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性氣管良性狹窄應首選內鏡治療
繼發性良性氣管狹窄最常見于氣管插管后和/或氣管切開后的患者,可通過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目前,氣管袖式切除術是治療良性氣管狹窄的首選治療方案,特別是復雜性良性氣管狹窄。非手術方法包括:支氣管鏡下氣道球囊擴張、支氣管鏡下氣道內激光治療、支氣管鏡下氣管支氣管支架技術。有報道指出對于經過篩選的患者,支氣管鏡下治療良性氣管狹窄的結果令人滿意。
對于支氣管鏡下治療良性氣管狹窄的可行性,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共識或指南作出指引。鑒于此,來自土耳其的 Dalar 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回顧性研究,嘗試為良性氣管狹窄患者制定最優治療決策,其結果發表在近期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雜志上。
該研究為回顧性隊列研究,收集了自 2005 年 8 月-2013 年 1 月共 132 例診斷為良性氣管狹窄的患者病例資料,在其治療后2年內進行隨訪,其平均年齡為52歲,62例為女性(47%),70 例為男性(53%)。患者均通過胸部 CT 平掃或纖支鏡檢查來確定氣管狹窄的程度,并將其分類簡單性氣管狹窄及復雜性氣管狹窄。
簡單性氣管狹窄定義為病灶大小<1 cm 的腔內閉塞,伴失去軟骨支撐或氣管軟化。復雜性氣管狹窄定義為管腔內廣泛性疤痕病灶≥1 cm 并伴有不同程度軟骨破壞,或有環形疤痕收縮,或氣管軟化性及炎癥性氣管狹窄。治愈標準為患者在接受介入性治療后 1 年內沒有出現復發。
該研究中,簡單性氣管狹窄患者(n=6)共接受了12次硬質支氣管鏡和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平均每例患者2次),共置入5個支架,總成功率為100%。在124例復雜性氣管狹窄患者當中,4例直接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余共接受了481次硬質支氣管鏡和487次纖維支氣管鏡治療,總成功率為69.8%。
該研究表明,支氣管鏡在治療良性氣管狹窄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良性氣管狹窄患者我們需要在治療前進行精確的分類。簡單性氣管狹窄應首選支氣管鏡下腔內治療,而對于復雜性氣管狹窄,則需經多學科討論并常常需要外科手術干預。雖然復雜性氣管狹窄目前主要治療方式仍為外科手術干預,但支氣管鏡可成為那些不耐受手術患者的另一種有效的保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