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祝蘭+丁金平



摘要:本文針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提出微課適當應用于財會專業理實一體教學、專業實訓教學課程,可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課堂教學的興趣以及解決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對抽象概念理解的困惑,采用集中理論講授、現場演示、微課補充及巡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最終提升學生對財會專業實操技能的掌握能力。
關鍵詞:微課 ?財會教學 ?高職
息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當前廣泛應用的眾多社會性工具軟件(如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店),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在革新教育模式中,從中小學到高校,“微課”在學生的整個學習教育階段已經流行開來,具有十分廣闊的教學應用前景。
2012年秋開始,教育部面向全國中小學舉行微課作品征集評選大賽。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正式下發通知,決定于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舉辦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根據粵教高函[2014]66號,2014年5—8月,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了2014 年廣東省高職院校微課教學比賽。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教師發展研究會多次舉辦了“高等院校幕課、微課教學開發與應用骨干教師”培訓。中國高等教育協會職業教育委員會于2014年10月底在廣州舉辦“全國職業院校微課程開發、制作與應用實操演練經驗交流會”等,這些活動說明,在高職教育中,如何制作開發和運用微課才能有效提高高職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繼而有效幫助學生加快理解和掌握專業實操技能值得探討。本文針對微課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中如何應用進行實踐與探討。
一、“微課”的概念和特點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不同于傳統單一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是在傳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設計新穎的教學資源。微課具有制作簡單、時間短、內容精簡突出、運用靈活等特點,一般不超過15分鐘,其體現的知識點針對性強,內容非常具體,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專業實操要點。
二、微課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中的前景調查
針對“微課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應用情況調查”,筆者隨機抽取了我院2012—2014級5個班100多名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學生中過半數以上聽說過微課,但仍有42%的學生完全不了解微課;在學生的學習期間上過微課的占比為36%;而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上過微課的比例不高,僅占29%。調查表明,微課是近幾年在高職教育興起并流行,而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還不普遍;在對“微課能否提高學習興趣”一項調查中,學生一致認為,微課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具體見表1。因此,在高職財會專業教學中適當制作微課并有效運用于教學,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值得我們探究。
三、微課在高職財會實訓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點鈔訓練在微課中的應用實踐
2013年9月,開學第二周,筆者指導了2013級會計電算化(2)班的《點鈔和計算器快打實訓》,在點鈔訓練中,教學方式主要通過教師手工現場演示方法1和方法2,即傳統的臺面支撐式單指單張和三指三張點鈔法,并輔助性演示了微課中的方法3和方法4,即懸空式單指單張、四指四張點鈔法,訓練過程通過巡查指導和多次不同范圍演示,考核要求學生展示兩種或兩種以上點鈔,結果考核時發現過半數以上學生選擇方法1和方法3,即臺面支撐單指單張與懸空單指單張法,兩種考核優良率均為83%,而選擇方法2和方法4,即臺面支撐三指三張法和懸空四指四張的只有少數學生,優良率相對較低,平均四種方法優良率為75%(見表2)。
2014年11月,第13周的2014級會計電算化(2)班的《點鈔與計算器速打實訓》訓練中,我們通過網絡下載了微課,該微課錄制了兩種點鈔方法,分別為方法3和方法4,即懸空式多指多張(四指四張)和懸空式單指單張點鈔法,時長5分鐘。而另外兩種方法1和方法2,即臺面單指單張點鈔法和臺面支撐式多指多張(三指三張)則在實訓過程中通過教師現場演示,在訓練時要求學生在四種或四種點鈔法中任選適合自己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訓練考核,同時在訓練時循環播放微課多次,結果在考核過程中發現,全班近80%以上的學生展示微課中的兩種點鈔方法,即方法3和方法4。少部分學生選擇通過教師現場演示指導的方法1和方法2,都能達到考核優良或合格要求。
從表2可以看出,在點鈔實訓中,對于2014級學生,教師使用微課和手工現場演示及巡查指導結合的實訓教學方法,與2013級學生未使用微課的考核結果相比較,顯然2014級的優良率比2013級從總體上提高了6%。
(二)基礎會計實訓中支票開啟與會計憑證裝訂實訓在微課中的應用實踐
2012年5月,筆者制作了《支票開啟》和《基礎會計實訓——會計憑證裝訂實訓》微課。在《支票的開啟》中錄制了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的開啟,時長10分鐘;在會計憑證裝訂實訓中錄制了在憑證左上角斜打兩孔裝訂方法1,時長15分鐘。筆者在2013年9月所教的2013級會計電算化(2)班(簡稱會電132)的《基礎會計實訓》中播放了《支票的開啟》微課3次以上,經巡查發現學生開支票的差錯人數比以前減少;而對于會計憑證裝訂實訓,筆者在實訓現場手工演示了會計憑證裝訂方法2,即在憑證左上側垂直打兩孔裝訂法,并拍制了該微課,在課上播放了1次《會計憑證裝訂方法1》微課,并告知學生將在以后的專業實訓項目當中學到微課視頻中的會計憑證裝訂方法1,考核發現,全班近90%的學生選擇筆者在現場演示中的憑證左上側重直打兩孔裝訂方法,少數幾人選擇微課中演示的方法,而且在選擇會計憑證裝訂方法1的學生中,有相當部分人數未達到裝訂優良要求,需指導教師手把手再裝訂(見表3)。
