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升升 大連都市發展設計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11
城市色彩規劃探析
——以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為例
文/崔升升 大連都市發展設計有限公司 遼寧大連 116011
目前我國的城市色彩規劃仍處于探索時期,急需從整體上把握建筑色彩的設計及城市色彩功能的分區,解決“千城一面”等諸多問題,從而形成豐富生動而又整體協調的城市形象。文章通過對隆昌縣城市色彩設計的實例研究,分析隆昌縣城市色彩現狀,分別從宏觀、中觀及微觀層面對隆昌縣城市色彩規劃進行研究。
色彩;城市規劃;設計
在我國高速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色彩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視,城市色彩規劃作為城市規劃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往往滯后于快速發展的建設熱潮。人文背景中的色彩傾向和自然環境色彩基因被忽視,趨同的高科技建造手段和現代建筑材料削弱的城市色彩的個性,導致城市地域文化特色逐漸淡化。由此可見,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色彩規劃,對于提升城市形象、豐富城市美學內涵及彰顯城市人文精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本文基于城市空間的視角,對文化、人工、自然三方面要素進行提煉,并在此基礎上依據色彩理論和各城市案例分析,塑造能夠反映地域特色和協調自然環境的城市色彩形象。
國內于1998年首次引入色彩地理學說并將其應用于中國城市色彩實踐至今,已有300多做城市提出了城市色彩規劃目標。本次借鑒案例城市主要為重慶市、洛陽市及石城縣。總結出一系列借鑒意義:一注重地域特色的發掘,體現本地特色;二結合自然、人文、人工環境對城市色彩進行綜合分析;三多層次規劃設計,宏觀層面注重整體把握,中觀層面進行分區指導,微觀層面對城市空間要素進行專項分析;四從不同城市功能片區的角度進行分區控制,分功能引導。
隆昌縣城市色彩和建筑風格受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地貌的影響較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體系。一方面由于隆昌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對傳統建筑影響表現在外墻立面用白灰粉刷,屋頂采用青瓦坡屋頂,因此構成了建筑的基底色。另一方面,由于隆昌縣盛產青石,早有“青石之城”、“石牌坊之鄉”的美譽,形成了“質樸、淡雅”的色彩特征。此外,隆昌縣悠久的歷史積淀也成為了城市的重要特征。
隆昌縣城市色彩規劃應從符合氣候特征、與山水底色互補、銜接歷史文脈等幾個方面加以考慮。同時在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經研究,我們認為隆昌縣城市色彩在以“水墨重彩、古韻雅致”的城市印象上,以灰色和赭黃色系為基調色,在此基礎上調整變化顏色的色相、明度和飽和度作為輔助色及點綴色,塑造“依山傍水城隱間,牌坊青石世代存”的宜居城市意象。
根據《隆昌縣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及城市色彩管控分區劃定,將隆昌縣城市色彩規劃分區劃定為以下十個分區:
歷史文化保護區:即南北關等國家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擁有多處文物建筑及傳統街巷,色彩上形成了一定的古城風貌,色彩主色調以深灰色和亮象牙色為主。
老城核心區:色彩重點控制區域,主色調以深灰色、淺灰色、灰藍色及灰黃色為主。
老城區:色彩上有一定的過渡性。
中部濱湖現代生活區:色彩上應延續老城區部分色彩,同時又是新城色彩的過渡區域。主色調以灰青色、灰黃色、赭黃色及灰紅色為主。
西部濱湖現代生活區:隆昌旅游服務中心,色彩上可延續傳統色彩風貌。主色調以深灰色、亮象牙色及灰黃色為主。
南部濱湖現代生活區:南部生活片區中心,體現隆昌現代城市色彩風貌。主色調以象牙色、淺灰色及灰紅色為主。
行政辦公配套區:整體上應體現莊嚴、肅穆、大氣的色彩氛圍。主色調以中灰色、亮象牙色、深褐色及灰紅色為主。
現代倉儲物流區:色彩整體上應體現簡潔明快的現代倉儲園區特征。主色調以中灰色、灰藍色及象牙色為主。
北部現代產業區:色彩上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工業特征。主色調以中灰色、灰藍色、灰青色及象牙色。
南部現代產業區:產業研發中心區域,色彩上應體現高新技術產業的時代氣息。主色調以中灰色、灰青色、亮象牙色及深褐色為主。
6.1居住建筑色彩控制引導
居住建筑色彩是市民生活、休息環境的重要景觀組成部分,居住建筑應具有溫暖、輕松、愉悅、安全的色彩環境。規劃基本色以亮象牙色、淺灰色等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為主,配以少量的褐色、暖灰色系色彩,給人以溫馨、淡雅的感受。
6.2商業、辦公建筑色彩控制引導
商業、辦公建筑風格時尚簡潔,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選用現代風格,采用虛實幾何的手法打造豐富的建筑立面,幾何體的穿插形成豐富的建筑形態,體現現代商業、辦公建筑的時尚與魅力。商業、辦公區域的配色,采用簡潔而鮮艷的配色,能表現充滿活力的商業氛圍。
6.3科教文化建筑色彩控制引導
學校建筑色彩要求寧靜淡雅。其色彩應根據學校的性質進行選擇。小學顏色鮮艷松弛,中學的色彩環境應體現溫暖、安靜,大學的色彩應該素雅、和平、嚴謹。科教文化建筑應表達精致、含蓄的色彩感覺,以高明度、低飽和度的色彩為主。
6.4工業建筑色彩控制引導
工業建筑定義為厚重和動感的色彩基調。主色調為灰色、灰藍色、赭黃色等中性色的淺色系,以較高的純度和較高的飽和度色彩體現工業區的理性和有條不紊的感覺。
6.5綠化景觀色彩控制引導
綠化景觀大部分采用當地樹種,色彩為飽和度較低的綠色系,營造輕松、愉悅、醒目的氛圍。
6.6其他設施色彩控制引導
城市道路、橋梁大部分采用冷灰色系,給人莊重感,道路附屬設施可適當采用少量褐色為點綴色,豐富其配色。
公共設施、公交車、戶外廣告色彩均與周邊大環境相融合,可適當采取少量純度較高的淡紅、淡藍色、灰白色系。
公共區域亮化、歷史文化保護區光色以橙黃色光為主,可以適當運用彩色點綴;商業繁華區,冷暖搭配,但以冷色為主,營造多彩的商業氛圍;隆昌河兩岸,采用高色溫光色,冷光為主,局部冷暖結合,營造山水特色。
小品雕塑大部分采用青灰色系顏色,營造石牌坊之鄉的特色。
城市色彩規劃應當成為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的一到程序,其實施離不開相關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切實有效的政府干預和法律監督是規劃控制得以實施的必要保障。其次,還應依賴于市民對城市生活的理解和普遍參與,應廣泛征求市民的意見與建議,喚起公眾的參與意識,調動市民的積極性,從而共同管理和完善城市環境。
[1]季津,曹林,李健.淺議城市色彩規劃[J].城市規劃,2007(9):64.
[2]劉宛.城市設計實踐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趙思毅.城市色彩規劃.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4]徐光華,徐建剛,李偉,等.基于法定規劃編制體系的城市色彩規劃編制體系構建——以洛陽市色彩規劃為例[J].規劃師,2014(1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