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趙守成
(1.哈爾濱市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100;2.哈爾濱市雙城區綠色食品辦公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100)
水稻后期管理
李洪波1趙守成2
(1.哈爾濱市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100;2.哈爾濱市雙城區綠色食品辦公室,黑龍江哈爾濱150100)
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直接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而水稻種植管理極為重要,其中水稻后期管理與水稻產量密切相關。基于此,分析水稻后期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為水稻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水稻;后期管理;注意事項
1.1巧施拔節長穗肥
施用穗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稻的穗數,增加穗的長度,以及有效地預防水稻小穗敗育的現象,確保水稻粒多。而因水稻品種的不同,拔節長穗肥的施用量也不同。晚熟型水稻在使用長穗肥時要根據“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末期曬田復水后大面積施拔節長穗肥,使用肥效時間長的有機肥為主;早熟品種要求施蘗肥,不施穗肥;中熟品種要掌握好重視開始、保護收尾的工作。
1.2灌好孕穗保胎水
水稻分蘗期要做到淺水勤灌,而水稻的長穗期要深水保胎[1]。晚熟品種的拔節期,早熟、中熟品種的穗化初期,灌水應淺一些。如果過深后增加莖基的氣腔,減小莖桿的強度,水稻容易倒。灌的深度應保持在5~7 cm,不能出現斷水的情況,因為水稻在這個生長時期對水分比較敏感,如果缺水就會導致水稻畸形或者小穗敗育。在水稻生長過程中,灌溉的水層可以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減少溫度對水稻生長的影響。在水稻的幼穗期,要進行一次落干曬田,在曬田的過程中要做到重曬,保證水稻的莖稈可以變得短而粗,增強水稻的抗倒能力,達到以水調肥的目的。
2.1管理要點
2.1.1促進粒大粒飽。水稻粒的大小和質量是由谷殼的貯藏能力和灌漿物質的供應能力決定的。確保水稻粒大和粒飽,主要途徑是多用灌漿物質,米粒中灌漿物質的來源是光合作用。所以,在管理過程中要補充氮,增加水稻光合作用時間,提高水稻光合作用能力,促進水稻粒多粒飽。還可以在管理過程中保持根系的活力,滿足水稻根部的氧氣需求,防止水稻出現早衰現象,防止下部葉片過早死亡。
2.1.2防止空殼秕谷。水稻空殼秕谷形成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水稻器官發育不正常,在受精過程中遇到了阻礙,存在很多沒有受精的谷粒;溫度是導致空殼的重要因素,在水稻幼穗期有可能遇到低溫凍害,使水稻分穗不能正常進行,導致大量的空殼出現。二是秕粒的出現是由于低溫或者高溫的出現,不利于提高水稻子粒的飽滿程度,造成產生大量的秕粒,影響水稻產量。
2.2管理措施
2.2.1活水養稻。在水稻的結實期,田間仍然要保持一定的水層,田內的水層可以調節溫度,提高空氣的濕度,利于水稻生長。到了灌溉期,主要采取以濕為主的灌水方法,就是在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一兩天后再進行灌水,這樣干濕交替,可以達到養根保葉的效果,促進水稻灌漿,防止水稻早衰。進入蠟熟期后,要以干為主進行灌溉,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三四天,以增加土壤的通氣性,提高水稻根部的活力,提高水稻子粒的飽滿度。后期則不能過早斷水,防止出現早衰青枯的現象。收割前7 d把水放干。
2.2.2酌施粒肥。水稻出穗后,容易出現營養不足的情況,如果水稻的葉色落黃,可以施加少量的速效氮肥,緩解水稻葉片衰老速度,增加葉片功能,充實水稻籽粒。但如果水稻能夠正常生長,不能施加氮肥,會出現水稻貪青晚熟的現象。
2.2.3適時收獲。當水稻的谷粒變黃時,稻穗上部窨井出現枝梗干枯、穗基變黃時即可收獲。
水稻后期管理要做好除草工作,草的生長會影響水稻的生長,吸收水稻生長所需的養分。在水稻除草工作中,草齡較小的,可以用禾大壯與農得時或者草克星結合在一起施藥,或者結合施肥施用除草藥物;如果草齡比較大,可以使用快殺稗,灑水噴霧,2 d后重新灌水,達到除草的效果,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
總之,水稻后期管理對水稻的產量影響重大,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重視水稻后期的管理,提高水稻的經濟效益。
[1]盧茂興.水稻間歇灌溉技術[J].農村新技術,1996 (5):18.
S511
B
1674-7909-(2016)05-08-1