2014 年9—10月,筆者教了2012級會計電算化(1)班(簡稱會電121)和2012級國際會計(1)班(簡稱國會121)兩個班的《會計綜合模擬做賬》實訓,兩個班過半數以上學生不懂如何裝訂會計憑證,因此,筆者在會電121班的實訓課上現場分別演示了兩種會計裝訂方法,并要求任選一種裝訂方法裝訂會計憑證,考核時發現全班59位學生中,兩種方法均采用,只是近半數以上學生對裝訂要點掌握不到位,要么打孔位置與憑證邊線距離太近,要么孔打歪了,要么裝訂線拉不到位,或憑證封面粘貼填寫不規范等。然而,在國會121班的課上,筆者播放了2012年5月制作的《基礎會計實訓——會計憑證裝訂實訓》微課數次,并結合現場演示了憑證左上側垂直打兩孔裝訂法,同樣要求學生任選一種憑證裝訂方法進行考核,結果發現,近90%的學生能達到考核要求,僅有少數幾位學生未能達到優良程度。
從表3可以看出,在會計憑證裝訂實訓中,從會電132班到會電121班,再到國會121班,兩種會計憑證裝訂方法平均考核結果的優良率分別為71%、75%、87%。會電132班和會電121班為較少使用和未使用微課,而會電121的兩種會計憑證裝訂方法平均優良率比會電132增長了4%,這是因為會電121班比會電132班高一年級,他們已經修完基礎會計實訓、財務會計實訓等課程;而國會121班的兩種會計憑證裝訂方法平均優良率比會電121班增長了12%,這足以證明國會121班使用了微課及現場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確實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專業實操技能的掌握。
(三)微課是專業理論和實訓教學有效的補充
從點鈔實訓和會計憑證裝訂等專業實訓中,微課經實踐和調查,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肯定。“2012—2014級國際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訓教學方法實施效果調查”顯示(見表4),所有受調查學生均表示微課能提高對專業學習的興趣;90%以上的學生認為微課能提高學生的集中注意力并有效幫助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要點。
根據多年來筆者所教過的基礎會計實訓和財務會計實訓以及會計綜合模擬實訓等專業實訓,學生在會計憑證粘貼與折疊中,雖然筆者在現場分別演示了橫向和豎向小張原始憑證的粘貼與大張憑證的粘貼與折疊方法,然而在巡查指導時,發現還有部分學生粘貼與折疊不整齊、不規范。尤其在一筆會計業務涉及多張記賬憑證或賬頁之間、科目匯總表等之間的過渡銜接操作中,筆者在集中講授時都會反復強調提醒如何從第一頁“過次頁”,再正確過渡到“承前頁”的第二頁,結果還是發現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做到。在2014學年第1學期第18—19周進行的財務會計實訓中,當會計電算化2013級1班的學生觀看“原始憑證粘貼與折疊”微課后,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按正確方法折疊原始憑證。如果能夠制作相應的“記賬憑證、賬頁的銜接”微課,再結合集中講授和巡查指導,學生對該項技能的掌握可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實踐證明,單一通過教師集中講授或現場演示的教學方法不能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采用集中理論講授、現場演示、微課補充及巡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因此,教師適當運用微課是前兩者教學方法必要的而且非常有效的補充。
四、財會實踐教學中對微課的運用和制作要求
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是微課用得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只有適當運用微課才可以有效提高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效果。如何將微課運用效果達到最佳狀態?這就必須注重微課的制作形態、題材、質量等多方面的要求。
(一)專業微課制作形態的確定
微課可以制作成多種類型,如講授類、演示類、實驗類、表演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等,在財會專業技能實踐教學中,制作講授類、演示類的微課較為適用。在講授類的微課制作中,通常可選取對于某一會計術語或概念知識點(如憑證賬頁或支票等銀行結算票據)為講解題材;在演示類的微課選取題材中,可以將會計核算程序中的某一操作性、實用性較強的步驟或關鍵要點作為制作演示的內容。
(二)專業微課制作的環境質量要求
在微課的制作質量要求方面,對于講授類的微課,語言要簡潔,切入關鍵知識點,可以適當注重背景,且能起到提神醒腦或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對于演示類的微課制作,關鍵是語言配合動作示范,強調兩個方面:一是語言要精準,二是動作要規范,否則就會起到誤導的反作用。無論是講授類還是示范類的微課制作環境都不能雜亂。
(三)專業微課制作的時間控制
在微課制作時間方面應該有所控制,所謂微則體現其短小精悍,因此微課的制作時間一般控制在5—10分鐘為宜,最少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否則容易讓學生感到疲勞并失去新鮮感而直接影響微課的教學效果。
(四)專業微課制作和運用的數量要求
在財會專業教學中,微課制作的專業知識點和技能實操點有很多,應該善于適當挖掘,此外,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數量不應太多,1課時宜運用一到兩個,最多不超過兩個,否則,學生不能完全接受掌握要點,同樣影響教學效果。
五、結語
在網絡時代及電子科技發展的新時代,微課可以自己制作并靈活應用,也可以通過網絡共享,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讓學生按需選擇學習非常方便靈活,因此,微課創新了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實踐證明,在財會專業教學中,尤其在財會專業實訓教學中,微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微課有效提高了學生對專業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興趣;尤其采用集中理論講授、現場演示、微課補充及巡查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因此,微課是財會專業理論和實訓教學必要的補充。可見,善于挖掘制作專業微課,并將微課適當運用于財會專業理實一體教學、專業實訓教學課程,可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課堂教學的興趣以及解決學生在理論學習中對抽象概念理解的困惑,最終提升學生對財會專業實操技能的掌握能力。X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13.
[2]胡鐵生.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3]吳嬋.關于微課對優化高校教學效果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3,(10中):17-18.
[4]胡鐵生.“微課”:區域教學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環境建設與資源開發,2011,(10):61-65.
[5]巫雪琴.校本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07):32-34.
[6]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改革的“微課程”研究[J].商業會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