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娟
摘 要:教師要要針對學生特點,“投其所好”,多采用激勵性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運用信任激勵方法, 要相信學生行。在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并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
關鍵詞:表揚評價;過程評價;不同層次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130-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關系到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后,建立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能夠促進小學教師積極的教學,而且能夠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出發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扎實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其對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發展下,如何有效的評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建立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標準,是小學數學課堂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進行了研究。
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表揚評價
學生需要尊重和信任,需要教師的正確評價。在教育中給他們尊重和信任,適當的鼓勵,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奇跡往往就會發生。教師要要針對學生特點,“投其所好”,多采用激勵性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多運用信任激勵方法, 要相信學生行。俗話說得好,“信任就是力量”;“信任是最高的獎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米勒博士曾就表揚做過一項實驗:他將412名10至12歲的小學生分成兩組,觀察其受到表揚后的反應。在讓孩子們接受多項測試后,對其中的一組夸獎“頭腦聰明”,對另一組則反復贊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過后。再進行測試。考試后告訴所有的同學“這次成績都很差”。這時,先前被夸獎‘。頭腦聰明”的一組孩子,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垂頭喪氣;相反,被贊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的一組孩子則大多以為自己這次不夠努力。下次繼續努力。都是表揚性語句,但是卻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值得我們深思。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上的表揚聲多了。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解。個別教師在運用表揚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時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隨意性,使得表揚沒有起到正面的作用,適得其反。
二、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
在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并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才能有效地改變評價過分偏向終結的現象,也有助于實現評價的個體化,實現評價的發展性功能。班上有位女生,表達能力較弱,聲音很輕,課堂上很少自覺舉手發言。一次,我點她讀一道例題,她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第一遍讀完了,但她的聲音很輕,于是我給的評價是:“恩,很好,如果聲音再響亮點那就更好了,要不你再試一次”她很高興,真的又讀了一遍,這次的聲音明顯比第一次大了許多,老師為她鼓掌叫好。從那以后,每節課上都能聽到她的聲音。老師短短的一句評價,卻給學生帶來這么大的力量。諸如此類的話還有很多,比如:“你的進步真快,老師為你驕傲。”等等,這樣的評價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評價內容的科學性,既要評雙基要求,又要評情感目標。如:幫助學生制作數學成長錦囊,錦囊中有自己特別的解題方法;學習體會;提出的有挑戰性的問題;自己滿意的作業以及自己在某一時期的數學學習中所取得進步等。同樣教師也能通過這一方式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從而改進教學方法。
三、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需求
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地方,抓住閃光點進行評價,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的動力,促進其最大限度地發展。一個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一個經常得到鼓勵的孩子就可能形成自信。例如在一次課堂練習中,一位成績較落后學生去黑板上板演一道計算題。這個學生的計算過程不對,下面的學生有些已經在私下偷偷的嘲笑了。但是我并沒有先講這個計算題如何計算,而是先表揚他的字是全班最工整漂亮的,這時看到全班同學都非常贊賞的看著他,他也露出靦腆自信的笑容,而且這個后進生以后的作業字一直是工整漂亮的。
四、在數學教學中評價主體和方式要多樣化
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并且要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及對教師的評價時,都要從多個角度去評價。使課堂口頭評價在尊重、寬容和等待中進行,在欣賞、發現和激勵中進行,在和諧、主動和引導中進行……評價方式采取"自主評價"、"小組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觀察"和"綜合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還伴有"作業評價"和"數學小日記",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如:我準備了許多不同內容的印章,有“發言積極”、“思維活躍”、“聽課認真”、“你真棒”等,有針對性的印在學生的數學書上,學到哪一課,就印到哪一課;哪一個問題回答的精彩,就印到那個問題旁邊。這樣一來,無論學生什么時候翻開書,都能清除地回憶起自己的出色表現:這一課,我發言積極;這一課,我聽課認真;這一課,我的解題方法與眾不同……而家長也能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的狀況。教師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日記已經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日記寫出數學發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等這些都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過程,也是數學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因為通過學生活動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不但能夠評價學生知道了什么,還能夠評價學生能夠做什么,還可以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分享,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
總之,數學教學的評價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教師在實施中應針對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在評價中,要注意增大評價方案的張力和彈性,使之具有較大的包容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充分利用評價機制,并將各種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靈活變通、創造性地使用,促進學生有效發展,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具有發展性,充滿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池廣華.也來談談課堂教學評價的類型[J].新課程(小學).2012(06)
[2] 田學宏.課堂教學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J].課程教育研究. 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