后出生的孩子常常會覺得自己沒有被家長重視。所以你應該讓老幺也參與到家庭問題的決策當中,比如說該去哪吃晚飯,或者是該看哪個電影。
●注意老幺的每一個“第一次”。當他第一次學會系鞋帶,或者是第一次自己在尿壺里尿尿時,你應該和看見老大的每個第一次時一樣,感到興奮和驕傲。而且應該和對待老大老二一樣,也在家里展示老幺的畫和手工作品。
●適當讓老幺也做些事,即使是把紙巾放在桌子上這種小事也行。因為家里人總是覺得他們太小了,什么也不能做,這樣可能會導致老幺長大以后,對生活和工作都形成逃避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